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真菌共生者
- 拉丁學名:Piriformospora indica
基本信息,實驗作用,實際運用,
基本信息
德國研究人員以共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及擬南芥為材料,對真菌、擬南芥進行單獨培養和共培養,套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分析培養後得到的培養基裡邊的吲哚乙酸(IAA,生長素的一種)、脫落酸(ABA)等激素的含量。結果表明,真菌生長的培養基中IAA的含量接近1.5μM,而不含真菌的對照培養基中其含量只有大約0.1μM。觀察擬南芥的生長情況,可以看出與真菌共生的根明顯較短且分支較多。研究人員由此推測,生長素引發的根系分支提高了植物攝取土壤養分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植物的生長。此外,對擬南芥根系的細胞學觀察得出,真菌在擬南芥根表皮細胞中可形成厚壁孢子或高度分叉的菌絲。 有些真菌和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增強植物的抗逆性;叢枝菌根真菌是一類與高等植物共生的真菌,菌根是土壤中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部,與其形成的菌-根共生體。包括由內囊霉科真菌中多數屬、種形成的叢枝狀菌根(簡稱AM菌根,Arhusclar mycorrhiza)、擔子菌類及少數子囊菌形成的外生菌根、以及與蘭科、杜鵑科植物共生的其他內生菌根和由另一些真菌形成的外-內生菌根等。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是AM菌根真菌,它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真菌,至少可以與200個科的20萬個種以上的植物行共生生活。AM菌根對宿主的有益功能AM菌根侵染到宿主根部形成橢圓形泡囊,還將菌絲伸延到土壤中去,從而擴大了吸收面,幫助宿主吸收磷、鉀、硫、鈣、鋅、鐵、銅等營養元素及水分,使宿主的產量增加和品種提高。最近又發現AM菌根對重金屬的”解毒”功能及其他抗逆作用。
實驗作用
弗蘭克氏菌科 (Frankiaceae)放線菌目的1科。本科放線菌與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並能固定大氣中的氮。已發現15屬約160種植物與這類微生物共生。由於感染部位的刺激,許多變形側枝集結在一起並重複分枝形成不規則球形體,直徑可達幾厘米。根瘤可分為:①榿木型,根瘤上小根短,形成柵狀球團;②楊梅型,根瘤上小根長,大部向上,形成叢根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