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景區位於懷柔區懷北鎮椴樹嶺村南,距APEC會址雁棲湖僅11公里,緊鄰青龍峽、懷北汽車營地、百泉山、幽穀神潭等景點。

景區總面積3600畝,可以使您真正寄情于山水間,3000多畝的山林,300多畝的平地,2公里的河面;石門洞、愛情谷、鳳鳴瀑、姐妹泉,廣善寺,伉栗樹等等,這些擁有美麗傳說的景點定會使您流連忘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門山風景區
  • 地理位置:懷柔縣雁棲湖北12公里
  • 占地面積:5000畝
  • 開放時間:8:00-17:00
  • 景點級別:AAA
  • 門票價格:30元/人
  • 著名景點:石門洞、姐妹泉、廣善寺
  • 住宿:特色貨櫃酒店
地理位置,配套設施,景區傳說,石門洞傳說,亢栗奇緣,景區景點,雙栗奇緣,棲廂記,孝道園,嫏嬛福地,鳳鳴瀑,石門洞,駱駝峰,憩仙台,翡翠谷,問天石,渡仙橋,廣善寺,百歲廊,講經台,摩崖石刻心經,姐妹泉,比翼鳥,

地理位置

石門山景區位於懷柔區懷北鎮椴樹嶺村南,距APEC會址雁棲湖僅11公里,緊鄰青龍峽、懷北汽車營地、百泉山、幽穀神潭等景點。
景區總面積3600畝,可以使您真正寄情于山水間,3000多畝的山林,300多畝的平地,2公里的河面;石門洞、愛情谷、鳳鳴瀑、姐妹泉,廣善寺,伉栗樹等等,這些擁有美麗傳說的景點定會使您流連忘返。
當您漫步河邊,夜宿於箱舍之中,獨一無二的貨櫃酒店,是現代與自然的完美結合,給您不一樣的游娛感受。

  

  
景區內配套設施完善,登山、垂釣、河邊燒烤;餐飲、住宿、水上拓展、篝火晚會等等,不論是自駕出遊、公司拓展、大型活動、還是婚紗攝影都能滿足您一站式的完美體驗。
進入景區,即看到一塊元寶形巨石,上面丹書三個大字——石門山。奇石、聖水、密林、幽谷,形成景區四大特色自然景觀;洞天、福地、孝道、樂園,構築人文精神世外桃源。石門山以其“愛情地標,中華孝道”的鮮明特色,將山水文化、休閒文化、養生文化、愛情文化、傳統文化、拓展文化等六大文化融會貫通,將游、玩、購、食、住、行集於一身,從而成為京郊著名的愛情聖地、祈願福地、文化高地、休閒勝地、拓展基地。
景區由兩部分組成,從山底東上,進入翡翠谷,置身谷中,清涼幽靜,身旁高山飛瀑,路邊泉水叮咚;山徑隨峰而轉,溪水繞路而行;綠樹成蔭,野花遍地,清潭成碧,藍天如洗。漫步其中,不覺忘了塵世間的煩惱與喧囂,心境澄明。山中樹木種類多達33科146種,形成了石門山獨特的“天然氧吧”。一路鳳鳴瀑、青鳥石、駱駝峰、憩仙台、問天石、廣善寺、百歲廊、講經台、石刻心經、姐妹泉、比翼鳥、情人坡、石門洞等景點相伴,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這些景點更因附會了一段忠貞不渝、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一個廣為流傳、感天動地的孝道傳說而有了靈魂,有了感動。
山下景區由三生橋、碧雲天、、琅嬛福地、雙栗奇緣、水畔棲廂、孝道園等景點和水上拓展區、水上迷宮區、同舟共濟區、筏渡賞鵝區、淺水翔泳區、笠翁垂釣區、兒童親水區、石來運轉區等八大水上項目組成。
在石門山,可以進行野營訓練,參加水上拓展,群聚篝火晚會,獨自棲廂賞月,飲高鍶聖水,品農家美食,身臥福地,別有洞天,遠離城市喧囂,盡享世外桃源。
優美的自然風光,感人的愛情故事,傳統的孝道文化,古樸的風俗民情,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善男信女、藝術名家、熱戀情侶……
石門山景區2014年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品牌文化管理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旅遊品牌文化建設示範基地”。

配套設施

吃——高鍶水煮虹鱒魚/農家菜/山西刀削麵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住——琅嬛河畔棲廂記
石門山風景區
游——閒神定氣做神仙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購——心經、亢栗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娛——戲水、垂釣、篝火、拓展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景區傳說

石門洞傳說

求藥救母石門山
懷柔有座山,名叫石門山,山上有個洞,人稱石門洞。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洞,遠望一個洞,近觀一扇門。石壁上有個石刻老人,手托金錠,白髮飄飄。
石壁與門框三米之遠,厚約一米有餘,高十餘丈,近二十米之寬,猶如刀砍斧劈,鬼斧神工,蔚為壯觀。說起石門山與石門洞,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姓閻名懷信的青年,本是書香門第,因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又為避亂,攜老母遷至風景幽勝的石門山下峪道河村,雖然家貧如洗,卻不忘耕讀傳家,喜讀詩書,靠種幾畝薄田與老母相依為命,簡樸度日。懷信為人敦厚,心地善良,又知書達理,倒也得村人愛敬。有一年,閻母大病不起,眼看不久於人世。懷信心急如焚,四處求醫問藥,依然不見好轉。無奈跑到山中的寺廟求籤問卜,那時廣善寺還叫清涼寺,寺中長老不等其說明來意,遞上筆墨,示意他隨便寫下一字,懷信不假思索,起筆落筆,一個大大的“孝”字一揮而就,救母盡孝之心躍然紙上。長老先是眉頭緊鎖,旋即慢慢舒展,娓娓道來:你這一個孝字,有三層意思可解,其一,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你的一片孝心不言自明;其二,“孝”字上半部土字加一撇,意指能救你老母的靈丹妙藥是石門山頂土崖中斜長出的一株還魂草,從“孝”字下半部來看,你取得那枚還魂草的時辰應在今夜子時。不等老和尚道出第三解,救母心切的懷信便要起身告辭,去取那還魂草。“且慢!”長老抬手制止了他接著說道:以老衲來看,雖說你這“孝”字寫的比較規整,但“孝’字大篆的寫法,是個長發飄飄老人的形象,看來會有高人助你!關鍵成在其三。懷信深信不疑,揖別長老,急忙回返。
夜半子時,懷信爬到石門山頂,伸手不見五指,如何尋得還魂仙草?
突然,雷聲滾滾,狂風大作,暴雨驟潑。一道閃電划過,但見一叢碧綠的還魂草長在峭壁石縫中。懷信喜出望外,不及思慮,只怕失了還魂草,跨步一躍,一把揪住了還魂草,可是腳下一滑,跌下山崖,昏厥過去。
當懷信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山洞裡,洞深莫測,金光四射,金碧輝煌,遍地都是金元寶,金騾馬拉著金碾子轉,如仙似幻。
一位鶴髮童顏,長須飄飄的老人告訴懷信,他是此地山神,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願意送給他一株還魂草和一坨金錠,讓他回家奉養老母,好生過活。懷信不是貪戀錢財之人,他謝過老人,卻只拿了為老母治病的還魂草,卻把金錠還給老人,希望他把金子送給更需要的人,自己能靠雙手養活老母。老人聽罷滿意地點點頭,還告訴他,如果缺錢了,可以到這裡來取。懷信再次謝過老人,轉身告辭,剛一邁出洞口,只聽一聲轟鳴,回頭望時,只見石門已重重關上。
此時一隻大鳥候在洞外,示意懷信騎到自己身上,懷信閉上眼睛,只聽一聲鳥鳴,耳際呼呼生風,不多時,又是一聲鳥鳴,定睛一看,已在自家門前。
真是精誠所至,石門為開!閻母得救了,懷信求藥救母的故事也在十里八鄉傳開了,越傳越遠,越傳越神。這正是:
捨身求得還魂草
人間正道是孝道
千年石門來見證
好人終須有善報
從此當地遠遠近近的人,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山祭拜山神,站在石像前,默許心愿,撫摸金錠,祈求風調雨順,財源滾滾,子孝孫賢,五福臨門。
亢栗奇緣
在懷柔石門山中,有一條翡翠谷,幽山深谷中十多個景點,皆因一段悽美的愛情傳說為這條蔥翠的山谷增加了幾分柔情蜜意。
整條峽谷,景致多變而神奇,山間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雜樹叢生,蓊鬱蒼翠,是京城附近不可多得的休閒納涼、親近自然、見證愛情、陶冶情操的好去處。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族的入侵,設定了“九邊”要塞,沿線屯軍達80萬人之多,飼養馬匹越30萬匹之巨。面對龐大的屯軍糧草需求,由於運費昂貴,山西行省上奏朱元璋,請求朝廷鼓勵百姓向邊關輸送糧草,報以“鹽引”作為褒獎。朱元璋採納建議,下令全國實行。因山西運城盛產食鹽,於是山西商人捷足先得,平陽亢姓人家便是其中大戶。
一日,亢家二少亢梁帶著運送物資的馬隊行至懷柔境內,恰遇栗員外之女栗琅被毒蛇咬傷,遂拿出祖傳解毒妙藥,救下栗琅一命。英雄救美,感天動地,才子佳人,一見鐘情,於是結下一段奇緣。栗員外雖然家財萬貫,卻美中不足,膝下無兒,且老伴早逝,只有兩個如花似玉的雙胞胎女兒,視為掌上明珠。提出亢梁若要娶栗琅,須得入贅栗家,改為栗姓,方得允婚。亢梁雖然鐘情栗琅,卻也是至純至孝之人,自家也屬高門大戶,就算自己願意,此等重大事情,也要稟明父母才行。再說栗家家風甚嚴,栗琅雖鐘情亢梁不能自拔,恨不得立刻跟了他去,但父命難違,只得私下與亢梁石門盟誓,私定終身,依依惜別,亢梁答應栗琅,無論如何都要說服父母,待來年春天山花開遍之時,定然攜禮提親。
轉眼春暖花開,亢梁歷經波折,終於說服父母,趕著馬隊,馱著彩禮,從千里之外,趕來提親,卻不料聽聞員外之女早已在年前就與知府公子喜結良緣。頓時一腔幽悶,抑鬱成疾,他以手指天,大呼我不負卿,卿何負我?將一對準備求婚的祖傳翡翠玉鐲扔下山崖,玉鐲在山間摔得粉碎。從此谷中樹木蒼翠,人們都說是摔碎的翡翠而化,便將此谷稱為翡翠谷。再說亢梁轉念一想,栗琅深閨弱女,自然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又不忍深責,指天為證,就算栗琅負己,自己必不負她。當他來到與栗琅當日私訂終身處,更是觸景傷情,不久抱恨而終。
其實嫁與巡撫公子的並非栗琅姑娘,而是雙胞胎妹妹栗嬛,栗琅得知亢梁離世的訊息,痛不欲生,心碎腸斷,每日跑進山中,以淚洗面,妹妹栗嬛心疼姐姐,上山以淚相陪勸慰,姐妹二人的淚水化作兩股細細的清泉,浸入岩石,順流而下,匯聚成河。不久,栗琅因傷心過重,也抑鬱成疾,一縷香魂,追隨亢梁而去。
栗員外悔恨無比,將亢梁與栗琅埋於一冢後,思女心切,日日自責,於是散盡家財,重修清涼寺,並在寺中削髮為僧,皈依佛門。每每遇到年輕人前來燒香許願,就勸其德孝為重, 善行天下;每每遇到年長者入內,就勸其對年輕後輩要寬厚仁慈,不必太拘俗禮,害人害己。他的善舉一傳十,十傳百,竟傳到了皇帝那裡,於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他御書牌匾“廣善寺”,從此清涼寺便稱為廣善寺了。
據說,第二年的春天山花開遍之時,卻見在亢栗二人海誓山盟依依惜別之處,生出兩棵栗樹,咫尺相望,相伴相守。在二人埋骨之處,卻突現兩塊巨石,形如飛鳥,相依相偎……而在對面,人們發現崖上有巨石,猶如一對緊緊相擁的男女,此處風景優美,樹木茂密,野花叢生,據說是他們曾密會幽約之處。琅嬛河水,汩汩而流,如泣如訴著一段悽美絕艷的愛情傳說。
這正是:魂生雙栗樹,
身化比翼鳥。
草木有枯榮,
真情永不老。
翡翠谷清涼的自然氣息引得人們都來此消夏避暑,濃郁的愛情氣息,更引得天下有情人都攜手來此處抒發真情、海誓山盟。如今還可在此處掛同心鎖、植同心樹,同履福地,共渡愛河。

亢栗奇緣

在懷柔石門山中,有一條翡翠谷,幽山深谷中十多個景點,皆因一段悽美的愛情傳說為這條蔥翠的山谷增加了幾分柔情蜜意。
石門山風景區
整條峽谷,景致多變而神奇,山間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雜樹叢生,蓊鬱蒼翠,是京城附近不可多得的休閒納涼、親近自然、見證愛情、陶冶情操的好去處。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族的入侵,設定了“九邊”要塞,沿線屯軍達80萬人之多,飼養馬匹越30萬匹之巨。面對龐大的屯軍糧草需求,由於運費昂貴,山西行省上奏朱元璋,請求朝廷鼓勵百姓向邊關輸送糧草,報以“鹽引”作為褒獎。朱元璋採納建議,下令全國實行。因山西運城盛產食鹽,於是山西商人捷足先得,平陽亢姓人家便是其中大戶。
一日,亢家二少亢梁帶著運送物資的馬隊行至懷柔境內,恰遇栗員外之女栗琅被毒蛇咬傷,遂拿出祖傳解毒妙藥,救下栗琅一命。英雄救美,感天動地,才子佳人,一見鐘情,於是結下一段奇緣。栗員外雖然家財萬貫,卻美中不足,膝下無兒,且老伴早逝,只有兩個如花似玉的雙胞胎女兒,視為掌上明珠。提出亢梁若要娶栗琅,須得入贅栗家,改為栗姓,方得允婚。亢梁雖然鐘情栗琅,卻也是至純至孝之人,自家也屬高門大戶,就算自己願意,此等重大事情,也要稟明父母才行。再說栗家家風甚嚴,栗琅雖鐘情亢梁不能自拔,恨不得立刻跟了他去,但父命難違,只得私下與亢梁石門盟誓,私定終身,依依惜別,亢梁答應栗琅,無論如何都要說服父母,待來年春天山花開遍之時,定然攜禮提親。
轉眼春暖花開,亢梁歷經波折,終於說服父母,趕著馬隊,馱著彩禮,從千里之外,趕來提親,卻不料聽聞員外之女早已在年前就與知府公子喜結良緣。頓時一腔幽悶,抑鬱成疾,他以手指天,大呼我不負卿,卿何負我?將一對準備求婚的祖傳翡翠玉鐲扔下山崖,玉鐲在山間摔得粉碎。從此谷中樹木蒼翠,人們都說是摔碎的翡翠而化,便將此谷稱為翡翠谷。再說亢梁轉念一想,栗琅深閨弱女,自然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又不忍深責,指天為證,就算栗琅負己,自己必不負她。當他來到與栗琅當日私訂終身處,更是觸景傷情,不久抱恨而終。
其實嫁與巡撫公子的並非栗琅姑娘,而是雙胞胎妹妹栗嬛,栗琅得知亢梁離世的訊息,痛不欲生,心碎腸斷,每日跑進山中,以淚洗面,妹妹栗嬛心疼姐姐,上山以淚相陪勸慰,姐妹二人的淚水化作兩股細細的清泉,浸入岩石,順流而下,匯聚成河。不久,栗琅因傷心過重,也抑鬱成疾,一縷香魂,追隨亢梁而去。
栗員外悔恨無比,將亢梁與栗琅埋於一冢後,思女心切,日日自責,於是散盡家財,重修清涼寺,並在寺中削髮為僧,皈依佛門。每每遇到年輕人前來燒香許願,就勸其德孝為重, 善行天下;每每遇到年長者入內,就勸其對年輕後輩要寬厚仁慈,不必太拘俗禮,害人害己。他的善舉一傳十,十傳百,竟傳到了皇帝那裡,於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他御書牌匾“廣善寺”,從此清涼寺便稱為廣善寺了。
據說,第二年的春天山花開遍之時,卻見在亢栗二人海誓山盟依依惜別之處,生出兩棵栗樹,咫尺相望,相伴相守。在二人埋骨之處,卻突現兩塊巨石,形如飛鳥,相依相偎……而在對面,人們發現崖上有巨石,猶如一對緊緊相擁的男女,此處風景優美,樹木茂密,野花叢生,據說是他們曾密會幽約之處。琅嬛河水,汩汩而流,如泣如訴著一段悽美絕艷的愛情傳說。
這正是:魂生雙栗樹,
身化比翼鳥。
草木有枯榮,
真情永不老。
翡翠谷清涼的自然氣息引得人們都來此消夏避暑,濃郁的愛情氣息,更引得天下有情人都攜手來此處抒發真情、海誓山盟。如今還可在此處掛同心鎖、植同心樹,同履福地,共渡愛河。

景區景點

石門山景點介紹
1、金坨石
2、三生橋
3、碧雲天
4、百年亢栗
5、棲廂記
6、孝道園
7、嫏嬛福地
8、鳳鳴瀑
9、青鳥石
10、石門洞
11、五福亭
12、駱駝峰
13、憩仙台
14、翡翠谷
15、問天石
16、渡仙橋
17、廣善寺
18、百歲廊
19、講經台
20、摩崖石刻心經
21、姐妹泉
22、比翼鳥
23、情人坡
24、獨秀峰 金坨石
進入石門山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碩大山石,形如金坨,上面丹書三個大字——石門山,是由80多歲的老書法家張豪雨先生所題寫。字型遒勁,爐火純青。石門山景區2014年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品牌文化管理委員會評為中國旅遊品牌文化示範基地。 據說當年閻懷信執意不受山神所贈的金砣,在石門洞口,他將金砣恭恭敬敬放在地上,深深一揖,轉身離去。後來人們發現在懷信放下金砣的地方,多了一塊金砣形的巨石,都說是老人所贈的金砣所化。
年景區開發時,人們才將這塊金坨形的巨石搬下山,做了石門山的標誌,寓意以誠取利,孝義得福。
石門山風景區
(版本2:進入石門山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碩大山石,形如金坨,上面丹書三個大字——石門山,是由80多歲的老書法家張豪雨所題寫。字型遒勁,爐火純青。
這塊金坨形巨石,據說是當年貪婪的西域商人打開石門後,全然忘了要在三個時辰之內一定要離開石洞並封好石門的告誡。他裝啊裝啊……忽然想起三個時辰已到,早忘了關上石門,只急於趕著駱駝離開,駱駝早已不堪重負,他臨出洞還不忘自己手裡拿上一塊最大的金坨,他氣急敗壞,心急火燎,卻和駱駝一樣,怎么也走不快,這時只聽山崩地裂,一聲巨響。他這才嚇得一路狂奔,想要逃跑,慌亂中都不知何時丟了金坨。但是在他丟掉金坨的地方,從此有了這塊金坨形的巨石,年景區開發時,人們才將這塊金坨形的巨石搬下山,做了石門山的標誌,寓意生財有道,取財忌貪。)
三生橋
進入石門山景區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孔並列的石拱小橋,橋面中間一座稍寬,兩邊橋面稍窄,漢白玉欄桿精巧纖麗,這三座石拱小橋,卻有個講究,叫做三生橋。
石門山風景區
佛說,人有三生,即前世、今生、來世,左手邊這座叫做前世橋,中間的自然是今生橋,右手邊這座叫來世橋,這三座橋,中間的今生橋最寬,也說明前世已過,來世無期,我們把握得住的只有今生!
春夢無痕,秋雨纏綿,如歌歲月,似水流年,三生橋意在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人,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過好每一天,不負這一生!
碧雲天
過橋左前方,這個巨大的圓形穹窿,每到夏天,便被綠色的藤蔓纏滿,象一頂巨大的綠色帳篷,坐在裡面,可以感覺到綠蔭蔭的涼意,陽光從穹頂的圓孔照射下來,又讓人心裡明亮而舒朗……因為其圓形的構造,還有一年三季綠蔭漫天匝地,這個圓形穹窿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碧雲天。又因為藤蔓絲絲縷縷,纏纏綰綰,我們開玩笑說這個叫盤絲洞,是不是想到《西遊記》里美艷的蜘蛛精了?
石門山風景區
但這個圓形穹窿,居於高台之上,其實體現了天圓地方的漢族陰陽學說,漢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陰陽學說乃其核心精髓。古人把天地未分、渾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而大地卻靜悄悄地在那裡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於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而且我們坐在裡面時,是不是覺得自己就像混沌未開的時候,坐在混沌中央的盤古大帝呢?
而道家學說則認為:“天圓”:心性上要圓融才能通達;“地方”:命事上要嚴謹才能條理;中國的傳統建築十分講究這種天圓地方的理念,最著名的是天壇,地壇。天壇是圓形,地壇是方形,它其實體現了人們追求成功、希望和平的願望。

雙栗奇緣

石門山風景區內奇石林立,雜樹叢生,異卉遍地。離餐廳不遠處,有兩株栗樹平地而起,讓人不由感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這兩株栗樹,一大一小,一粗壯一柔美,相鄰相望,相守相伴,正所謂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到了夏季,兩株栗樹枝繁葉茂,宛若撐開兩柄巨大的綠傘,為遊客帶來陣陣清涼;秋季,樹葉黃綠紅褐相間,煞是好看,毛絨絨的刺果一串串掛於枝頭,間或有一枚在秋風裡呯然墜落……
石門山風景區
關於這兩株栗樹,卻有一段美麗的傳奇:據說在亢梁與栗琅雙雙殉情而死之後,在他們當年海誓山盟依依惜別之處,不知何時,竟生出兩棵栗樹,咫尺相望,人們都說這是二人魂魄所化,不甘陰差陽錯的命運播弄,也表達了他們生不同衾死亦相守的堅貞愛情,兩株栗樹,說明亢梁至死都在想著入贅栗家,娶栗琅為妻。
後世的有情人在這裡打同心結,掛同心鎖,據說在這裡許下海誓山盟的情侶最後都會修成正果。同心結見證了多少愛侶的誓言,同心鎖給海枯石爛的愛情留下紀念。兩株栗樹也成為石門山的愛情聖物。

棲廂記

沿著右手方向繼續前行,就看到了石門山別具一格的住宿區域,石門山的住宿區全部是由貨櫃疊加、改造、分割、裝修而成,共 節車廂 客房,可供 人同時住宿。同時它有一個非常別致的名字,叫做棲廂記。既切合了用貨櫃改作住房的實際,又一下子令人想到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那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陡然生出無限的綺念霞思。
石門山風景區
尤其想那夜深人靜,月朗風清之時,住宿於此,男士大概要忍不住如張生一樣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希望逢著一位宜嗔宜喜春風面的鶯鶯。若是女子,在這良辰美景奈何天裡,定然如鶯鶯一樣,想著一位似張生的文章士,旖旎人。
這裡雖然由貨櫃改造而來,卻設施齊全,整潔衛生,晚上可以躺在潔白的床單上觀星賞月,聞鳥聽風,大家都躍躍欲試,想親自體驗一下了吧?

孝道園

因特殊的地質構造,石門山大量的石刻藝術成為一大特色。沿著右手方向大路再向前走,眼前出現一塊巨大的石碑,丹書五個大字:中華孝道園。這裡可以說是一個中國傳統美德的宣傳園、孝道文化的薈萃園,名家書法的展示園,共集儒釋道俗名家宣揚仁孝忠義書法章句 條,刻石二百餘塊塊,其中最著名的有書法大家啟功的“多福”,文學家郭沫若的“靜觀”等等,希望大家在這裡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名家書法的多彩多姿,體會到百善孝為先的傳統文化精髓。
石門山風景區

嫏嬛福地

走進山門不遠,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條清澈見底,碧波蕩漾的小河,是由山上的姐妹泉一路向下,匯聚而成,按照姐妹泉的名字琅泉和嬛泉稱為琅嬛河。琅嬛河全長1000多米,寬達50多米,水深處可以行船,淺處僅沒腳踝,富於變化,跌宕可喜,在河邊可以觀景垂釣,遊戲乘船,拓展訓練,是消夏避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因琅嬛河遂將此地稱為琅嬛福地。琅嬛福地本是傳說中仙人所居多書的洞府。語出元·伊世珍《琅嬛記》:有張華自謂博聞強記,游於洞宮,遇一人於途,引入一室中,陳書滿架,華歷觀諸室書,多所未聞者,華心樂之,欲賃住數十日,其人笑曰:“君痴矣。此豈可賃地耶?”即命小童送出,華問地名,對曰:‘琅嬛福地也。’”
石門山不但是琅嬛福地,還是愛情聖地。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石門山景區一條主線,此地美麗的愛情傳說引來天下無數有情人到石門山問情、訴情、定情,而且據說亢梁、栗琅因自己陰差陽錯的愛情十分不甘,魂生雙栗樹,身化比翼鳥,一直保佑著到這裡來尋訪故跡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鳳鳴瀑

進入山門左轉,過琅嬛河石橋,就踏上了登山的道路,迎面即可見到一條瀑布從山崖上噴薄而出,石門山青山秀水,有水系隨山而走,宛若游龍。瀑布水幕沿山體直落而下,如一掛珠簾從天而降,在陽光照耀下,落珠濺玉,虹出七彩,又仿佛一隻美麗的鳳凰昂首向天,在瀑布邊梳理展示它迷人的尾羽,因此人們稱為鳳鳴瀑。鳳鳴瀑飛流直下,就到了崖底的青龍潭。相傳青龍潭中有一條小青龍,一直護佑著石門山。有一天,瀑布前突然飛來一隻美麗的鳳凰。它絢麗多彩的羽毛,清揚的叫聲,引得山中百鳥來朝拜唱和,頓時山鳴谷應。潭底的小青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熱情和喜悅,一躍而出,與鳳凰唱和,鳳凰起而舞之,呈現出一片龍鳳呈祥的喜慶景象。人們認為鳳凰是祥瑞之鳥,世間不常見。據說鳳凰落在西歧山,鳴叫三聲出聖賢,文王治,聖德出,大周興,主國家貞祥之兆。鳳鳴歧山卦曰“鳳鳴歧山闖四方,占著遂之大吉昌,走失行人有音信,生意合夥入時多”。預示出行有益,求財必準,疾病皆除,謀事平穩。鳳鳴瀑寄託著人們美好的希望,是石門山一處著名的景觀,尤其秋季或雨後,更為壯觀。青鳥石
石門山風景區
鳳鳴瀑下,有一塊巨石,狀如一隻大鳥,頭頂獨有一株小樹,就象大鳥美麗的冠羽,更增添了幾分神似,此刻它正停歇在綠蔭叢中,昂首向天,意態悠閒。傳說這是崑崙神話西王母的青鳥,青鳥是一種三足的神鳥, 是鳳凰的前身,色澤亮麗,體態輕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西王母有三隻青鳥, 一隻被遣為信使,另外兩隻服侍在身旁。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
相傳,有一年的七月初七,西王母遣青鳥到漢武帝的承華殿報信,在飛往漢宮途中,青鳥看到此處風光優美,又有清泉解渴,便停下歇息,梳理羽毛,不想一時貪看景致,誤了時辰,被西王母責罰,石化於此。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青鳥被當作傳遞愛情訊息、幸福佳音的使者,石門山的青鳥一定會為前來追尋愛情、追求幸福的人們帶來佳音。

石門洞

現在我們終於走到了石門山的最高處——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洞,遠望一個洞,近觀一扇門。石壁上有個石刻老人,手托金錠,白髮飄飄。
石壁與門框三米之遠,厚約一米有餘,高十餘丈,近二十米之寬,猶如刀砍斧劈,鬼斧神工,蔚為壯觀。據說以前這裡是有門的,現在卻只留下了門框。這就是此地流傳甚廣的孝道故事的發生地。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姓閻名懷信的青年,本是書香門第,因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又為避亂,攜老母遷至風景幽勝的石門山下,雖然家貧如洗,卻不忘耕讀傳家,喜讀詩書,靠種幾畝薄田與老母相依為命,簡樸度日。有一年,閻母大病不起,眼看不久於人世。懷信心急如焚,四處求醫問藥,依然不見好轉。當他跑到山中的寺廟求籤問卜時,那時廣善寺還叫清涼寺,寺中長老示意他隨便寫下一字,懷信不假思索,起筆落筆,一個大大的“孝”字一揮而就,救母盡孝之心躍然紙上。長老卻有一番解釋,最後告訴他子時石門山頂,定有高人相助取得還魂草。
夜半子時,懷信爬到石門山頂,伸手不見五指,正焦急間,突然,雷聲滾滾,狂風大作,暴雨驟潑。一道閃電划過,但見一叢碧綠的還魂草長在峭壁石縫中。懷信喜出望外,不及思慮,只怕失了還魂草,跨步一躍,一把揪住了還魂草,可是腳下一滑,跌下山崖,昏厥過去。
當懷信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山洞裡,洞深莫測,金光四射,遍地都是金元寶,金騾馬拉著金碾子轉,如仙似幻。
一位鶴髮童顏,長須飄飄的老人告訴懷信,他是此地山神,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願意送給他一株還魂草和一坨金錠,讓他回家奉養老母,好生過活。懷信謝過老人,卻只拿了為老母治病的還魂草,又把金錠還給了老人。老人聽罷頷首讚許,懷信轉身告辭,剛一邁出洞口,只聽一聲轟鳴,回頭望時,只見石門已重重關上。
後來,貪婪的西域商人打開石門,欲盜走寶藏,卻被石門壓死在山上,整個石洞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在石壁上留下了老人手托金錠的神秘畫像。
但是此地還一直流傳著“石門洞開,財源滾滾來”之說。
聚福亭
行至半山處,只見一峰頂部平坦,有六角亭坐落其上,造型古樸、翹角飛檐,琉璃瓦頂,金碧輝煌,朝暉中,光輝燦爛;晚霞里,金光萬道。行人至此,多停下歇腳,坐立於亭中,可攬四處勝景,美麗風光盡收眼底,馳目騁懷,石門在望,回首來時路,蒼蒼橫翠微。
石門山風景區
此亭與廣善寺遙相呼應,叫做聚福亭。星雲大師說:一個人但行善事,行善積德就會改變自己的現在和將來。六祖也告訴我們一切的福壽果報都離不了心地的修持,心地純善,平時又知道與人結緣,自然富貴隨身,福壽俱全。《六祖壇經》的經文是這樣說的:“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祿變禍兆。心好命不好,轉禍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平命,最好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願大家心存慈悲,善植福德。

駱駝峰

再向山上走,走到面前這個地方,站在一定的角度看過去,對面的山峰,就像一匹正在莽原上一直向前的駱駝,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高聳的駝峰,還馱著貨物,它昂首向天,仿佛在遙望遠方的家鄉。
據說懷信拒不納金和求藥救母的故事一樣,也在十里八鄉傳開了,而且越傳越遠,越傳越神。有一個西域的商人聽說了,他經過多年鑽研修行,遍訪高人,終於得到了打開石門的秘訣。於是便帶著駝隊來到中原,假意做生意來到石門山,想要打開石門,取走寶藏。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他隻身一人帶著一頭健壯的駱駝來到山中,按照秘訣所示打開了石門,洞裡的金元寶堆得山一般高,他的眼睛都被耀花了,他再也顧不上其它,將金元寶不斷裝進袋中放在駝背上,早忘了三個時辰之內一定要離開石洞並封好石門的告誡。他裝啊裝啊……忽然想起,早忘了關上石門,只急於趕著駱駝離開時,駱駝早已不堪重負,怎么也走不動,他氣急敗壞,又捨不得丟掉裝好的金子,便拚命抽打可憐的駱駝。這時只聽山崩地裂,一聲巨響。天亮之後,人們發現此處多了一座山峰,形如駱駝,負重前行,只是它從此再也回不到家鄉,回不到它嚮往的自由沙漠上。而石門一夜之間,門洞大開,石門不知何處去,只剩下巨大的門框,門框內看不到往昔藏寶石洞的痕跡,只有留在石頭上老人手托金錠的神秘畫像,仿佛在昭示著什麼。
再說商人,他顧不得駱駝,趕緊逃命,暗夜裡慌不擇路,向山上跑去。那是我們再向上走就會看到的景點,這先賣個關子。

憩仙台

行至半路,可能大家都走得氣喘吁吁,又熱又累了,我們這個憩仙台就是隨景附形,利用天然場地與材料,專為遊客設計的小憩區域。因為石門山佛教氣息濃厚,頗多仙靈之氣。大家在此坐臥於綠蔭蔭的樹下,聽著百鳥啼鳴,看著閒花野草,呼吸著新鮮空氣,吹著清涼的小風,是不是會覺得自己比起仙人不輸了呢?
所以我們此處稱為憩仙台,希望在此歇息小坐的客人都能忘卻塵世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

翡翠谷

此刻右手邊一塊平坦巨大的山岩上,刻著“翡翠谷”三個遒勁敦厚的大字,在峰巒疊翠的石門山中,有一片蒼翠清涼的世界,據說是當年亢梁求得父母首肯,懷揣祖傳翡翠玉鐲欲向栗琅求婚,卻誤聽栗琅已與巡撫公子成親的訊息,一時之間,愛恨交加,將祖傳的翡翠玉鐲拋下山崖,摔得粉碎,從此山谷蒼翠,綠樹成蔭,人們便將此處稱為翡翠谷。谷中景致多變而神奇,山間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雜樹叢生,蓊鬱蒼翠,是京城附近不可多得的休閒納涼、親近自然、見證愛情、陶冶情操的好去處。
在谷中或沿階而上,或涉溪而下,只見清澈的山溪如姑娘的明眸,從林間、石縫、懸崖、絕壁上條忽而出條忽而逝,春天山花開遍蜂縈蝶繞,夏天綠蔭如蓋雜花生樹,秋天碩果纍纍層林如染,冬季白雪皚皚皎如日月。真是四時風光不同,一步風景有異。
尤其在炎炎夏季,當你遠離城市的紫陌千里,紅塵十丈,徜徉於流青疊翠的翡翠谷中,帶著綠意、水意的清風陣陣襲來,頓時讓你俗慮全消,清心醒神。就算你有多少焦躁與煩惱,也要不由大讚一聲:“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翡翠谷不但鳥語花香、林蔭清涼,令人心曠神怡,更有美麗的愛情傳說和愛情見證一路伴隨你的腳步。濃郁的愛情氣息,引得天下有情人都攜手來此處抒發真情、海誓山盟。如今還可在此處掛同心鎖、植同心樹,同履福地,共渡愛河。

問天石

在石門山有一座奇特的山峰,峰頂一塊巨石,如四指彎曲,食指獨樹,徑向天空,仿佛在詰問蒼天,心中的疑惑,又象在指天為證,情比金堅!此石被當地人稱為“問天石”。相傳這就是明朝初年山西平陽大戶亢家二少亢梁指手問天處。
當年亢梁帶著運送物資的馬隊行至懷柔境內,恰遇栗員外之女栗琅被毒蛇咬傷,遂拿出祖傳解毒妙藥,救下栗琅一命。英雄救美,感天動地,才子佳人,一見鐘情,於是結下一段奇緣。栗員外雖然家財萬貫,卻美中不足,膝下無兒,且老伴早逝,只有兩個如花似玉的雙胞胎女兒,視為掌上明珠。提出亢梁若要娶栗琅,須得入贅栗家,改為栗姓,方得允婚。亢梁雖然鐘情栗琅,卻也是至純至孝之人,自家也屬高門大戶,就算自己願意,此等重大事情,也要稟明父母才行。再說栗家家風甚嚴,栗琅雖鐘情亢梁不能自拔,恨不得立刻跟了他去,但父命難違,只得私下與亢梁石門盟誓,私定終身,依依惜別,亢梁答應栗琅,無論如何都要說服父母,待來年春天山花開遍之時,定然攜禮提親。
轉眼春暖花開,亢梁歷經波折,終於說服父母,趕著馬隊,馱著彩禮,從千里之外,趕來提親,卻不料聽聞員外之女早已在年前就與知府公子喜結良緣。頓時一腔幽悶,抑鬱成疾,他以手指天,大呼我不負卿,卿何負我?卻又不忍深責,指天為證,就算栗琅負己,自己必不負她。當他來到與栗琅當日私訂終身處,更是觸景傷情,不久抱恨而終。
亢梁死後,在他指手問天處,發現生出一塊手指蒼天的巨石,人們感其情痴,憐其不壽,遂將此石稱為“問天石”。正所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後來便引來許多痴男怨女,才子佳人,神仙眷侶到此處或參石問天,為何情深緣淺?或指石為證,緣定三生!

渡仙橋

現在我們要通過的這座三疊小橋,叫做渡仙橋,是通往廣善寺的必經之路。隨廣善寺復建而成。橋雖不長,立於橋上,迎著四面來風,抬頭即見青磚碧瓦的廣善寺,低頭橋下流水潺潺,怪石林立。當地人傳說:德、孝之人走過橋上,即有飄飄欲仙之感,心術不正之人,走過此橋卻有膽戰心驚之感,其實也是告誡人們修真向善才是通往解脫和大道的不二法門。

廣善寺

現在我們要通過的這座小橋,叫做渡仙橋,是通往廣善寺的必經之路。也說明修真向善才是通往解脫和大道的不二法門。
廣善寺啟基於漢,沿於唐,盛於明清。初名清涼寺,傳說亢梁和栗琅跳崖死後,栗員外悔恨交加,都因自己執意要亢梁入贅改姓,才有此厄。不然一雙兒女該是何等幸福美滿。想至此淚流滿面,將亢梁與栗琅埋於一處後,思女心切,日日憑弔,每每自責,後來乾脆散盡家財,重修山上已然破落的清涼寺,取名法善,到寺中削髮為僧,皈依佛門。吃齋念經,弘揚佛法。救濟苦厄,普渡眾生。
每遇到年輕人前來燒香許願,就勸其德孝為重,善行天下;每遇到年長者入內,就勸其對年輕後輩要寬厚仁慈,不必太拘俗禮,害人害己。他的善舉一傳十,十傳百,竟傳到了皇帝那裡,於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他御書牌匾“廣善寺”,從此清涼寺便稱為廣善寺了。
立於廣善寺,放眼望去,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寺中木魚之聲一派空靈,鐘聲悠遠,在山谷間迴蕩。這時你會油然而生秦時明月漢時關、盛唐風味宋江山的恍惚,頓感宇宙洪荒,人生微渺。不覺心靜若水,寵辱偕忘。

百歲廊

過了廣善寺再向前走,我們要通過一段細如羊腸的陡峭小路,請大家注意腳下,為了安全,這裡不久前安裝了護欄。這段依山勢而建的步廊,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據說修建時,因地形複雜,難以準確測量,成年男子步量,差不多正好可以走108步,這與佛教中的吉祥數字108恰好相合,佛教的法器、法事、建築,都喜用108數,在佛教中,有這樣的說法,就是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會有108種煩惱,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在寺廟裡敲鐘要敲108下,供燈要供108盞,善男信女要戴108顆的念珠,象徵這108種煩惱在佛的指引下、在鐘聲里,在誦經聲中一一消除。
所以在佛教中,108代表的是圓滿吉祥,而這段小步廊冥冥中暗合此數,大家在此走一遍,可以消災祛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自然可以福壽綿長,因此我們將這段百步廊命名為“百歲廊”。

講經台

這就到了我們前面賣關子所提到的地方了。話說當年那貪婪的西域商人慌不擇路,一路向山上逃去,耳邊只聽得山呼海嘯之聲,他腿腳發軟,一跤絆倒,這時一塊大石從天而降,兜頭壓下,後來人們發現了此石恰如彼處不見了的石門。法善長老聽後,只是雙手合什,閉目誦經,直念“阿彌陀佛”。
再說清涼寺改為廣善寺後,寺中香火更旺,前來上香許願的人絡繹不絕。廣善寺廟小容不得許多人,法善長老每逢初一、十五便會在此處開壇講經弘法,勸人向善,前來聽講的僧俗人眾摩肩接踵,後人便將此處稱為講經台。直到解放前,這裡還時常舉辦弘法大會。 年在修復擴建景區時,將講經台做為重點規劃區域,擬邀請國內外佛學大師到此弘揚佛法,並在此處刻了康熙御筆《心經》。

摩崖石刻心經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岩畫。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佛教經文刻石的風氣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
中國名山眾多,很多人在需要敘功或記事的地方,剷平一塊石壁勒刻文字或圖像,少者數字,多者千言。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
因為石門山特殊的地質構造,有大片平坦石壁可供刻石藝術發揮,決定用石刻藝術豐富景區。石門山摩崖石刻多處,最著名的就是這幅在講經台的石門上鐫刻的《心經》。經過長時間的遴選,最後選用了康熙皇帝的御筆《心經》,此經冊首繪觀音大士坐像,冊尾繪北方天王韋馱像。署“康熙四十七年歲次戊子七月中元敬書於延熏山房”。該經字型工整端秀,繪像細膩流暢,該石刻高7.5米,寬17米,石面全部為天然形成,這是國內目前摩崖石刻面積最大的心經,再加上其它大量石刻的烘托,不但使書法藝術與石刻藝術交融,同時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經文與整個環境渾然一體,與人的心靈渾然一體,創造一個有生命的自然整體,廣泛地推動了新時代摩崖藝術的發展與精進。

姐妹泉

再向上走,在重山之間,有一對山泉,相距不遠,交相輝映,她們就像兩顆明珠鑲嵌在翠綠的群山之中。老人們都說這是栗琅栗嬛兩姐妹當年在此淚落如雨形成的。
石門山風景區
話說平陽府的大戶亢家二少爺亢梁當年做生意經過此地,無意中救了當地栗員外的女兒栗琅,英雄救美,才子佳人,一見傾心,結下一段奇緣,卻因栗員外要求入贅而暫時耽擱。亢梁回鄉,歷經波折,才說服父母來提親時,卻聽說栗家女兒早已與巡撫公子結婚的訊息。因此憂鬱成疾,不久死於此地。其實嫁與巡撫公子的並非栗琅姑娘,而是雙胞胎妹妹栗嬛,栗琅得知亢梁離世的訊息,痛不欲生,心碎腸斷,每日跑進山中曾與亢郎相會之處,以淚洗面,妹妹栗嬛心疼姐姐,上山以淚相陪勸慰,姐妹二人的淚水化作兩股細細的清泉,一泉水色碧綠,一泉清澈無比。當地人便將此泉稱為姐妹泉,大的喚做琅泉,小的喚做嬛泉,兩泉一路順岩石跌盪而下,匯聚成河,便是琅嬛河。

比翼鳥

從姐妹泉繼續上行,就看到山谷中有兩塊巨石,形如飛鳥,比翼而立。在蒼翠的群山間,煞是醒目。據說這是當年亢梁與栗琅的合葬之處。
二人死後,栗員外追悔不及,傷心不已,便將亢梁與栗琅埋於一冢,以慰一雙兒女在天之靈。在二人埋骨之處,卻突現兩塊巨石,形如飛鳥,相依相偎,人們便稱此兩石為比翼鳥。
在我國<山海經·海南經>有如下記載 :“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古籍中又稱比翼鳥為鶼鶼、蠻蠻。<博物志余> 講得更為詳細:“南方有比翼鳥,飛止飲啄,不相分離……死而復生,必在一處。”《博物志·異鳥》云:“見則吉良,乘之壽千歲。”大家在此看到這雙比翼鳥,一定會吉祥如意,福壽綿長。
據說比翼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後世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唐自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亢梁與栗琅的心愿,也是普天下有情人的心愿,祝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情人坡
在比翼鳥對面的山崖上,可以看到兩塊巨石,猶如一對緊緊相擁的男女,傳說當年亢梁與栗琅苦苦相戀,深愛對方,卻被栗員外要求入贅改姓而不能成婚。亢梁鐘情栗琅,又是至純至孝之人,覺得入贅改姓之事,須要稟明父母。而栗琅雖說恨不得立刻跟了他去,卻礙於顏面,又父命難違,只能偷偷與亢梁相會,海誓山盟,私定終身,卻不敢與亢梁一起遠走高飛。後來,亢梁徵得父母同意來提親時,卻誤信傳言,最後,只落得一雙有情人,苦恨歡悰少。在他們埋骨之處,出現了比翼鳥,而在對面,人們發現崖上巨石如一雙男女相擁,據說這裡曾是他們密會幽約之處,遂被稱為情人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