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蓋格葉蟲是產於雲南省保山隆陽區板橋鎮官坡村的早石炭世(C1)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蓋格葉蟲
- 外文名:Pseudowaribole (Geigibole) brevica Yuan, 1984
- 形成時代:早石炭世(C1)
- 產地:保山隆陽區板橋鎮官坡村
特性描述,化石產地,
特性描述
標本為一近乎完整的背殼外模。背殼近乎卵形。頭部(頰刺除外)呈半圓形。頭鞍在γ角處明顯地向內收縮成提學琴形,平緩凸起,自頭鞍前端向後平緩上升,至γ角相對位置的中部達到最大高度,向後又微下傾。具兩對較細而淺的側頭鞍溝,後一對自頭鞍的最大寬度處伸出,微向後內方傾斜,然後呈膝狀彎曲向後,但不與頸溝相連,前一對頭鞍溝自頭鞍中部的兩側向後向內傾斜伸出。頸溝中等深度,中部平直,兩側微向內彎曲,頸環縱向的寬度大致相等,中部凸起較高,向兩側平緩下傾,無側頸葉。眼台呈新月形,橫向伸出較遠,γ角和ε角都靠近頭鞍。β角向外凸出,幾乎與δ角凸出的縱長方向在同一水平線上。面線前支長,強烈向外分散;後支短,在ε角即向外斜伸。背溝較淺。內邊緣縱向較寬,平緩下傾,外邊緣較窄而微上翹,其上有2~3條不很清楚的脊線,前邊緣溝極寬而淺。頭鞍的表面具有疣點裝飾。活動頰區較寬(橫向),靠近眼的位置凸起較高,向側邊緣溝平緩下傾,在後邊緣溝之前和後側邊緣溝之內的頰面上有一個三角錐狀的凸起,向著後邊緣溝、側邊緣溝和眼區平緩的下斜。眼溝不明顯,眼長大,新月形,前寬後窄,明顯地凸起在頰平面之上,由大約460~520個五邊形的小眼粒組成。活動頰側邊緣平緩凸起,其上有2~3條脊線,在外皮脫落後的腹邊緣上可見到5條階梯狀的脊線,這些脊線向後延伸到頰刺的頂端。粗刺粗壯,向側後方斜伸,其長度略小於頰部長度,伸達第四個胸節的相對位置。胸部與頭部的縱長度大致相等,具9節。背溝窄而淺。軸部平緩凸起,前部軸環橫向的寬度大於肋節,第一個肋節橫向的寬度僅為第一個軸環的2/3,越向後部的軸環寬度越小,而越向後部的肋節寬度越大,最後一個肋節的寬度大於最後一個軸環的寬度。軸環的中部凸起最高,向兩側平緩下傾。肋節自背溝向外平緩上升,外端變窄,呈三角形。肋溝寬而淺,向外變窄加深。尾部近似菱形或鈍三角形,橫向的寬度幾乎是縱向長度的一倍。中軸較短而凸起,倒錐形,分8~9個軸環,末端鈍圓。肋部具5對呈屋脊狀的肋節,肋溝深,間肋溝極淺。尾邊緣寬,腹邊緣上可見到7~8條與邊緣平行的階梯狀脊線。
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保山隆陽區板橋鎮官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