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寄生

石寄生

石寄生,中藥名。為珊瑚枝科植物東方珊瑚枝Stereocaulonpaschale(L.)Hoffm.和裸珊瑚枝StereocaulonexutumNyl.的地衣體。東方珊瑚枝分布於內蒙古、陝西、雲南、西藏等地,裸珊瑚枝分布於陝西、甘肅等地。具有涼血,平肝之功效。用於血熱妄行,吐血衄血,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寄生
  • :植物界
  • 地衣植物門
  • :子囊衣綱
  • :茶漬目
  • :珊瑚枝科
  • :珊瑚枝屬
  • :東方珊瑚枝、裸珊瑚枝
  • 採集時間:四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地衣體。

性味

味澀、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涼血,平肝。

主治

用於血熱妄行,吐血,衄血,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相關配伍

1、治吐血、衄血:石寄生9g,太白茶15g,五味子、黃柏、黃芩、紅石耳、鹿銜草各6g。水煎服。
2、治高血壓症:石寄生、硃砂七、竹根七葉、白茅根各9g,蕎麥七、太白花、太白茶各6g。水煎服。(1-2方出自《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使用注意

忌生冷、雞蛋及漿水。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採收,去雜質,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1、東方珊瑚枝又名:指狀珊瑚枝,東方衣。假果柄直立,圓柱狀或稍扁平,較粗壯,基部漸細,上部有較細的短分枝,主柄高3-8cm,枝表密被顆粒狀或麩糠狀小鱗片,全株赭灰褐色,初期近灰綠色。主柄頂端分枝短而纖細,呈絨須狀,枝表多具小疣狀突起,呈不規則瘤狀,重疊密集。瘤圓球形相互結聯,赭灰色。子囊盤呈圓球狀,褐紅色,生於枝的頂端,較小,直徑僅0.7-1.2mm。
2、裸珊瑚枝。假果柄直立和多次分枝,長3-8cm,中央最粗的枝粗達3mm,密生叢集成灌木狀,外表乳黃色,灰黃色,早期灰綠色。枝表著生不規則小枝突和鱗片狀突起,呈糠麩狀附著。鱗片污灰色、綠灰色。子囊盤生於枝的頂端,呈褐紅色。子囊長棒形,孢子8枚,平行排列,孢子多隔。

生長環境

1、多見於高山帶和亞高山帶。生於灌叢草甸間的苔蘚植物群叢中,或生於岩石和砂土地表的腐殖土層上。分布於內蒙古、陝西、雲南、西藏等地。
2、生於山地岩石表面的有機物堆積層上。分布於陝西、甘肅等地。

藥材性狀

地衣體灌木狀,質硬,灰綠色,長2-6cm,主枝粗,分枝細,表面有顆粒狀或麩糠狀小鱗片,以及瘤狀突起。子器頂生或側生,半球形,盤赤褐色或黑褐色,葉狀枝指狀。

藥理作用

石寄生其冷浸劑在體外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涼血,止血。治吐血,衄血,高血壓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