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蓋塘街道

石蓋塘街道

石蓋塘街道,隸屬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地處北湖區東部,東與郴州市蘇仙區坳上鎮相鄰,南與永春鄉接壤,西靠魯塘鎮,北連增福街道,轄區面積95.2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3月,石蓋塘街道總人口23698人。

清代、民國時期,屬郴縣境域;2012年4月,江口鄉與石蓋塘鎮成建制合併,置石蓋塘鎮。2016年6月,改鎮為街道,設為石蓋塘街道。截至2020年6月,石蓋塘街道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五星村。

2020年,石蓋塘街道實現生產總值46472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比增長11.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蓋塘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
  • 地理位置北湖區東部
  • 面積:95.29 km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五星村
  • 電話區號:0735
  • 郵政區碼:423025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L
  • 地區生產總值:464721 萬元(2020年)
  • 人口:23698人(截至2021年3月總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脫貧攻堅,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代、民國時期,屬郴縣境域。
1949年,稱郴縣專區石蓋塘鄉。
1956年,撤區並鄉,成立小溪鄉政府。
1965年10月,撤鄉,一部分劃入坳上人民公社,一部分劃入良田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從良田人民公社劃出板田腳村、大溪村,從坳上人民公社劃出五星村(現五星村和石蓋塘村)、光明村、小溪村設立小溪鄉,鄉政府駐地小溪村。
1994年2月,政府駐地由小溪村遷至石蓋塘村;同年12月,撤銷郴縣和縣級郴州市,分別設立蘇仙區和北湖區,小溪鄉劃入北湖區。
1996年7月,設立郴州石蓋塘鄉鎮工業小區。
1997年4月,撤鄉建立石蓋塘鎮;同年8月,蘇仙區坳上鎮萬壽橋村劃入石蓋塘鎮。石蓋塘鄉鎮工業小區與石蓋塘人民政府合署辦公。
2012年4月,江口鄉與石蓋塘鎮成建制合併,置石蓋塘鎮。
2016年6月,改鎮為街道,設為石蓋塘街道。

行政區劃

2012年4月,原石蓋塘鎮轄白石嶺、小溪、五星、石蓋塘、光明、大溪、腳田腳、萬壽橋、江口、楓木嶺、龍廣洞、新屋、竹梘水、功德嶺、上壠、下壠、白菊塘、高塘18個行政村,2個社區;下設16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石蓋塘街道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石蓋塘街道工業園社區、江口社區、石蓋塘社區、五星村、小溪村、光明村、大溪村、板田腳村、萬壽橋村、江口村、竹梘水村、新屋村、上壠村、下壠村、龍廣洞村瑤族村,街道辦事處駐五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蓋塘街道地處北湖區東部,東與郴州市蘇仙區坳上鎮相鄰,南與永春鄉接壤,西靠魯塘鎮,北連增福街道,轄區面積95.29平方千米。
石蓋塘街道

地形地貌

石蓋塘街道境內大部為丘陵,地勢高峻,群山林立。最高點位於新屋村,海拔1345.5米;海拔最低點為人民政府駐地245米,東西高差1100.5米。

氣候

石蓋塘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1981—2010年年平均氣溫14.8℃,無霜期288.2天,日照1463.3小時,降水量1501.3毫米,降雨日數169.7天,極端年最大雨量2590.8毫米(197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22.9毫米(195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

水文

石蓋塘街道境內河道屬湘江支流耒水水系。郴江河從竹梘水村大排山發源,由西向南流入境內,境內河道長25千米。有水庫2座,仙嶺水庫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江源水庫總庫容1027萬立方米。有白石嶺、光明村、下堤村山塘3口。

自然災害

石蓋塘街道主要有洪澇、山體滑坡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2002年8月8日,連降暴雨約13個小時,受災面積達1000公頃,減產糧食2.5萬千克,直接經濟損失3500萬元。

自然資源

石蓋塘街道境內礦產有白鎢、鉍、銅、錳、白雲石、螢石等,集中分布在小溪村、白石嶺村、板田腳村一帶;螢石有探礦權的儲量為38.5萬噸,有採礦權的儲量為10.9萬噸,集中分布在白菊塘村至楓木嶺村一帶。
2011年,石蓋塘街道有耕地面積17319畝,其中水田15139畝,旱土2189畝。

人口

2012年4月,原石蓋塘鎮總人口18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00人,城鎮化率28.33%。另有流動人1884人。總人口中,男性9036人,占50.2%;女性8964人,占49.8%;14歲以下6714人,占37.3%;15—64歲8946人,占49.7%;65歲以上2340人,占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7288人,占96.0%:少數民族有瑤族712人,占總人口的4.0%。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10.85‰,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長率7.8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5人。
截至2016年6月,石蓋塘街道共9140戶,總人口28190人。
截至2021年3月,石蓋塘街道總人口23698人。

經濟

2020年,石蓋塘街道實現生產總值46472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比增長11.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32萬元,同比增長3.36%;第二產業增加值374228萬元,增長11.39%;第三產業增加值76561萬元,同比增長12.48%。財政總收入70606萬元,增長21.80%;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5346元,增長9.20%;固定資產投資291238萬元,增長28.57%,工業總產值70.1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5.36億元,增長16.1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石蓋塘鎮有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198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8所,在校學生227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學生651人,專任教師6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7.3%。

文體事業

2020年,石蓋塘街道設有農村書屋12個,各村基本上能按照上級要求開放農村書屋,讓村民各取所需。其中開展得最好的村(社區)有五星村、江口村、石蓋塘社區,圖書歸類上架,供村民借閱,並有專人負責管理。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石蓋塘鎮有鄉級衛生機構2個,村級衛生室10個,共有床位54張,固定資產總值38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6名,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9681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6560人,參保率92%。

社會保障

2020年,石蓋塘街道共新增農村低保18戶39人,農村特困18戶18人,其中農村低保兜底保障6 戶14人,農村特困人員兜底保障8 戶8人。截止12月底,石蓋塘街道農村低保對象133戶338人,農村特困人員104戶112人,其中建檔立卡農村低保對象53戶146人,農村特困人員17戶18人。全年發放農村低保金133.6110萬元,城市低保金10.3320萬元,農村分散和集中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107.7800萬元,照料護理費28.0590萬元,價格臨時補貼15.1311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石蓋塘鎮有郵政所2個。

脫貧攻堅

2020年,石蓋塘街道境內有省級重點貧困村2個(下壠村、小溪村),市級重點貧困村1個(新屋村),區級面上貧困村1個(江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61戶722人,其中33戶66人為今年預脫貧戶。截至到2020年11月底,全街道貧困戶已全部穩定脫貧;邊緣戶13戶37人,通過對邊緣戶對接幫扶,截至2021年3月,已全部消除致貧因子。
2020年,石蓋塘街道爭取到扶貧專項資金共437.22萬元、46個項目,其中產業項目16個,投入資金185萬元;飲水項目18個、投入資金157萬元、新建水池17個463立方米;農田水利項目6個、投入資金41.5萬元;公路建設項目5個、投入資金47萬元;防疫期間公益崗位項目1個、投入資金6.72萬元、安置28位貧困戶上崗。截至2021年3月,已全部實施完工並通過驗收,全部款項已撥付到項目。
截至2021年3月,石蓋塘街道為方便民眾出行,轄區共完成26個項目,投入194萬元,對32.8千米公路進行提質改造;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已完成改廁1200餘戶,同時完成100多戶危房改造。為改善村民飲水“盲區”,投入195萬元,對30個飲水項目,共15600米裸露的供水管道進行了維護、對季節性缺水所涉及的7個村9個點21戶65人進行了提質改造、對94個水源點水質進行了安全取樣化驗;完成18個新增自來水工程,全街道民眾行路難、飲水難、居住難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原石蓋塘鎮轄區擁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2所,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5.9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5條,總長度140千米;用電負荷1900千瓦,是郴電國際、湖南電力公司確定的重點供電網之一。
  • 給排水
2011年末,原石蓋塘鎮轄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0千米,生產能力3200噸/日,年工業用水0.12萬噸,生活用水0.28萬噸。

交通運輸

石蓋塘街道境內有武廣高鐵、京廣鐵路、G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槐萬公路經過。其中G107國道、廈蓉高速公路、槐萬公路3條幹線在萬壽橋村交匯。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相傳“八仙飄海”中的鐵拐李飛越南天時,護身寶玉不慎落入池塘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