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石堰坪古建築群始建於清代。
今存大部分吊腳樓修建於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
建築格局
石堰坪村土家族吊腳樓群數量多、體量大、種類多,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建築無固定朝向,充分利用了山地立體空間,豐富了景觀層次,“上人下畜”的空間安排提高了利用率。核心區石堰坪、團龍崗、樓屋、上伏溪4個村民小組的吊腳樓群,以小青瓦穿斗,中堂設主梁,兩邊雕瓜柱、畫看梁、挑出檐、刻齊筒。挑梁封檐、垛脊、扳爪,樣式整齊,風格一致,建築布局緊湊,集中成片,建築群總占地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
建築特點
建築格局與形式
吊腳樓群建築格局為組合式吊腳樓群,其吊腳樓構造高低錯落,形式多樣,別具一格,有“7”字形、“山”字形、“一”字形等造型。建築形式中,最常見的便是單吊式,當地人以“一頭吊”或“鑰匙頭”來形容這種樣式。它通常是指正屋的一邊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雙吊式,通常也被稱為“雙頭吊”或“撮箕頭”式樣,它是單吊式的衍生與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下面也採用木柱相撐。四合水式吊腳樓是經由雙吊式發展而來的。它的特點是在保持雙吊式吊腳樓形式特點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將房屋上部連成一體從而形成一個圍合的四邊形。吊腳樓兩廂房的樓下即是大門,通過幾步石階之後方可進入正屋;而二屋吊式吊腳樓則是在傳統吊腳樓基礎上再加一層,其建築形式單吊雙吊均可採用;平地起吊式則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吊腳樓,其雖然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選擇將正屋建在平壩上,不採用吊腳支撐,卻在廂房設計上將之抬起,通過木柱支撐,控制其所落地面與正屋地基保持平衡和對齊,從而使廂房高於正屋。
空間布局
吊腳樓的空間布局形態可大致分為組團式、線性及點狀三種形式,而這三種形態的生成與其地貌特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地勢平坦之處,當地居民呈聚居狀分布從而形成組團式分布;沿河道、公路及地勢等高線從而形成了線狀分布;而點狀吊腳樓則相對分散地點綴在優美的山水間,與周邊田園風光達到完美的統一。
吊腳樓內部空間的處理上力求因勢利導,在滿足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將內部空間合理分區,按照一定的空間流線可將其內部大致分為堂屋、廂房、底層及走廊。堂屋作為落地而建的部分便成為吊腳樓最核心的空間。堂屋在室內空間中承擔著公共性的會客空間作用,所以其層高較大,空間寬敞,石堰坪吊腳樓的設計通常需由堂屋經過鋪堂方能進入臥室。臥室作為建築空間內部的次要空間,較注意私密性設計,通過這種空間規劃,從而力求空間層次分明清晰,功能完整。廂房是由吊腳支撐樓板、垂柱支撐走欄架空而成,通過將吊腳設定成不同高度從而適應地勢的高差,同時還能夠通風驅濕、隔離蟲害。其與堂屋分隔,私密性更強,因而多作兒女臥室,遇有紅白喜事,也做客房之用。廂房底部被架空的支座空間,可用作牲畜欄,也可用作堆放農具,高2米左右。空間結構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建築結構,體現了湘西少數民族“山地”文化的特徵。走欄是吊腳樓特有的建築特徵,由垂柱支撐,通常是正面和內側有,不過也存在一些只有正面或三面有的。走欄使得建築形態更加富有韻味,是室外活動的理想空間。
歷史文化
石堰坪村
在古代,村落正中央有一口兩畝見方的古堰塘,外形似“硯”,“硯”的周圍全部用石頭堆砌,“硯”內常年流水不涸,如“墨”一般。“硯”池不遠處有兩株古松,形似筆鋒,周圍群山環抱,似硯前筆架。因堰與“硯”諧音,故村子得名石堰坪。石堰坪村地處雲貴高原隆起區與洞庭湖沉降區之間,屬於喀斯特地貌。村落選址按照“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方位布局,重在藏風聚氣。上伏溪從石堰坪村前流過,穿過盆地中心向西流去,應了土家人的古話:“世上難逢西流水,水法上吉也”。石堰坪村街巷依山就勢分布,連線房屋建築與農田水路。村寨人家的曬穀坪和吊腳樓穿插配合,增加了空間層次感,形成民間說的“壩場”“繞水”和“路斜”。石堰坪村的薅草鑼鼓、山歌對唱、揚叉舞、草龍燈、土地戲、擺手舞、銅鈴舞、糊倉等民族歌舞和農耕文化活動傳承至今。其中,“糊倉”距今已有400多年,每年春耕插秧時節,村民們通過一場插秧比賽開展你追我趕的糊泥大戰,誰身上的泥糊得越多寓意誰家收成越好。
文物價值
歷史價值
石堰坪古建築群所在土家族村落,以同姓家族為紐帶,世代傳襲,人員流動穩定,共同定居生活,民俗文化較完整。至今仍以農耕為主,經濟作物多樣,是中國傳統農耕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以土家族飲食服飾、手工技藝、歌舞戲曲、節慶祭祀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反映了清至民國時期湘西地區土家族村落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風。
藝術價值
石堰坪古建築群造型豐富,尤其是吊腳樓翹起的翼角和深遠的出檐,避免了因吊腳而產生的頭重腳輕感,其屋脊、柱頭、挑枋、欄桿、吊腳等部位常有較多的裝飾細節,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研究價值。
科學價值
石堰坪古建築群分布範圍較廣,包含了上伏溪、石堰坪、賈家坪及三分堂等三個不同地理區域,分別展示了土家族傳統村落在山間河谷、山中盆地和山頂坡地這三種條件下的布局特點,對研究土家族散點布局的演化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據。
社會文化價值
石堰坪古建築群及傳統村落是能反映湘西土家族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的重要實物與空間載體,對於傳承和弘揚土家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民族團結意義重大。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石堰坪古建築群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鎮石堰坪村。
交通信息
自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石堰坪古建築群,路程約64千米,用時約10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