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岩嶺

瞿岩嶺

瞿岩嶺,位於浦江縣朱宅新屋南側,距縣城約15公里,以其跨越瞿岩山而得名。

從前自縣城經杭口嶺、杭口坪、大樓、毛竹塢口、枸樹塢翻瞿岩嶺到朱宅,再翻馬嶺,到蘆茨上船,至富春江錢塘江,最終到達杭州。據說過去的縣官,從杭州到浦江來上任,走的便有此道,故此也稱其為官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瞿岩嶺
  • 位置:浦江縣朱宅新屋南側
歷史沿革,人文古蹟,古道現狀,

歷史沿革

瞿岩嶺也是一條千年古道,並且蘊含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傳,三國時,富陽的孫策孫權兄弟起兵,是途徑馬嶺、瞿岩嶺而出兵攻下婺洲。北宋時建德方臘紅巾軍也走這條古道而攻克浦江、諸暨、蕭山等地合圍杭州。朱宅村有人居住生活也在千年以上,而瞿岩嶺便是過去村民與縣城交流的最主要通道。
瞿岩嶺在清朝以前,雖然也稱是外出的“大路”,而實際上是靠眾人用兩隻腳踩踏出來的羊腸小道,路陡難行。嘉慶壬戌1802年,朱宅新屋朱之瑆八十壽辰,子孫打算為其開筵宴、祝大壽,朱之瑆卻力排眾議,堅持不開筵祝壽,把節省下來的資金,於嘉慶癸亥1803年,將瞿岩嶺的險窄之徑,拓寬至十尺,從嶺的左邊,徐峽坑山岩上採集石板,在嶺內和嶺外又悉數鋪上石板台階,以方便行人和病人的救治。他的義舉得到民眾的交口稱讚,嘉慶皇帝恩旨“七葉衍祥”整罪臭習束帛予以族表。

人文古蹟

瞿岩嶺落差四五百米,長近三公里,嶺頭是一個十字交叉口,分別通向朱宅、寺坪、毛白迎束檔竹塢口、塘雪和原高山老村及千年古寺—高山寺。嶺頭建有一個小石塊砌牆的小涼亭,以方便行人息腳和旬嬸凳乘涼。側向朱宅的半嶺,也建有一個三開間的涼亭,人稱土地殿,中間供奉土地爺爺,兩側有坐凳,牆上有人物(八仙)彩繪。殿下約八十米處的嶺邊,有一泓小泉潭,長年不涸。嘉慶年代,朱守公有關“扛缸”的傳說故事便發生在土地殿。1861年,太平軍也是從瞿岩嶺下來,到朱宅燒民房,劫財物。
1920年,朱宅新屋的朱楚幸,也是從這條道走向杭州參加革命,後來又走向武漢、上海、越南河內、非洲多國。1937年8月14日下午,一架日寇飛機侵略中國,轟炸杭州,受傷墜毀於朱宅木費尚,村民在朱宅橫粑田上活捉日寇飛行員,於8月15日從瞿岩嶺押解至縣政府。
1942年5月間,浦江縣城淪陷,國民黨縣政府、縣黨部及所屬部門經此道撤至朱宅啟明居、匯賢居等地,是年8月12日早晨,300餘日寇企圖掃蕩朱宅守軍,中國軍隊殼試巧守瞿岩嶺,殲敵取勝;日寇敗退後,下午又糾集五六百人,反撲朱宅無功而返;是年10月2日午時,日寇又來進犯,在瞿岩嶺頭炮擊朱宅,該村金新苟(女)被炮彈擊中身亡,留下日寇血債。
1949年3月下旬,金蕭支隊戰士,朱宅新屋朱祖海等,在花橋塘波村附近山上被國民黨203師包圍,朱祖海在突圍戰鬥中不幸被捕,在被押解到瞿岩嶺途中,依靠自己的機智勇敢和運氣而脫困。瞿岩嶺是金蕭支隊經常活動的地方,是一革命之地,英雄之地。

古道現狀

瞿岩嶺,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曾是朱宅源民眾與外界交流的最主要通道。隨著1971年桐浦公路的開通殼欠堡,瞿岩嶺的交通作用逐步減少。然而這幾年,瞿岩嶺的許多石板被人挖走,土地殿也已毀損,僅剩石桌和香爐等少量遺物,令人痛心和遺憾。由碑少永於古道長年荒蕪,行人已難通行。
隨著新光村成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靈岩莊園保護開發工程的啟動和茜溪文化休閒產業帶的規劃建設,作為千年古道的瞿岩嶺,必將煥發新的生機,再次服務民眾,發揮光和熱。束求漏
隨著新光村成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靈岩莊園保護開發工程的啟動和茜溪文化休閒產業帶的規劃建設,作為千年古道的瞿岩嶺,必將煥發新的生機,再次服務民眾,發揮光和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