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部·滑石》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石部·滑石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本草綱目
- 作品體裁:條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釋名
亦名畫石、液石、 石、脫石、冷石、番石、共石。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煩熱多渴。用滑石二兩,搗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女勞黃疸(下半天發熱惡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額頭變為黑色)。用滑石、石膏,等分為末,大麥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滿者難治。
傷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來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還要服溫性之藥。等到有鮮血流出,便急服本藥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飯,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車前汁,調勻,塗臍的周圍,幹了就換。冬天沒有車前汁,可用水代。
妊婦尿澀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調勻,糊在臍下兩寸處。
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煩,口渴)。用好滑石(燒過)四兩、藿香一錢、丁香一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風毒熱瘡(遍身流黃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後用滑石粉撲敷身上。
下部濕汗。用滑石一兩、石膏(煅過)半兩、枯白礬少許,共研為末,乾搽患處。
腳趾縫爛癢。治法同上。
打傷腫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黃各等分,共研為末。熱茶洗傷處後將藥敷上。
熱毒怪病(眼睛發紅,鼻子腫大,喘氣,渾身出斑,毛髮如鐵)。用滑石、白礬各一兩,研細,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飲此水,飲完為止。
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來治療。
附方
益元散的製法和功效如下: 用水飛過的滑石六兩、粉甘草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水加蜜少許送下(實熱用新汲水,解利用蔥鼓湯,通乳用豬油麵湯,催生用香油漿)。益元散大養脾腎,益精氣,壯筋骨,治五勞七傷、一切虛損、短氣痰嗽、肌肉疼痛,除煩熱,止消渴,解中暑傷寒等病。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