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2021年3月20日,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
研究方向
實驗室以中醫濕證為主要切入點,從治療心腦血管病、免疫相關疾病等重大慢病出發,以提高中醫濕證與慢病防治水平為宗旨,探索開展“從濕論治”的體系化研究,主要研發布局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明晰理論內涵與源流。系統梳理中醫濕證的理論源流,構建以指導臨床實踐為導向的濕證理論套用體系;建立中醫濕證主、客觀信息巨觀測量規範;利用系統生物學和大數據分析,闡述中醫濕證人群的共同生物學基礎;制定基於證據的中醫濕證辨識/診斷規範。
二是揭示發病機制與規律。建立中醫濕證的病證結合生物學模型與人群佇列,揭示嶺南特殊潮濕環境條件下濕邪導致重大疑難慢疾病的發病機制與規律;建立病證結合模式生物研究模型,探索“濕邪致病”的現代生物學機制;揭示濕邪侵犯不同病位的易感性機制,分析濕證體質與疾病預後的相關性。
三是進行早期預警與干預。構建中醫濕證與代謝異常(心腦血管方向)相關風險評估指數,探索濕證的特異性臨床特徵及生物學預警指標。評價中醫藥干預對濕證早期防治的效果,開發早期預警和預防的相關產品。
四是開展臨床轉化與治療。系統闡述從濕論治心腦腎血管病、免疫相關疾病等重大慢病的臨床療效和有效方藥的效應機制;開發新藥及相關產品,促進相關成果的臨床轉化;提高濕證相關慢病人群健康水平。
科研條件
該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首箇中醫類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廣州中醫藥大學建設,聚焦中醫濕證理論源流與內涵、發病機制與規律、早期預警與干預、臨床轉化與治療等4個研究方向,圍繞中醫濕證與主要慢性病防治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和共性關鍵技術,開展系統、規範、深入的全鏈條研究,所形成的理論方法、技術體系等,將有望為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提供科技支撐。
實驗室建設進展順利,實驗大樓面積達1.6萬m,擁有獨立集中的物理空間,配備有近2億元的科研設備,能夠為開展各類科研活動提供基本保障。
科研成果
自實驗室成立以來,通過研究人員的潛心研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和獎勵,包括發表高水平論文72篇,獲得授權專利12件,立項標準7項(含國家標準3項),頒布標準6項(含國家標準1項),取得軟體著作權3項,各級成果獎勵4項,榮獲科技部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交叉創新團隊和傳承創新團隊各1個。實驗室許多研究成果已運用到臨床和實際操作中,如中醫臨床結局評價研究團隊牽頭制定的《中醫濕證評估量表》、中醫證候研究團隊牽頭制定的《濕證診斷標準》(V2.0)等,為實現對患者濕證症狀的早期識別和預警提供共性診斷標準和判斷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實驗室依託單位廣東省中醫院先後派出192人次組成醫療隊奔赴國內湖北、上海等省市及馬來西亞等國家地區開展疫情防控救治、科研攻關工作。實驗室專家作為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成員、世界衛生組織考察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成員,開展醫療救治和科研攻關雙線作戰,組織醫療隊開展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可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實驗室共獲得科技部疫情應急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項、課題3項和省級以上新冠疫情相關課題6項,獲得資助總經費2000多萬元;獲專利5件,PCT專利1項。牽頭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展首個抗疫中藥新藥化濕敗毒顆粒III期臨床研究,開發的扶正解毒顆粒治療重型新冠肺炎獲廣東省抗疫重大成果,並進入國家新藥審批綠色通道;出版全國首部中醫藥抗疫相關學術專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醫案精選》。
人才培養
實驗室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的方針,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求和特色的人才培養、引進、競爭和激勵機制,打造了一支長期紮根實驗與臨床研究的多學科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人才隊伍。
一是深化產學研合作,引進培養大量優秀科研人才。推動實驗室科研平台開放共享,接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等單位科研進修人員、實習學生數百人,為實驗室輸送了大批科研中堅力量。未來還將持續加深與高水平科研院所的人才互通和資源共享,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二是完善科研創新激勵機制,促進青年科研人才快速成長。為鼓勵實驗室人員及團隊不斷創新,積極投身於實驗室建設當中,實驗室設立年度“優秀課題組”“優秀青年人才”“最佳秘書”“最佳助理”“最佳技術支持”“甘於奉獻獎”等獎項。同時,為提高青年人才科研熱情,專門設立優秀青年人才項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員通過科研項目提升研究水平,獲得更高科技榮譽。實驗室已建立了一支以院士為引領的高水平專家團隊,包括院士1名、國醫大師3名、全國名中醫3人、岐黃學者5名、青年岐黃學者2名、長江學者1名、省名中醫40餘名。
三是推進實驗室管理制度建設,最佳化人才成長環境。為保障實驗室日常運作和各項研究工作順利開展,在組織運營和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實驗室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實現人事、財務、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行政管理等部門許可權的相對獨立,並制定發布詳細規劃和權責分配以及相關管理等指導檔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可冀擔任主任,
張伯禮院士、
黃璐琦院士、
劉良院士擔任副主任,全面指導實驗室建設。實驗室下設共性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平台和4個研究方向項目組,每個方向設有負責人、秘書和科研助理,為促進實驗室科研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制度和人才保障。
機構領導
院士
陳可冀受聘擔任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院士張伯禮、黃璐琦、劉良受聘擔任委員會副主任,院士姚新生、陳凱先、陳香美、侯凡凡、王琦以及國醫大師路志正、禤國維、周岱翰等受聘擔任委員。
實驗室主任由岐黃學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
陳達燦教授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