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守謙
- 別名:石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51年
- 職業:藝術史研究者
- 代表作品:《風格與世變》
個人簡介,主要履歷:,學術榮譽:,個人著述,專書,論文,自述,
個人簡介
主要履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1984年-1993年)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1990年-2000年)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1991年-1997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聘研究員(1993年-2004年5月20日)
台灣大學合聘教授(1993年-2004年5月20日)
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2000年5月20日-2004年5月20日)
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2004年5月20日-2006年1月2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 )
學術榮譽: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4-96)、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96-98)
中央研究院院士(2012- )
個人著述
專書
《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
《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台北:石頭出版社,2010)。
論文
〈盛唐白畫之成立與筆描能力之擴展〉,《故宮學術季刊》2.3 (1985):19-43。
〈有關地獄十王圖與其東傳日本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3 (1985):565-618。
〈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 (1986):307-342。
〈中國繪畫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6),頁141-147。
〈古代史籍中的畫史與著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6),頁148-152。
〈原跡、複本與畫史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6),頁153-158。
〈漢代繪畫〉,《中華藝術史綱》(台中:印刷出版社,1986),頁326-334。
〈宋元繪畫〉,《中華藝術史綱》(台中:印刷出版社,1986),頁627-637。
〈南宋的兩種規鑒畫〉,《藝術學研究年報》1 (1987):7-39。
〈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藝術學研究年報》2 (1988):111-139。
〈寫實與繪畫的宋元時代文飾〉,《中國歷代文飾考》(台北:世界書局,1988),頁196-207。
〈面對挑戰的美術史研究──談四十年來台灣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工作〉,《美術》254 (1989):26-29。
〈典範的創造與再生──中國書畫藝術發展之軌跡〉,《中國文明的精神》(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1990),頁819-864。
〈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45 (1990):12-22。
〈無佛處稱尊──談黃庭堅跋寒食帖的心理〉,《故宮文物月刊》8.1 (1990):頁18-26。
「乾惟畫肉不畫骨」別解──兼論「感神通靈」觀在中國畫史上的沒落,《藝術學研究年報》4 (1990):165-191。
〈有關唐棣 (1287-1355) 及元代李郭風格發展之若干問題〉,《藝術學研究年報》5 (1991):83-131。
〈錢選──元代最後的南宋畫家〉,《故宮文物月刊》8.12 (1991):4-11。
〈石濤王原祁合作蘭作圖的問題〉,《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頁491-511。
〈文化史範疇中畫史五變之研究〉,收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輯,《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組,1992),頁159-171。
〈雨余春樹與明代中期蘇州之送別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2 (1993):427-467。
〈明代繪畫中的帝王品味〉,《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 (1993):225-291。
〈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 (1994):39-61。
“The Landscape of Frustrated Literati: The Wen Cheng-ming Style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ed.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Plaks, Ying-shih Yü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18-246.
〈董其昌婉孌草堂圖及其革新畫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07-332。
〈中國文人畫究竟是什麼?〉,《美術史論壇》(韓國美術史研究所)4 (1996):11-39。
“China's Response to Wester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oward a New Framework of Asian Studies (Tokyo: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Tokyo, 1996), pp. 19-32.
〈國內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月刊》3.4 (1996):1-11。
〈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人文學報》15 (1997):1-29。
〈關於《溪岸圖》年代與作者問題之我見〉,《藝術新聞》12 (1997):82-87。
〈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故宮學術季刊》15.4 (1998):33-76。
〈古傳日本之南宋人物畫的畫史意義──兼論元代的一些相關問題〉,《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 (1998):153-182。
“Positioning Riverbank,” issues of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Painting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1999), pp. 115-146.
“Calligraphy as Gift: Wen Cheng-ming's (1470-1559) Calligraphy and the Formation of Soochow Literati Culture,” in Character and Contex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N. J.: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pp. 254-283.
〈隱逸文人の內面世界──元末四大家の的生涯と藝術〉,收入世界美術編集部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篇‧第七卷‧元》(東京:國小館,1999),頁151-161。
〈明清畫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一個個人的回顧與前瞻〉,《美術史論壇》10 (2000):71-90。
〈風格,畫意與畫史重建──以傳董元《溪岸圖》為例的思考〉,《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0 (2001):1-36。
〈悅目的圖像──觀看十七世紀中國繪畫的一個角度〉,收入蔡宜璇執行主編,《悅目:中國晚期書畫·圖版篇》(台北:石頭出版社,2001),頁6-13。
〈衝突與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書畫藝術〉,《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02-219。
〈中國筆墨的現代困境〉,收入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筆墨論辯──現代中國繪畫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頁12-19。
“Die kaiserliche chinesische Sammlung und das Nationale Palastmuseum,” in Schätze der Himmelssöhne (Bonn: kunst- und Ausstellungshall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03), pp. 12-19.
〈神幻變化──福建の畫家‧陳子和にみる明代道教水墨畫の展開──〉,《美術研究》382 (2004):263-281。
〈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鐘馗與大眾文化〉,《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6 (2004):307-339。
〈皇帝コレクションから國寶へ──中國美術と國立故宮博物院の創設〉,《うごくモノ──時間·空間·コンテスト》(東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2004),頁109-124。
〈清室收藏的現代轉化──兼論其與中國美術史研究發展之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1 (2005):1-34。
〈明清繪畫史研究における重要課題──一個人の回顧と展望〉,《美術史論叢》(日本東京大學)22 (2006):79-100。
〈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西畫家的雅俗抉擇〉,《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1 (2006.9):151-192。
テキストvs. イメージー:『圖絵寶鑑』と十四‧十五世紀における中國絵畫に対する日本の反應に關する諸問題,《日本における外來美術の受容についての研究》(東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2006),頁13-25。
〈沈周(一四二七-一五○九)の応酬畫とその鑑賞者たち〉,《美術史論叢》23 (2007):33-58。
〈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3 (2007.9):51-80。
〈隱居生活中的繪畫──十五世紀中期文人畫在蘇州的出現〉,《九州島學林》18 (2007.冬季):2-36。
“Wen Zhengming, Zhong Kui,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 ed. John Rosenfield et al. (Taipei: Rock Publishing, 2008), pp. 363-392.
〈以筆墨合天地──對十八世紀中國山水畫的一個新理解〉,《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6 (2009.5):1-36。
〈北京を拒絕する-雪舟入明時の蘇州畫壇-〉,收入東アジア美術文化交流研究會編,《寧波の美術と海域交流》(福岡:中國書店,2009),頁127-144。
〈中國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幾種思考架構〉(韓譯),收入洪善杓編,《東亞美術的近代和近代性》(韓譯)(首爾:學古齋,2009),頁251-272。
〈從夏文彥到雪舟──論《圖繪寶鑑》對十四、十五世紀東亞地區的山水畫史理解之形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1.2 (2010.6):229-287。
自述
中國與東亞繪畫史的反思
在過去二十年的研究中,我試圖以文化史的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一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以前不同的理解,大致上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探討畫史上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風格變化的理解原為美術史的基本課題,但除由畫派興衰、社會經濟條件改動等角度進行說明外,文化環境的變動往往可以進一步說明各種風格在相互競爭中之所以成功或失敗的道理。這一部分的成果可見於《風格與世變》一書(台北,1996)。
第二個部分是在區域發展的問題上。中國繪畫在區域的發展最後往往變成以畫家為主的個人流派。但在這個奇怪的現象之中,如果改由「競爭」的角度來予觀察,則可突顯各個區域傳統在畫史中的積極作用。如蘇州、南京、福建及廣東等地區的例子,皆已有研究成果,足以說明這個區域傳統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三個部分是在雅俗問題的探討上。「區域」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與「俗」的評價相糾結。「雅」與「俗」一直被視為對立的觀念,但如果採取一個動態的理解,二者之間只是一種「區別」,流移互動的現象極多樣。皇室貴族、文人與民間之間都有相互吸納、主動區隔的狀況發生。這在進入現代之後的變化,使此議題更顯複雜。
本人自2007年起開始執行本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第十世紀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過去學界對東亞山水畫的研究大半集中討論「中國影響」、「在地化」的問題,我的深耕計畫將以更審慎的態度,重新評估這個論述的有效性。在全面地搜尋傳世作品、考古發掘及古代文獻資料後,我主張以東亞為一整體,來對十至十六世紀間山水畫在中、日、韓三國中的發展進行全盤的觀察,並特別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這個工作並不只意味著一昧地將觀察範圍予以擴大,亦非僅意在刻意突顯區域間文化交流的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將三地互動的事實作為觀察各地發展的必要架構,重新理解其內容,找回被過去漢文化中心主義論述所犧牲之重要歷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