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刷把(植物)

石刷把(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也叫松葉蘭(《植物名匯》),鐵石松(《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鐵刷把(《四川中藥志》),石寄生(《泉州本草》),龍鬚草、竹寄生(《廣西藥植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刷把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松葉蕨亞門
  • :裸蕨綱
  • :松葉蕨目
  • :松葉蕨科
  • :松葉蕨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採集,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纖細草本,高15~80厘米。莖叢生,下部不分枝,上部多次兩歧分枝;分枝平滑,有三棱,密生橢圓形極細的小白點。葉退化為細小的鱗片,卵狀披針形或卵形,疏生於枝條稜角上,呈2~3裂,革質;孢子葉與營養葉同大,有2個深而尖銳的裂齒。孢子囊球形,3室,縱裂;孢子腎形。

生長環境

生於岩石縫中或樹幹上。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四川、湖南、貴州、廣東、浙江、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甘辛,溫。
①《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澀,無毒。"
②《泉州本草》:"甘辛,微溫。"
歸經泉州本草》:"入心、肝、胃經。"
功用主治
活血通經,祛風濕。治風濕痹痛,婦女經閉,吐血及跌打損傷。
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油火煙燻所致之咳嗽。"
②《四川中藥志》:"通經活血。治跌打損傷,傷後出血,風濕麻木及骨痛。"
③《泉州本草》:"活血通經,逐血破瘀,祛風濕,利關節。治關節痛風,反胃嘔吐,婦人經閉。"
④《廣西藥植名錄》:"強筋骨。治久痢。"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浸酒。
選方
①治關節風濕:松葉蘭乾全草一兩。浸酒一斤,多次分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泉州本草》)
②治婦人經閉:松葉蘭為末,調酒服,每次一錢。(《泉州本草》)
③治吐血:石刷把二兩。燉豬心肺服。
④治勞力內傷:石刷把、冰糖、豬心子。蒸服。
⑤治跌打損傷:石刷把、大血藤、見血飛、八爪金龍。泡酒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採集

8~9月採收。

化學成分

嫩枝中含松葉蕨甙。
【鑑別】1. 性狀鑑別
全草呈綠色。莖二叉分枝,乾後扁縮,具棱,直徑2-3mm。葉極小,三角形;孢子葉闊卵形,二叉。孢子囊生於葉腋,球形,乳白色,縱裂為三瓣。氣微,味淡、微辛。以色綠、完整者為佳。
2.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長圓形,外被角質層。皮層寬廣。中柱為星狀中柱。孢子特徵:極面觀長橢圓形,赤道面觀橢圓形(32.5-41)39μm×62.4(59.8-72.8)μm,具細長單裂縫,外壁厚3.9-6.5μm,具不規則穴狀紋飾,周壁為一薄膜。
全草含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碳糖甙(apigenin-C-glycoside),穗花杉雙黃酮-7,4',4"'-三-O-β-D-吡喃葡萄糖甙(amentoflavone-7,4',4"'-tri-O-β-D-glucopyranoside),穗花杉雙黃酮-4,4"'-二-O-β-D-吡喃葡萄糖甙(amentoflavone-4,4"'-di-O-β-D-glucopyranoside),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Ⅱ),赤黴素(gibberellin)A36,松葉蕨甙(psilotin),3'-羥基松葉蕨甙(3'-hydrocypsilotin),松葉蕨酸(psilotic aci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