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基礎觀認為,企業是一個知識處理系統,企業核心能力的來源是企業內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也稱緘默知識);企業內的知識以人為載體,通過各種手段如文本、技術系統、言傳身教等來實現部分和完全共享,通過知識整合和創造,產生能帶來經濟價值的新知識。企業的這一特徵使得企業同時面臨兩個主要任務:一是對企業內部的個人知識進行整合、創新以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專門知識;二是從外部有效獲取企業所需知識。由此,企業的知識基礎觀採用了一個比行業定位觀和資源基礎觀更為開放、動態的視角來考察企業。知識基礎觀通過對企業的知識本質的重新思考,進一步推進了對競爭優勢來源的認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基礎觀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
知識是個人將大量的、情境性的和複雜的數據通過編碼和抽象而生成的信息,知識的產生嵌於具體環境之中,同時也內生於個人,受環境、個人的內在的知識狀態和處理能力的影響;知識的產生必須以人為載體,同時通過個人來進行消化和吸收。
從數據到知識的過程是個人通過對數據的編碼和抽象過程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形成個人知識。同時,個人知識所形成的感覺準備又為知識的更新做好了準備,這也是一個學習與模仿的過程。個人對數據處理受到兩種突出而又相互聯繫的節約戰略的制約,其一是編碼,其二是抽象。“在面臨複雜的情況下,節省數據處理資源的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減少在感覺
數據中必須處理的試性數,這是編碼的功能——它減少了要處理的數據量;二是通過減少用於過濾感覺數據的類別和數量,這是抽象的功能——通過創造適當的概念,它減少了數據處理的類別數(Boit,1995)。概念的使用大大地減少了認知系統進行編碼所需要的信息數量。就像編碼一樣,抽象通過從競爭性方案中的選擇來減少類別。Boit把抽象和編碼所組成的二維空間稱為認識空間,它是一個個人空間,被限定於一個人的頭腦里所發生的過程;一個個人擁有知識的方式——認識空間的形狀——受到他學習方式的影響,也受到更一般的人格因素的影響。它和外部環境交換能量和信息,因此它對外界影響是開放的。學習是一個在認識空間運動的過程,學習要求一種以適應性方式獲得和處理數據的能力。學習是一種後天獲得的能力,目的是適應一個環境或改變這種環境以提高一個有機體的生活狀況或他的生存前景。通過學習,個人擁有了知識。
2.企業的產生:從個人知識到專門知識
(1)企業的產生
知識產生後面臨如何分享以及和誰分享的問題。知識總是分散地被各個人所占有,“知識只會作為個人的知識存在.....所有個人的知識的總和,絕不是作為一種整合過的整體知識而存在。這種所有個人的知識的確存在,但卻是以分散的、不完全的、有時甚至是彼此衝突的信念的形式散存於個人之間的,因此,如何能夠做到人人都從此種知識中獲益,便成為一個我們必須正視的大問題。企業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形式。通過將多種形式和來源的知識與決策聯繫在一起,公司存在顯著的為所有人擴大了機會集合。公司在處理信息上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以實現專業化,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使可擴散的知識不擴散;通過整合個人知識,形成企業的專有知識。組織在以下幾方面付出努力:a.獲取知識;b.把個人知識轉化為團隊知識;c.在人與人、人到知識、知識到人和知識到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繫;d.衡量促進資源管理的知識並幫助理解它的進化。此外,它適於支持在界定不清的情況下帶高度個人特點的技術的運用,在這種情況下要運用技術,要求交易各方之間有很高程度的人際信任以使交易得以完成。對於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而言,專有知識的價值是長期僱傭關係的重要原因,長期契約減少了限制有價值的知識流向門外漢的成本。此外,長期關係也鼓勵參與者投資於企業專有的知識,這種知識具有高度的資產專用性,即除了在特定組織中使用外,幾乎沒有或毫無用處 。
企業之所以存在,還因為在有限理性和專業化分工的條件下,企業是一種更好的協調機制。組織的基本任務就是對組織內的專業化分工進行協調。所謂知識整合機制,就是企業提供了一種“高度規則化(high—order)的組織原則”。企業與市場相比的優勢在於企業組織中個人和團體知識的共享和轉移機制。知識掌握在個人手中,但必須在規則中發揮作用,這種規則正是人們在社會共同體(如團體、組織或企業網路)中進行合作的表現形式。組織可以運用四種基本的專業化知識整合機制:a.規則和指導;b.序列化;c.慣例;d.團體決策。企業作為一種知識整合機制還體現在為企業提供了一種以溝通為基礎的知識整合方式,即企業的重要功能是通過發展一種獨特的語言或表達方式促進組織成員和部門之間的交流,使得知識轉移和共享更加經濟和有效。不同的知識協調正是通過企業這個“知識社區”中的“共同知識”來實現。共同知識通過提供一個高度緘默的知識共享平台(意義的共享)從而為知識整合提供了平台,實現組織內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轉換,從而促進知識在企業內的運用和發展。
知識可以分為兩類: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顯性知識是指那些能寫下來、編碼和解釋並能被企業內或企業外的任何人—— 只需對技術或現象有一定的基礎— — 所理解的知識;儘管顯性知識可以用專利等手段保護起來而具有一定的產權屬性,但是這類知識仍舊可以視為透明的,因為任何一個具有相關技術知識基礎的人都可以理解它。而且,一方面科學基礎知識將會越來越普及,信息與溝通技術迅速增長,教育水平整體得到提升,從而使人們更易於理解顯性知識;另一方面,顯性知識在公開市場出售,可以被任何人獲得,將會使其自身不再能為企業提供超過其他企業的額外收益。因此,基於顯性知識的競爭優勢將會只能是一種短期的優勢。
內隱知識這一概念最早由Polanyi提出,他描述為“我們能知道的比我們能闡述的要多”的那部分知識。內隱知識是指隱含於行動之中並且與具體的環境與氛圍緊密聯繫的知識。內隱知識內在地與企業的基於任務環境的能力相關,如技術和經驗知識,在不同任務環境、具有不同的成長路徑以及不同的企業文化的企業所產生的內隱知識天然不同,亦即這些企業的內隱知識具有異質性。這種知識的形式完全地嵌入在個人身上,根植於企業的實踐和經驗之中,通過熟練的執行來表達,通過師徒關係和培訓以及“乾中學”等形式來傳遞;為了從這種知識中獲得競爭優勢,其套用任務的執行人必須要具有特定的知識,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能力基礎來吸收、消化和使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內隱知識具有難以模仿和難以轉移的性質,並能產生超額利潤。因此,內隱知識是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來源;核心能力體現在所有者的知識對組織來說是獨特的,並且優於其競爭對手的知識。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占有儲存於個人頭腦中的知識,通過創造一個合作的環境來使得個人的知識得以整合和利用以產生經濟價值。而企業內的各種知識不可能在組織內完全共享,企業的核心能力來自於未被分享的那部分知識。Brauner等人指出,企業作為一個知識處理系統,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基礎之上的,人們在情感、動機、行為以及認知等方面相互依賴,通過知識的分享產生元知識(metaknowledge)。由於地理位置和工作任務等的不同,這種元知識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個人元知識(personal metaknowledge),即個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知識,這些知識隱含於個人的經驗和認識之中;第二類是結構元知識(structural metaknowledge),即存在於某一部門、地域內的元知識,這一知識為內生於該部門或地域的情境之中;第三類是共同元知識(mutual meta knowledge),為企業內部員工所共享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是一個由不同類型的知識所組成的一個嵌套的黑箱:最裡面一層是核心知識,只有極少數人了解;其次是被某一部門或區域內共享的知識;最外面一層是被整個企業所共享的知識。
企業之所以能取得持續競爭優勢,除了知識本身的因素外,還在於企業作為一種制度,在競爭優勢的創造和保持方面也即知識保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據Bowman和Rumelt的觀點,企業的首要目標是創造、運用和保護產生經濟租金的資源。租金可以來源於創新,也可以來源於一種“隔離機制”來保護企業的創新不被競爭對手盜用或模仿。實際上企業組織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隔離機制,與市場相比,企業既可以擴展知識保護的範圍,也能夠減少知識保護的成本,企業能夠用擴展的所有權取代優先的而且成本昂貴的智慧財產權(方統法,2004)。與市場相比,企業保護知識具有三個優勢:a.將知識和其他資產的所有權統一在一個企業內,契約雙方的動機更加一致,減少機會主義行為;b.企業在人力資源方賣弄僱傭契約替代了市場契約,增加了知識工作者行動的受控範圍,通過用管理命令代替法律契約減少了控制成本;C.企業可以通過改變未來的報酬來降低雇員的流動性。
3.企業內知識管理:知識的吸收、創新、擴散過程
知識管理是一種有意識地促使把合適的知識在合適的時間傳遞給合適的人,以增進企業績效的戰略。企業內的知識管理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吸收、創新和擴散過程。Nonaka等人提出一個企業內知識管理的四階段模型,企業內以個人為載體的隱性知識通過顯性化、整合、內部化和社會化四個階段,最終轉變為企業的專門知識,蘊含於企業的自身的情境之中。Gray和Meister指出,組織內知識管理的動機是為了尋求如何促進雇員間相互吸收彼此的專業技能、經驗、創意與觀念等;他們稱之為知識採購(knowledgesourcing)行為,並指出知識採購行為有三種:文本形式、面對面交談、小組交流(in—group setting),其中小組交流所產生的集體知識採購行為比其它知識採購行為能對更大範圍內的企業績效產生更好的促進作用 。
企業對知識的管理日益成為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在以高度增長的複雜性和不穩定性為特徵的新商業環境中,一個組織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依賴於它知道什麼而不是它擁有什麼。實證研究表明,知識管理實踐增進了雇員間的相互了解和建議,降低新產品開發的風險,增進企業獲得商業上成功的機會。
4.組織間網路:知識的擴散與分享
外部網路是組織間基於行為的聯繫紐帶,是企業知識的重要來源。通過組織間網路來策略性地使用那些通常具有嵌入性的外部資源能為企業提供一個重要的成長機制 。作為知識處理系統,除了在內部進行知識的整合與創新之外,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從外部獲得知識,來更新自身的知識。換言之,企業的競爭優勢的來源不僅僅來自於企業的內部,同時來自企業外部嵌入性的雙邊和網路關係中的難以模仿的能力。通過建構關係資產、知識分享路徑以及有效的關係治理機制,企業可以關係資源為手段來進行知識吸收和開發,外部網路提供了一個解決企業內部資源的局限性的有效途徑。
外部網路存在多種分類。如Devi等人根據在網路間流動的不同資源類型,把企業間的網路分為三種類型:資本流動型(asset flows)、信息流動型(information flows)和地位流動型(status flows)。資本流動型是指網路之間流動的資源主要是現金、設備、技術以及組織技能,比如,美日鋼鐵企業之間通過合資等形式帶來了技術的轉移,而兩者之間的競爭仍舊在激烈進行 。信息流動型則是通過網路來蒐集競爭對手的競爭意圖、戰略與資源等信息與知識,網路內企業之間甚至可能不存在任何的資本流動。地位流動型則是指網路之間的合法性、權利與社會認可等從地位高的企業向地位低的企業流動,比如,一個初創公司如果加入Intel公司的戰略聯盟將會立刻獲得合法性地位。而Lechner和DoMing把組織間網路分為社會網路、信譽網路和合作網路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