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達4m。葉互生,葉柄長5~18mm;托葉鑽形,脫落;葉片集生於枝頂,卵形、長圓形,長2~8cm,寬1.5~4cm,先端圓頓,急尖、漸尖或長尾尖,幾步漸窄連與葉柄,邊緣具細鋸齒,上面光亮,無毛,下面色淡。花兩性;頂生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總花梗和花梗被銹色絨毛;苞片和小苞片狹披針形;花直徑1~1.3cm,萼筒筒狀,萼片5,三角披針形至線形;花瓣5,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或披針形,先端圓頓,基部具柔毛;雄蕊15;花柱2~3,基部合生。果實球形,紫黑色。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路邊或溪邊灌木叢中。
主要價值
【基原】 為薔薇科石斑木屬植物石斑木的根。
【採收加工】 9~11月採挖,切片,曬乾。
【成分】 樹皮含鞣質。
【藥性】 味苦,涼。
【功效主治】 活血消腫,解毒。主治跌打損傷,骨髓炎,水腫,痹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