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青天河摩崖線刻觀音經像始刻。
隋大業十一年至十二年間(615~616年),石佛灘隋唐摩崖石刻開鑿。初創時,為隋朝皇家所封“同義寺”。唐代,開鑿一批佛龕。
20世紀50年代末.修建焦太鐵路時,曾毀一批石佛灘隋唐摩崖。
20世紀80年代,一位牧羊人在距河面80米處的懸崖峭壁上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北魏摩崖線刻觀音經像。
文物特點
青天河摩崖由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和石佛灘隋唐摩崖石刻(原名石佛灘摩崖造像)兩部分組成。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位於青天河景區內,石佛灘隋唐摩崖石刻位於石佛灘景區內。兩部分石刻南北遙相呼應,各有特色,歷史悠久。
文物遺存
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
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位於青天河景區內一座山峰腰部。該山峰高約180米、寬約100米,摩崖石刻鐫刻在半山腰絕壁上,面臨丹河,下距河面約80 米。佛龕為一天然石龕,面積近2平方米,一尊線刻觀世音像居中,左、右兩側刻有題記,豎行,共 432 字。文字內容為《妙法蓮花經菩門品第廿四》以及當時修建丹道的經過和將官名錄。線刻觀世音像,頭戴花蔓冠,冠中刻一佩蓮瓣形背光的立佛。冠兩邊的寶繒向兩側平伸折角呈S形下飄。面相微側向右,有八字形鬍鬚。頸佩桃形項飾,兩肩部佩圓形飾物。寬大的帔帛繞肩在腹前穿璧環下垂至膝際後上揚,一條穿左肘形成環形後迴繞沿體側下垂,一條繞右臂向外飄揚。左手握荷葉和忍冬屈肘於左胸前,右手執台下垂,兩均戴手鐲。下著長裙,跣足立於覆蓮座上,腳趾向外。身後有圓形頭光和蓮瓣形背光。上有韓幔裝飾的方形華蓋,華蓋四角飾山花焦葉和下垂的幡帶。
石佛灘隋唐摩崖石刻
石佛灘隋唐摩崖石刻分布在南北長約60米、高約20米的懸崖峭壁上。共有佛龕 59個,造像78尊,題記10方。所有龕像均為淺浮雕,最大者高1.10米、寬0.66米;最小者高0.24米、寬0.20米,龕像深度一般在0.04~0.18米之間。
一區:位居造像區北端,下部接近水面。龕像絕大部分保存較好。龕像5個分上下兩層開鑿,龕的形制、規格均相同。長方形圓拱龕,淺浮雕尖拱形龕楣,上飾蓮花三朵,花中心有花蕊向下伸出。二區:在一區之南12.8米,龕像計有50個。形制可分兩種,大龕採用較多的薴蘭方薴甲薴爭,陰線刻尖拱形龕楣,楣飾蓮花與忍冬。在最下層南端有2龕,除楣額飾盛開蓮花,渦角飾寬大的三葉式忍冬紋外,兩龕楣相交處有石榴花與忍冬紋組成的點綴圖案。另一種小龕形制比較簡單,長方形圓拱龕無龕楣。三區:在崖壁最南端,與二區相距25.8米,邊緣像龕與今一河橋連線。該區9像原有40~50個,現存4龕,有圓冤和方拱龕兩種,多殘。大部分龕內雕刻一佛二菩薩,少部分為一佛或一菩薩。佛像多身著通肩大衣。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其中二區最下層一佛龕內,佛像雕刻較好,中部阿彌陀佛面部豐腴,神態慈祥,兩側脅侍菩薩,身體微前頃,身上長帛飄動。
文物價值
青天河摩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交通、文化、宗教及石刻、書畫藝術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青天河摩崖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丹河峽谷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青天河摩崖,路程約32.3千米,用時約6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