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歷史沿革
南川區轄鎮。1940年設石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2015年8月6日設鎮。位於區境西北部,距區府33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1.7萬。轄衛星、仁壽、高房、鹽井、五星、南涪、茶寶、翠豐、石鼓、石莊、五里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電力、建材、機械、茶葉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苧麻、茶葉、“蘋果梨”、水蜜桃等。養殖業以生豬、家禽為主。
基礎設施
完成了集鎮二環路千米大街建設;完成了全鄉13處人飲水工程;完成了2處土地開發整治工程;完成了8.2公里的通鄉公路油化,並實施24.99公里的村級公路硬化;完成了3個病危水庫的維修整治;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全鎮人民積極發展生產,結合自身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農民增收步伐加快,全鎮面貌有了較大的改善。 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30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285萬元,農業總產值60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25元,完成本級財政總收入46.4萬元。
城鎮建設
石溪鎮已完成了集鎮二環路千米大街建設;完成了全鄉13處人飲水工程;完成了2處土地開發整治工程;完成了8.2公里的通鄉公路油化,現正實施24.99公里的村級公路硬化;完成了3個病危水庫的維修整治;完成了2所學校的危房改造;改建了衛生院;實施了農網改造;實現了“村村通”電視工程。 我鎮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板凳龍”特色文化之鄉、重慶市模範鄉工會、雙擁模範鄉、體育工作全民健身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法制建設先進集體,鎮政府機關被南川區委、區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衛生單位”。
黨政建設
石溪鎮開展專題警示教育活動,全體幹部收看了《賭之害》專題教育片,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及中紀委、中組部《關於嚴肅查處黨員和幹部參與賭博的通知》 、,同時,認真學習了《關於我縣兩起黨員幹部參與賭博嚴重違紀案件的通報》。
通過學習
教育及討論,大家充分認識了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和現實緊迫性,認識到必須始終築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石溪鄉將以此次警示教育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為石溪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而努力。
社會事業
社會穩定安康。全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意識有所提高,雙高普九成果得以鞏固,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文廣、衛生、環保、體育、社保等事業成效顯著。幾年來,該鄉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板凳龍”特色文化之鄉、重慶市模範鄉工會、雙擁模範鄉、體育工作全民健身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法制建設先進集體,鎮政府機關被南川區委、區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衛生單位”。
相關政策
1、強化領導,統一思想
通過層層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明確任務:一要明確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抓新農村建設貫穿農村工作的全過程,建立健全鄉村幹部考核機制,將各村的建設情況作為考核駐村幹部成績的主要內容,體現獎勤罰懶。二要明確樹立艱苦奮鬥和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歷史的、持久的工作任務,要克服厭煩的,克服“等、靠、要”的,克服被動抓新農村的情緒和思想。三要明確新農村建設“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整體推進的指導思想。四要明確“主抓重點,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工作遞進關係。鄉主要抓試點村石溪村,整治村溪口村,連片的下坦村以此為契機,在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班子建設等工作上有新的
突破。
2、強化宣傳,再造氛圍
除了原有的
標語、
黑板報、遠程教育站點、露天電影等方式外,主要強調兩個方式的宣傳:一是寄公開信,進一步掌握石溪的
華僑、在外經商、從政等人士的情況,通過寄信,激發他們的愛鄉熱情和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二是抓典型宣傳,通過聯繫媒體加強對“新農民,新產業,新風尚”的宣傳,極力營造“人人建設新農村,個個爭當新農民”的良好氛圍。
3、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一是繼續抓好規劃的編制,把《規劃》編製作為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要求突出對新農村建房點和工業園區的規劃,並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規劃編制的意見,力爭規劃講科學,善定位,抓進度,求質量。預計8月底完成地形測量,9月份進入資源調查、文本編制階段,爭取在11月底完成規劃編制全部工作。
二是多渠道培育經濟成長點,尋找新農村建設產業支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建全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機制、加大種養殖戶扶持力度、發展來料加工業等途徑,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其次,按照“以工富農”的
思路,在做大做強石材雕塑這個龍頭產業外,今年整理部分基礎較好的非農建設用地,嘗試引進一至兩家低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服裝加工),以帶動就業。目前已簽約的一家外貿服裝企業,征地工作正在進行。另外,以甌江為依託,石溪“農家樂”旅遊項目,正引起有關人士的投資興趣。
三是以試點村為主抓手,加大環境整治
力度。石溪村今年要完成村辦公樓的建設,計畫拆除豬、牛欄、占道建築2000平米,建設村民活動場地、花壇、
涼亭約800平米,粉刷赤膊牆15000平米,整治河道0、5公里,總投資約150萬元。此外,要推進鄰村的建設和改造,各村創造條件,逐步落實專人保潔制度。做好330國道沿線的環境整治。加快垃圾填埋場建設
進度。
四是努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
保障。
4、強化監督,鞏固成效
一是聘請顧問,及時對石溪的建設和發展提出
建議和
意見。二是成立鎮、村兩級的新農村建設監督小組,定時組織檢查,尋找不足,不斷改正,以鞏固成效。三是加強與兄弟鄉鎮的溝通,學習先進經驗,尋找差距,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