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類與中國近代學術系統的重建》是一本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分類與中國近代學術系統的重建
- 作者:文韜
-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39312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知識分類與中國近代學術系統的重建》探討了近代中國如何參照西學,重新類分學術,從而建立新的系統,奠定今天的學術發展格局。這個過程既推動了中國學術融入世界,也改變了系統邏輯和傳統思維。
知識分類是一個切入點,於上透視西方文明如何在“物之序”的層面衝擊並改造固有學術,把現代學科看成須在後殖民意義上予以檢省的文化衝擊的結果;於下把學科概念、學術範疇、科目關係、系統結構、知識形態等分散的關節點,整合成由點到面、由外及內的網路聯動體系,深入細部的同時總攬全局。
對知識綱目、系統結構、學術理念變化與重組的研究,展現了單一學科史難以傳達的學術路徑和知識全景圖的改易,有助於深入把握近代學術乃至中國社會的轉型與再造,有利於重新檢省國人對西學的理解與接受,推動今後的學術發展與文明對話——既包括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古代傳統與近代發明的現代傳統之間的溝通,也包括各學科的橫向貫通與良性互動。
圖書目錄
導 論 為什麼是分類
一 福柯的寓言
二 交疊的“知識型”
三 分類即文明
四 跨文化與跨學科的必要
五 文化和社會理論的介入
六 研究簡說
第一章 西學門類的認知次序與接受語境
第一節 半壇陳酒:天文算學的接受基礎
一 中西爭歷的故實
二 會通中西的清初天文學
三 碩果猶存的算學基底
四 傳統數學的退場之思
第二節 “格致”之惑:物理與化學的接收分歧
一 定名定性與路徑依賴
二 “物理”範疇的凌亂
三 成為典範的“化學”譯介
四 格致異同辨背後的中西學術觀
第三節 險夷之間:政法泛濫的緣由
一 政法新術與宰相舊學
二 中西合力與西風東移
三 政法新學與政書舊目
四 本無與舊有的矛盾
第四節 一池萍碎:實學的興起及其後效
一 農學的故聞與新知
二 農事成學對四民社會的考驗
三 兵學和商學的獨立
四 工學對士學的衝擊
第五節 舍道求器:當西教遇上“磐石”
一 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教
二 以科學傳教與道器分離
三 合儒闢佛與舍道求器
四 清末對教義的有意規避
第六節 文化交流的主動與被動
一 不求全體的實際選擇
二 學科版塊的非均衡發展
三 “發現中國”的反向傳教
四 西方漢學的隆興
第二章 科舉與學堂:教育改制背後的社會轉型
第一節 制外西學:洋務學堂的教學實踐
一 三條輔助路線的梳理
二 增設天文算學館的爭議
三 洋務學堂的教學方式
四 洋務教育的實績與影響
第二節 科舉改革方案里的中西配比
一 漫長的算學立科過程
二 西學融入科舉的方式
三 中西分立的科考思路
四 融通中西的不同議案
第三節 國運轉移與科舉危機
一 庚子突變與新政新方
二 從遞減到取代的轉折
三 科舉制度的社會功效
四 社會危機與科舉危局
第四節 普及教育與現代社會理念
一 拖垮科舉的過份在意
二 現代社會的學校教育
三 國民理念與教育普及
四 普及教育的國家背景
第五節 專業教育和現代社會生產與再生產
一 對傳統官員知識結構的質疑
二 分門肄習的教育思想和實踐
三 現代社會的專業化知識生產
四 教育生產與社會結構再生產
第六節 新學科構架與中學的邊緣化
一 中日教育理念的分歧
二 中日學科設定的差異
三 經學的文化與社會功能
四 學科框架里的西體中用
第三章 整合西學知識地圖的努力
第一節 明末清初的中式譯書分類
一 中式日用的大小之辨
二 傳統思路的理器之分
三 顛倒的“節取”與改寫的傳統
第二節 清末西書類目的二次選擇
一 甲午前的譯介積累與整體追求
二 譯書清單的新式概括
三 西人綜述里的門類介紹
四 甲午前後的分類變化
第三節 西政類目的傳統借鑑及其改造
一 新政學與新士學的建構
二 史學與吏學的收與放
三 新舊雜糅的類書類目
四 科舉改制與框架調整
第四節 西學全體的中式求索
一 西學類目的座次講究
二 西藝子目的先後厘定
三 西學類書的目錄學追求
四 中學引導與西學地圖
第五節 圖書館裡的西進運動
一 圖書館學現代標準存疑
二 普及與研學的分歧
三 西式的圖書分類方案
四 中西調和努力的失敗
第四章 傳統的發明:中學分類再歸納
第一節 “有用”中學的節取與歸併
一 科舉科目資源的挖掘
二 “求約”中學的提議與方案
三 書院課目改革及其失敗
四 “存古”之所恤
第二節 儒門分科的追尋與意義
一 義理、考據、辭章的發言語境
二 孔門四科說的偏執
三 發掘儒學分科的意義
四 民國的國學“正統”之爭
第三節 “六藝”類學平議
一 章太炎的大小六藝說
二 馬一浮六藝論的新意
三 “六藝”的發展流變
四 經學中心到哲學中心的轉移
第四節 “四部”分類何以成為問題
一 繞不開的“四部”
二 “四部”與傳統學術的關係
三 圖書分類和學術分類的困擾
四 學術分科的爭議與異議
第五節 被淡忘的類書分類及其知識形態
一 古今地位的懸殊
二 類書的分類研究
三 類書反映的知識形態差異
四 現代與前現代知識的差異
第五章 範疇重組:中外古今之間的“藝術”
第一節 “藝術”語源及其使用語境
一 駁雜多變的藝術子目
二 “藝”與“?g”的淵源
三 “蓺?g”合稱及其所指
第二節 雅俗之辨與學術定位
一 《四庫全書》體系里的“藝術”
二 雅俗之辨與內外之別
三 聯動的學術網路系統
第三節 源流正變與藝術定性
一 《四庫》藝術子類的流變
二 寬窄藝術的分水嶺
三 經義系統的中間概念
第四節 中西藝術範疇的疊加
一 近代語源追溯的不足
二 “藝術”與“美術”的交雜
三 範疇的並置與疊加
第五節 藝術功能的離析與對接
一 新名詞與舊功能
二 變遷論和分層說的意義
三 新眼光背後的舊旨趣
第六節 中西藝術理念的混雜
一 以美為術的新定位
二 對西方藝術傳統的截取
三 新藝術的舊因緣
四 “藝術”與“美術”的分離
第六章 重塑傳統:類分文學與界別學術
第一節 日譯名詞與文學新類
一 譯名之惑
二 嚴譯何以不敵日譯
三 “文學”的切割與混同
四 寬窄文學及其古今異路
第二節 文章分類與散文的現代轉型
一 散文研究的古今罅隙
二 “文學之文”與“套用之文”
三 游移的標準與矛盾的主張
四 文章分類與文類排序
第三節 文章分類與文學再定位
一 從正宗到闕如的文章命運
二 古代套用文的豐富與精緻
三 日用文章文學性的流失
四 文拒載道與文學的邊緣化
第四節 從詩歌源流看系統改造
一 《詩經》的近代文學改造
二 詩史對接的艱難
三 詩、賦對楚辭的爭奪
四 誰的文學誰的古代
第五節 類目升降與重開格局
一 文類升降及其歷史改塑
二 瓠落的西式文類
三 文類發展的基本敘事結構
四 “四部”格局的改易
第六節 厘定學術及其水土流失
一 研究與創作的分離
二 考據獨大及其對感性的驅逐
三 實踐的歧路與異路
四 理論之惑與語言缺失
第七章 “整理國故”:國學重組與系統切換
第一節 中國文藝如何復興
一 “整理國故”與“文藝復興”
二 晚清國粹派的“古學復興”
三 “新學”反動與“國粹”新意
四 國學新變的形式探索
第二節 “科學方法”與“系統整理”
一 民國學術的承與變
二 胡適的“科學”轉換
三 國故整理方案中的“系統”
四 “整理”與“系統”的膠著
第三節 眾學皆史的學術構架
一 對中學系統的不同判定
二 眾學皆史的“中國文化史”構架
三 史外無學的史學悖論
四 新史學建設的分歧
第四節 專科建設與國學故去
一 科學分工與國學分家
二 胡適的“國學”與“國故”
三 “國故學”與“國學”的糾結
四 不同的國學類分方式
第五節 截斷眾流與繼往開來:國學定位的今與古
一 “中國學術”的反駁
二 國學的古代與現代之爭
三 “國故”與“國故學”的價值反轉
四 國學的異見與反覆
第六節 新知識譜系的中學碎片
一 新知識系統的落成
二 胡適的現代學術追求
三 學術現代化與文化後殖民
四 西學結構里的中國目錄學
第八章 他山之石:知識分類的有限性與相對性
第一節 生物分類里的中西文化思維
一 亞里士多德的西方自然觀
二 陰陽五行體系里的動物分類
三 橫向貫通的中式求同思維
四 自然觀看里的文化特色
五 中國古代生物分類的早熟與連貫
第二節 西方分類學及其發展困境
一 科學分類法與世界知識體系
二 民間知識與專家學術的分離
三 分類學的神學預設
四 漸失邊界的類分對象
第三節 科學的哲學拷問
一 科學方法的破產
二 科學假設從何而來
三 範式更新與科學革命
四 科學標準的相對性
第四節 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分類討論
一 固定知識與固化成見的兩面
二 對原始分類及其思維的開掘
三 驅動知識分類的權力話語
四 社會學領域的知識相對論
第五節 近代學科分類體系的建立
一 科學、學科與大學課程
二 西方近代學科體系的形成
三 中國近代的學科建設歷程
四 我國當前的學科設定
第六節 知識、學術、學科的辨析與反思
一 知識分支里的學術與學科
二 前學科時代的知識分類
三 移動的學術邊界
四 對學科制度的反思
余 論 平行世界與雜交文化
一 線性發展觀與平行世界
二 文化雜交的類型及其陷阱
三 既有格局及其理論的鬆動
四 全球化的地方型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作者簡介
文韜
----------------------------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先秦兩漢文學碩士、中西比較文學博士,2015—2016年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涉及中國思想史、古代文學、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藝術理論與觀念等領域。已出版譯著2部、史料長編1部。在學術核心期刊發表《從“以文存園”到“紙上造園”》《儒家器物觀與中國傳統藝術造型》《雅俗與正變之間的“藝術”範疇》等論文十餘篇。完成國家科研和出版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