歷史淵源
石雕亦稱“石刻”,是以石材為原料的一種傳統手工雕刻技藝。中國的石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承沿不絕,顯示出傳統民間工藝的技術、巧妙構思和豐沛創造力。
中國從原始社會即開始治玉,隨著社會的發展,玉石製作逐步形成為獨立的行業。歷史上王室貴族階層的需要促使玉雕工藝不斷發展,日趨成熟。自宋代開始,蘇州玉雕一枝獨秀,以其做工和空靈飄逸的美感蜚聲南北。清代乾隆年間,玉雕工藝發展達於鼎盛,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京作”和“蘇作”流派。近現代以來,廣東等地的玉雕工藝異軍突起,使這項傳統的手工技藝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是以石材為原料的一種藏族民間雕刻藝術,它起始於清代嘉慶年間和日寺寺主三世德爾敦迎請石刻藝人刻制經文和佛像,其後經過了羅加倉活佛和幾代民間藝人的傳承。“文革”期間石刻製作一度停頓,宗教政策恢復後,寺僧公保才旦老人帶徒傳藝,使傳統石刻技藝得到振興。
文化特徵
石雕創作需運用圓雕、浮雕、透雕和線刻等一系列民間雕刻技法。由於這些石質材料得諸自然,能夠長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藝多用來製作大型雕塑和裝飾性雕塑。
按照用途,石雕製品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建築構件和裝飾品,如台基、牌坊、石獅等;二是神佛像,如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的造像等;三是既可欣賞又具實用性的生活用品,如案頭擺件、硯台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石雕工藝日臻完善,相關製品作為獨特的商品在市場上廣泛流通,較具藝術魅力。
製作工序
石雕創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質材料上進行,由於玉石的硬度較高,所以加工時必須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方法。傳統石雕以斧、錘、鑿等為工具,近代開始採用甘油火藥及簡單機械等一些較為先進的用具。雕刻所用的石材在雕刻前都要經過反覆的油浸和火烤,進行軟化處理以防石材斷裂。製作之先需經過選料、畫樣、鋸料、做坯等一系列嚴格的工序,而後以琢和磨兩種基本的工藝手段對玉石進行加工處理。琢、磨工藝的優劣及形象表現、形式把握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玉雕製品質量的好壞。此外,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一般從單線陰刻刀法和斜刻線,平拖拋光的簡單工藝到採用刻、雕、鑿、鑽、打磨、鏤空等複雜的技法都可以完成製作。
題材作品
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的題材有經文、佛像、人物畫像、山水風景、歷史場景、文創產品,代表作品有《唐東傑寶》《四臂觀音》《不動佛》《綠度母》《和睦四瑞》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為藏學及藏族藝術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石書”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此外,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工藝複雜、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越來越多機械製造的石刻產品出現,手工雕刻速度慢而且價格貴,很多手工藝人的石刻作品只能堆在家裡。此外,因掙不到錢,且較為辛苦等原因,較多年輕人不願意學習石刻手藝,使得要靠師徒相傳的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手藝難以得到傳承和發展。
傳承人物
貢保才旦,男,1937年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
保護措施
2016年10月16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日石刻傳承人群培訓班”在青海民族大學開班,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2018年10月23日,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公布第二批省級非遺傳承基地,澤庫縣和日石雕藝術有限公司被命名為“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省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澤庫縣文化圖書館獲得“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7月4日,澤庫縣殘聯在和日鎮、巴灘牧場集中舉辦石刻技能培訓班,為石刻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澤庫縣文化館(圖書館)。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4年,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作品《蓮花生大師》《和睦四瑞》在西北民間藝術大賽中獲金獎,作品《遷牧》獲銅獎。
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在成都、黃南舉辦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作品先後獲組委會評選為優秀獎、組織獎、創新獎等。
社會活動
2023年7月14日至16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草原遊牧民俗文化旅遊節暨和日鎮第四屆石雕文化藝術節在草原腹地的“石刻藝術之鄉”——澤庫縣和日鎮舉行。
2023年7月23日,手藝人色德嘉措在青洽會、生態博覽會現場進行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技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