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探春

矮探春

矮探春(學名:Chrysojasminum humile (L.) Banfi)是木犀科、探春花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攀援,高0.5-3米。小枝無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顯。葉互生,複葉,有小葉3-7枚,通常5枚。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10(-15)朵。果橢圓形或球形,長0.6-1.1厘米,徑4-10毫米,成熟時呈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6-10月。

分布於中國、伊朗、阿富汗、尼泊爾、印度、喜馬拉雅山區以及緬甸等;在中國分布於山東、廣東、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雲南、甘肅和西藏(波密、錯那、亞東和吉隆)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3500米的疏、密林中。

其花香馥郁,是一種早春觀花品香、四時觀葉賞形的優秀花灌木。根系發達、毛根稠密,極耐瘠薄,在地埂、山坡和樹下、灌叢中均可生長,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水土保持樹種。葉、花可入藥,有活血敗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矮探春
  • 拉丁學名:Chrysojasminum humile (L.) Banf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唇形目
  • :木樨科
  • :探春花屬
  • :矮探春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壓條,扦插,分株,栽培技術,主要價值,觀賞,生態,藥用,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攀援,高0.5-3米。小枝無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顯。葉互生,複葉,有小葉3-7枚,通常5枚,小枝基部常具單葉;葉柄長0.5-2厘米,具溝,無毛或被短柔毛;葉片和小葉片革質或薄革質,無毛或上面疏被短剛毛,下面脈上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稀為倒卵形,先端銳尖至尾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葉緣反卷,有時多少具緊貼的刺狀睫毛,側脈2-4對,有時不明顯;頂生小葉片長1-6厘米,寬0.4-2厘米,側生小葉片長0.5-4.5厘米,寬0.3-2厘米。
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10(-15)朵;稀有苞片,苞片線形,通常長2-4毫米;花梗長0.5-3厘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花多少芳香;花萼無毛或被微柔毛,裂片三角形,較萼管短;花冠黃色,近漏斗狀,花冠管長0.8-1.6厘米,裂片圓形或卵形,長3-7毫米,先端圓或稍尖。橢圓形或球形,長0.6-1.1厘米,徑4-10毫米,成熟時呈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6-10月。

主要變種

小葉矮探春Jasminum humile L. var. microphyllum (Chin) P. S. Green):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植株較矮小,高0.3-2米;複葉具小葉3-9枚,通常5-7枚,葉片紙質,卵形、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頂生小葉片長0.6-2.5(-4)厘米,寬0.2-1厘米,側生小葉片長0.2-2(-2.5)厘米,寬0.2-0.7(-1)厘米,小葉片先端通常鈍或圓形,有時漸尖;聚傘花序有花2-6朵,有時花單生;花梗長0.2-1.5厘米;花萼裂片錐形或尖三角形,長0.2-1毫米,稀達1.5毫米;花冠管長0.9-1厘米,基部直徑1-1.5毫米。分布於中國甘肅、四川、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600-3800米的灌木叢或山澗林中。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伊朗、阿富汗、尼泊爾、印度、喜馬拉雅山區以及緬甸等;在中國分布於山東、廣東、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雲南、甘肅(武都、天水和文縣等)和西藏(波密、錯那、亞東和吉隆)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3500米的疏、密林中。
矮探春
矮探春

繁殖方法

播種

矮探春的果實為漿果,結實量較少,10月中旬果實成熟後,採收成熟的種子,翌年早春播種育苗,成苗情況不理想,故多不採用。

壓條

5-6月或9-10月,從生長健壯、無病蟲的植株上,選擇發育充實的枝條進行壓條繁殖。壓條時將枝條呈波浪狀壓埋入土中,待地上部長出新枝、地下部生根後再切斷相連的波狀枝,形成各自獨立的新植株,並及時進行移栽,成活率較高。

扦插

在生長季節,取生長充實、半木質化或已完全木質化的枝條,剪成長12-15厘米、一般帶3個芽的枝條作為插穗。插苗床採用低床,扦插的基質材料選用一般的田園土,進行簡單消毒後即可利用,也可用乾淨的素沙、蛭石、珍珠岩等。常用的土壤消毒劑為高錳酸鉀、40%甲醛或硫酸亞鐵。用濕插法進行,即先將苗床澆透水,讓其充分吸足水分,然後採用錐孔插入的方法扦插。株距5-7厘米、行距10-12厘米,插入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扦插後,為了防止嫩枝萎蔫,要注意通風、遮陽、保持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以利生根成活。2-3個月可以生根,及時移栽,成活率可達95%以上。

分株

通常在春季土壤解凍後、植株未長出新前進行。分株時,將植株從土壤中整株挖起,3-5個分枝為1叢,生根後從根際用利刀分離開,注意切口要小,勿傷根過多,新分植株的枝葉可適當修剪,並剪除老根、病根。栽植後澆透水,乾旱地區和光照過強時可以考慮適當遮陽,盆栽的要注意遮陽、保濕,2周后進行正常管理。

栽培技術

整地:先在地表均勻撒一層有機肥(農家肥),用量以1500-3000千克/畝為宜,沒有條件的地區施入適量的化肥,如磷肥;然後深翻30厘米,打碎土塊,平整土地,劃線定點栽植。
起苗:起苗前幾天對小苗的生長地要澆水,使土地相對濕松,增加苗體水分,以利於起苗和移植後成活。起苗時要儘量帶土團,苗木按大、小分級。一般1-2年生苗保留根幅直徑為10-20厘米。
栽植:春季或秋季均可移栽。春季在土壤解凍後至植株萌芽前,秋季在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後進行。苗木經過剪根、修枝、浸水後就可以進行栽植。栽植時儘量邊栽邊取苗。苗木移植後,澆1次透水,隔10-15天再澆1次水,以保證幼苗成活。
扶正:移植苗第1次澆水或降雨後容易倒伏,並會露出根系;因此,移植後應注意觀察,出現倒伏要及時扶正、培土。
越冬防凍:在最低氣溫-10℃以上的地區,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偶有蚜蟲和大蓑蛾為害,要注意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

製作盆景:矮探春枝條柔韌初、校葉繁多,並且耐修剪,橫、豎交織有序,再零星點綴幾處小黃花,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其盆景作品的特點是枝長飄逸,具有一定的海風味。
綠籬:矮探春對生長條件要求不高,並且耐修剪,生長和繁殖速度快,是園林中的綠籬佳材。黃色的小花異常鮮艷,花期早,春末、夏初便可開花,比迎春花花期稍遲。花期長,作為綠籬點綴、叢植、群植觀賞,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樹種。

生態

矮探春根系發達、毛根稠密,極耐瘠薄,在地埂、山坡和樹下、灌叢中均可生長,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水土保持樹種。

藥用

矮探春葉、花可入藥,有活血敗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其葉“味苦、澀、平、無毒”,治“腫毒惡瘡;陰乾研末,酒服三錢,出汗便瘥”。

植物文化

矮探春枝幹裊娜,葉纖細而濃綠,金黃色小花在灌叢中閃閃發亮,其花朵含苞如針狀,故有素馨針之美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