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寺石窟,位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城關鎮金龍村茹河南岸石崖上。該窟最早開鑿於宋代。石窟開鑿在離地面10米多高的峻峭紅砂岩上,故名“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東西長300多米,共有9個窟龕,坐南面北,1、2號窟保存完整,有石雕彩繪泥衣造像14尊,3至9窟均為空窟,但窟龕形制保存完整,均呈平面長方形或方形。石窟對研究當時佛教在地域的傳播、發展以及與周邊石窟之間的融合等都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隴東佛教藝術與道教、儒教文化共同發展的歷程提供了實物例證。
2013年5月,石空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石窟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名稱由來,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文保級別,保護修復,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開放時間,
歷史沿革
宋代,石窟開創。
元明清時,加以修飾。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水災沖毀石空寺,人們在被沖毀風化的洞龕上又增修了土地寺、靈官殿、三教宮、百子娘娘殿、僧房、藥王殿、伽藍殿,泥塑神像,繪製壁畫。
民國九年(1920年),鎮原大地震,山傾崖塌,導致石窟的一佛像右身及頭部塌毀,其他造像均有損壞,清代增修的洞龕再次被破壞,失去原貌。
石窟特點
石空寺石窟東西長300多米,共有9個窟龕,坐南面北,1、2號窟保存完整,有石雕彩繪泥衣造像14尊,3至9窟均為空窟,窟龕形制保存完整,均呈平面長方形或方形。
石空寺石窟多以平面半圓形、馬蹄形、長方形、方形為主。1、2號窟作為一處摩崖大龕,與天水麥積山石窟兩處摩崖窟龕形制有點相似。
石空寺石窟造像工藝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古代匠人採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辦法,依岩體布局,先雕刻成各種造像的形體,然後再對五官、衣紋、髮髻、手等進行精細的刻劃,栩栩如生,達到了高度統一。為了不讓造像風蝕、雨蝕、風化,使造像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用本地河床里的沙泥為原材料,直接施在石雕造像上,厚均為0.4厘米。因為沙泥乾後硬度極高,不易風化,是一層堅固的保護膜,這是鎮原石窟藝術中的一大實踐和創新。然後再敷一層薄薄的白色化妝土,最後施色而成,用來裝飾造像的外觀形像。這種石雕彩塑泥衣造像的施色有兩種:一種是先塗白粉層,然後在白粉層上施色,主要是面部和裸露在外的肌體;另一種是直接在沙泥泥衣上施色,主要是衣飾。石窟造像設色主要以硃砂為主導色,在此基調上再以石綠、赭紅、石青、深藍、藍黑、鉛白等色和諧搭配。特別是造像外衣施以硃砂色;裙子以赭紅和石綠搭配,使服飾冷暖交輝,與人物豐隆白晰的肌體形成對比,達到色彩明快的藝術效果。對人物的髮髻、眼珠、鼻孔均以黑色為主,嘴唇施赭紅色,色彩對比強烈,五官形神兼備。這也是宋代把石雕彩繪造像與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的結果。
石空寺石窟造像有兩層泥衣,最底一層泥衣特別薄,露出石綠色,可能為初繪,最上層是在最底層的基礎上加白色泥衣,泥層比較厚,重新彩繪,主要以硃砂為主,有的顏色可能是後期所繪。從石窟崖面上的樁眼和其他殘跡看,原來在窟頂應該有窟檐建築,前殿後窟形制,武山木梯寺石窟、天水仙人崖也有這種形式,應該是明代石窟普遍的一種形制。可能明代窟頂塌毀,無法擋雨,就在其上增修了窟檐,後期有毀無存,只剩下樁眼。
文物遺存
窟名 | 位置 | 形制及內容 |
---|---|---|
題記 | 第2窟洞口正上方 | 高0.62米、寬0.89米,青石質,楷書,字型渾厚工整,豎寫12行,共111字。 |
第1窟 | 石窟最東端,方位南偏東13°,距地面高9.5米。 | 平面呈半圓形,摩崖大龕。窟高8米,寬9.15米,殘深4.7米。原有木遮檐及方格形明窗,今已毀,只留下榫眼3個。窟內雕5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
第2窟 | 第1窟左側,相距3.4米,方位南偏東15°。 | 以石洞相連,洞長3.3米,寬0.87米,高1.64米,人可通行。距地面高9.5米。平面略呈馬蹄形,摩崖大龕。窟高7.8米,寬11米殘深4.3米。原構建有木遮檐及方格形明窗(今已毀)。只留下榫眼4個。窟內雕9尊 造像,為五佛四菩薩造像,菩薩分別列於五佛之中。佛均高6.2米,菩薩均高3.25米。 |
第3至9號窟 | 均為空窟 | |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石窟開鑿在離地面10米多高的峻峭紅砂岩上,故名“石空寺”。
研究價值
石空寺石窟的開鑿是佛教傳入隴東地區後與當地本土文化相互滲透的結果,是一個多元化宣傳宗教信仰的場所,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典型的民間特色,無論規模還是石雕彩繪泥衣造像藝術水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中小石窟中填補了空白,反映了當地古代匠師們豐富的生活閱歷和高超的造型技藝。尤其是石窟造像的高大、氣勢宏偉在甘肅宋代石窟中別無旁證,是宋代石窟中的代表作品,對研究當時佛教在地域的傳播、發展以及與周邊石窟之間的融合等都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隴東佛教藝術與道教、儒教文化共同發展的歷程提供了實物例證。
保護措施
文保級別
1983年5月14日,石空寺石窟被鎮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3月,石空寺石窟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石空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修復
1983年,鎮原縣政府指示有關方面做過重修恢復工作。
1996年,甘肅省文物局撥專款3萬元對石窟底部進行防護加固。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石空寺石窟
交通信息
公共運輸:鎮原縣內,乘坐1路公車,客運中心站下車前往。
自駕:距離慶陽市約60千米,70分鐘左右可達。
開放時間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