瞀悶

瞀悶

瞀悶,讀音為mào mèn,漢語詞語,意思是目眩暈厥,混亂,中醫病症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瞀悶
  • 拼音:mào mèn
  • 注音: ㄇㄠˋ ㄇㄣˋ
  • 釋義:目眩暈厥,混亂,中醫病症名稱
  •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章阿端》
解釋,出處,

解釋

(1)目眩暈厥。(2)混亂。(3)中醫病症名稱。又名悶瞀。瞀,目眩昏花、眼目不明;催照悶,心煩悶亂。瞀悶,眼目昏花,心煩悶亂。由於心熱(火)上炎或肝氣上逆、肝火上沖所致。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疊罪付·章阿端》:“如是年餘,女忽病瞀悶,懊憹恍惚,如整遷境承見鬼狀。”
清·龔自珍《大誓答問第一》:“不以今文,古文、晚出書三事,截然分明,各還其數,而合併數之,自生瞀悶,歧之中有歧焉。”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火郁之發……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惱,善暴死。”
《素問·玉機真髒論》:“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
王冰註:“悶瞀,肝也。”
吳昆《素問吳注》:“肝之經脈貫膈布肋上,糊探淚連目系而開竅焉,肝家實也。”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二十二》:“悶瞀者,肝脈貫膈,氣逆於中也。瞀,茂、務二音,昏悶也;一曰目不明。”
張志聰棵殃乃《素問集注》:承滲定“瞀,音茂。……瞀,目不明也。肝開竅於目,悶瞀,肝氣實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瞀,音茂。……肝開竅於目,肝受邪,故悶瞀。悶,郁也。瞀,目不明也。”
森立紙拒龍抹之《素問考注》:“案:悶瞀,謂心中悶亂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