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雕(大冶石雕)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湖北省大冶市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Ⅶ-56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大冶石雕是湖北省大冶市保全鎮尹解元村特有的一種民間石雕藝術。
唐代時,《尹氏家譜》記載,尹姓先人由甘肅天水輾轉來到江西瑞昌等地,其後復遷至大冶,在尹解元村定居下來,依山採石,雕刻為生,大冶石雕的歷史即始於此時。
明洪武年間,大冶保全一個只有十幾戶的尹姓小灣子裡出了一個秀才,秀才經過磨礪,在鄉試中,中了解元,名揚一方,四鄉八鄰的人從此稱這一小灣為尹解元。村子裡出了一個解元公後,石雕藝人的作品也隨之顯姓揚名了。他們創作的石雕藝術作品廣泛留存於方圓幾十里的橋樑欄桿、門牌、碑記、窗欄上。
石雕技藝在尹解元村世代相承,從“國”字輩到“成”字輩,先後傳承了二十代。這些石雕傳人憑藉一錘一鏨,在民間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品。
1983年以來,大冶石雕藝術的後起之秀,走出家門,將石雕藝術推向了省城武漢市,先後為東湖磨山風景區、黃鶴樓、晴川閣、歸元寺等名勝古蹟,製作了一大批石雕藝術品。
文化特徵
大冶石雕能製作用於生產、建築、裝飾、紀念、信仰等方面的多種類型產品,而以碑碣和石獅為多。大冶石雕的美術風格源於楚圖案的魅力及其文化內涵,它的圖案紋飾來自遠古神話、民間傳說和當時能工巧匠的豐富想像。
大冶石雕的紋案變化多端、形態奔放、時而規矩、時而特異。例如一些太陽紋、火紋的圖案,它們就表現出楚地先輩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在思想上對浪漫與自由的追求。還有一些關於祭祀、鬼神的圖案,從中可以發現楚地先輩熱衷祭祀、信奉巫術、善於占卜的生活常態。
大冶石雕藝術精品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二進京”“二龍戲珠”“姜太公釣魚”“獅子滾繡球”等作品,廣泛留存於方圓幾十里的橋樑欄桿、門牌、碑記、窗欄上。走進大冶市保全鎮尹解元村,踩的是石板路,蹬的是長條石台階,清一色的石頭門甲,連窗戶、後門也是石頭的。每家大門頂上,都嵌有一塊長方形石板,雕刻著不同圖案,家家戶戶都珍藏有石雕。
製作工序
在過去,大冶石雕師通過前輩的傳授,多年的磨練和積累,靠長年的經驗積累,不憑藉圖紙和測量工具,開始雕刻之前,通常已是成竹在胸,靠著錘子和鑿子一點一點完成每一樣作品。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冶石雕師使用的工具更為簡便,使用電鋸雕刻,雕石效率也有了提升。
題材作品
珍藏於尹解元村的浮雕《漁樵耕讀》系清代藝人尹光德所刻制,這件作品以江南風光為題材,設計巧妙,構圖嚴整,雕刻精緻,具有強烈的縱深感和空間感,充滿裝飾趣味,呈顯出大冶石雕的基本特徵。
大冶石雕藝人們先後為武漢東湖磨山風景區、黃鶴樓、晴川閣、歸元寺等名勝古蹟,製作了《九龍下海》《盲人摸象》《曾子不說謊》等一大批石雕藝術精品,採取粗線條雕刻,突出寓言意境,開創了立體群雕的新篇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大冶石雕是湖北地區特有的文化瑰寶,它代表著湖北歷史的傳承,也是現代人去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視窗。大冶石雕透露出的人文色彩涉及到歷史的方方面面,從它展現的內容上可以看出從上古文明開始到封建權利制度的完善都有所包含。每一個時期的紋飾演變,都傳達了那個時期先輩們的思想進步和審美升級。嚴格上講,大冶石雕不是單一的藝術品呈現,它是時代發展記錄的產物,它的每一次技藝的變革,都反映了古代偉大的勞動人民的智慧革新。大冶石雕中透析出的精美圖案對現代景觀設計具有深遠的影響。
傳承狀況
在現代市場經濟的衝擊下,由於青壯年農民大量外出務工,大冶石雕工藝瀕臨失傳,大冶石雕的生存空間日漸縮小,發展困難,前景堪憂,急需保護扶持。
傳承人物
尹國安,男,1978年9月出生,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冶石雕”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底,尹國安被評為“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稱號。
保護措施
2018年12月26日,石雕(大冶石雕)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列入第一批湖北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大冶市保全文化分館獲得“石雕(大冶石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石雕(大冶石雕)項目保護單位大冶市保全文化分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湖北尹解元石雕藝術有限公司。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主場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配套景觀16座石橋欄桿的設計、安裝、建造,均出自大冶石雕。
2016年11月25日至26日,大冶石雕師尹國安應邀做客中國非遺研究院,他在該研究院第二十四期“非遺大講堂”主講了《中國民間藝術之大冶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