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是王慶金等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1月。
該書從系統理論視角,選取眾創空間生態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在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進行類型劃分的基礎上,探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特徵,構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多層次嵌套網路模型,分析子網路協同演化路徑,研究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機制及演化趨勢,並設計治理機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
- 作者:王慶金等
- 類別:管理學著作
- 字數:173千字
- 首版時間:2022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中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進行了現狀調查及類型劃分,在此基礎上,首先探索了不同類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建設的影響因素,剖析了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多層次嵌套超網路模型及子網路協同演化路徑;其次,研究了不同類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多層次嵌套超網路模型及子網路協同演化路徑,探索了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機制及演化趨勢;最後,研究了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治理機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理論基礎及相關概念概述 第三章 國內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現狀調查及類型劃分 第四章 國外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建設經驗分析 第五章 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多層次嵌套超網路模型及子網路協同演化路徑 | 第六章 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機制及演化趨勢 第七章 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進中的治理機制 第八章 典型案例分析 第九章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雙創”推進離不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支持,如何根據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演化路徑發揮其服務作用以實現協同創業,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治理使創業者和產業生態資源實現對接以提升創業成功率,成為學術界和實業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基於此,《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是多主體、多樣化的複雜適應性系統,類似於自然生態系統,由生物物種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構成,各要素在交流和互動中同自身之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根據外部環境對主體行動的正反饋或負反饋來進行調整或改進,最終實現基於內外部各因素耦合的動態平衡。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由不同層次的子網路錯綜互動構成,在不斷進行資源和信息交流的基礎上,各層次的子網路通過動態互動相適應進行協同演化,實現從共存到共生,從共生到共贏的三階段演化。
②不同類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機制可以劃分為政府層面的協同治理機制、服務保障機制、信息對接機制,產業層面的資源聚集機制、產權保障機制、成果轉化機制以及企業層面的開放合作機制、創新激勵機制、項目培育機制。不同類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協同演化趨勢主要可以劃分為四類,一是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核心構成逐漸由單一創新生態向多元創新生態演化,並且形成由創新創業者生態、支撐要素生態、巨觀環境生態構成的全方位立體創新創業體系;二是服務由標準到個性;三是資源由鬆散到集聚;四是運作由政府到市場。
③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治理方面,創客代謝機制與創客生態圈治理機制:一是涵蓋了最佳化創客吸納機制,形成優質的創客生態圈,具體包括了持續完善眾創空間入駐標準和核心流程、推動實施具有吸引力的創客激勵機制、構建協同共生網路,實現互利共贏發展;二是加快創客群落代謝,完善創業項目進入和退出機制,具體包括了暢通項目入駐機制、設計項目退出機制、構建動態創客代謝機制。資源代謝機制與資源生態圈治理機制:一是涵蓋了以資源集聚豐富雙創生態,構建資源生態圈入駐機制,具體包括全方位配置資源,構建創新創業共同體、設立資源遴選評價體系,構建資源生態圈入駐機制;二是涵蓋了全面最佳化資源配置,探討劣勢資源動態退出機制,具體包括依據項目成長生命周期動態最佳化資源配置、建立資源主體考評體系和獎懲機制等方面。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及治理研究》 | 2022年1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9855-8 |
作者簡介
王慶金,山東臨沂人,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島大學商學院院長;主要研究創新創業管理、軍民融合等;主持、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