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省科技廳關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及整改情況的公示
- 性質:公示
- 地點:山西
- 內容: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及整改
根據《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精神,6月9日省政府(2014)48次常務會議剛結束,我廳馬上落實,召開了廳長辦公會,成立了由廳長任組長的督查工作機構,連夜印發了《關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實施方案》(晉科辦[2014]57號),第一時間向各市科技局和各處室布置督查事項。對照2013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國務院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和省政府《政府工作報告》分解我廳的四項重點任務,進行了全面梳理總結。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去年(2013年)下半年到今年(2014年)初,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科技廳組織起草,省委、省政府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西行動計畫》、《山西省低碳創新行動計畫》、《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總體方案》和《圍繞煤炭產業清潔、安全、低碳、高效發展擬重點安排的科技攻關項目指南》等五個重要檔案。在全國各省、市中,第一家完成省域科技創新行動頂層設計。
圍繞創新驅動、低碳發展,省委、省政府年初召開了“轉型攻堅、創新驅動、項目見效”三會合一的全省大會,成立了李小鵬省長任組長的創新驅動和低碳發展領導組,第一次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高新技術企業銷售額占規模以上企業銷售額比重、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等三個指標全部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任務,組織開展了政策培訓和媒體宣傳活動。省科技廳在沒有先例和“版本”的情況下,把凝練產業創新鏈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總抓手,組織省內外300多位專家編制了煤層氣、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煤機裝備、煤礦安全、新材料、軌道交通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食品、醫藥和富碳農業等15條產業創新鏈,配套制定了《山西省煤基產業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管理辦法》。繪製了產業創新路徑圖,建起了年度重大攻關項目庫,分析找到了有關產業科技創新的制約因素和攻關方向,明確了創新的任務書和時間表。
為保證任務的落實,廳黨組專題研究,動員布置,實施了目標責任考核動態管理。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落實體系。
二、政策落實情況
(一)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1、建立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建設的體制機制。《山西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第一次明確規定,省級部門設立的研究開發類和科技創新類計畫項目80%必須由企業牽頭承擔。上半年我廳又起草了《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管理辦法》。
2、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了企業聯合研究基金。由我廳出資100萬元,晉煤集團出資900萬元共同設立了煤層氣產業聯合研究基金。我廳出資300萬元,振東製藥出資1500萬元共同設立了中醫藥產業創新振東基金。目前正研究制定《關於鼓勵和發展聯合基金的實施意見》。積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政策,2013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收17億元。
3、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會同省財政廳開展了科技型小微企業確認工作,正在為25家企業撥付政策支持資金.組織申報了2014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引導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共推薦119項科技創新項目,27項科技服務項目,2項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項目。同時,新認定了山西省智慧型計算工程技術中心等5家工程技術中心,批准建設了金屬材料成型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等16家省級重點實驗室。
4、培育創新聯盟。2013年,組建了山西省煤機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山西省新能源鋰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8家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4年,依託山西科技創新城落實了44個煤基、低碳方面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依託產業創新鏈建設將新建立2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總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數量達到原來的8倍,而且聯盟的科技攻關能力明顯提高。
(二)人才發展機制不斷完善,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
1、完善了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明確規定,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事業、企業科技人員可3年內保留期其原有的身份和職稱,創辦、領辦或合辦科技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科研人員可相互兼職兼薪。大學生可保留學籍參與創業。科技人員成果作價出資入股最高占註冊資本的70%。
2、按照《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聯合財政廳起草了《山西省省級財政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其中進一步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繫的分配激勵機制,得到了科技人員的歡迎。
3、建立新的人才團隊培育機制。把創新團隊培育建設獨立設為省級專項計畫,團隊優先成為產業創新鏈重大專項任務承擔單位,並提高了創新團隊和人才的支持力度。2013年,已立項建設了50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資助經費1000萬元,在創新創業中展示了良好的團隊效應。2014年,山西科技創新城落實引進44個科技創新團隊。隨著產業創新鏈建設,新建立53個科技創新團隊。創新型團隊總數達到147個,是2013年的3倍。
4、我廳積極向國家推薦中北大學的劉亞青等20名同志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薦山西盛華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高勁松等9名同志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5、大力引進高端人才。2013年引進“百人計畫”16人。2014年,山西科技創新城意向引進院士20名,國家級人才88名。
(三)政府科技投入實現翻番,兩大高端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建設順利推進,科技重大專項有效實施
1、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省本級財政科技研發資金4.2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2.93%。全省R&D經費投入總額132.3 億元,比上年增長16.7%。
2014年,結合產業創新鏈重大專項的實施,省政府常務會決定新設立重大科技攻關專項資金和低碳創新專項資金,決定新增省本級財政科技投入5億元。預計財政科技研發資金將是歷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第一次實現翻番。
省委省政府準備安排資金100億元用於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目前已經到位24億元。通過金融平台運作,預期融資達到300億元。
2、建設山西產業創新的最大研發平台和資源共享基地。為了使產業創新鏈的布局和建設建立在雄厚的科技資源基礎上,2013年,省委、省政府下大決心,舉全省之力啟動了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目前進展順利。
規劃編制方面,完成了“主體區概念性總體規劃”,並在北京通過了專家評審。正在按照6月下旬匯報成果、7月底全面完成的要求,抓緊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壓茬式”推進先期15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高端煤基低碳研發機構引進方面。已遴選出清華大學、中科院等擬入駐的高端煤基、低碳研發機構44家,預計可引入科研人員1.7萬餘人,對接國家級創新平台26個。科技資源服務、科技創業孵化和科技金融服務等“三大公共科技服務平台”規劃研究和概念性建築方案設計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起草完成了28項政策制度,涵蓋高端人才引進培養、科技金融產業結合、產學研聯盟構建、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科技資源共享聯盟等諸多方面,正在按程式報批、審定。
可以預期的是,一個山西的科技特區、人才特區,中國的煤基科技及產業創新高地,世界煤基科技成果和項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將為全省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發揮出顯著的龍頭帶動作用。
3、建設更高層次的低碳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按省政府安排,積極籌備中國(山西)國際低碳發展高峰論壇,打造成為面向世界的高層次交流平台,樹立重要的低碳創新發展成果展示視窗。目前,制定了《中國(山西)國際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籌辦方案》,註冊了網站域名。組織召開了“中國(山西)國際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動員會,部署了論壇籌備事項。論壇主會場考察,諾獎獲得者邀請等均在有序推進。
4、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有效地提升我省重點產業創新水平。2013年下半年以來,我廳在低碳與循環經濟、電子信息領域等繼續組織了39個科技重大專項的增補項目,目前正在按照計畫任務書開展研究。
正在對創新鏈項目進行凝鍊,並準備對凝鍊出的項目公開招標。預計項目研發總投入60多億元,可實現新增產值1513.8億元,減排二氧化碳5.6億噸。建成各類研發機構65個,示範工程或示範基地66個。“大型低熱值煤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研製開發”、“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IGCC)研究與示範”、“氣化焦及其氣化技術與工程示範”、、“適合山西高灰熔點及低質煤大規模粉煤氣化技術研發與工業示範”、“煤炭乾餾-循環流化床氣化多聯產技術開發”等一批項目的實施,將會把我省煤基低碳產業水平提高到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水平,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做出有力度的貢獻。
(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省經信委提供)
1、堅持“典型引路、行業示範”,將培育兩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作為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手段。研究制定了《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2、開展了“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的認定工作,優選了31戶兩化深度融合試點和示範企業。其中,太鋼,陽煤、焦煤3戶企業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
3、組織開展了中小企業網路宣傳推廣活動。2013年,會同百度公司,利用百度搜尋行銷服務平台,推動我省中小微企業開拓市場和信息化建設。
4、在商務模式創新方面,組織開展了我省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申報與創建工作。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煤炭電子交易平台建設項目”、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的“煤炭物流信息化平台暨電子商務項目”、“呂梁孝龍煤炭綜合物流園區信息化工程”、山西貢天下商貿有限公司的“貢天下山西特產網手札網機場項目”等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
(五)聚焦科技惠民,著力加大民生科技工作力度
1、圍繞產業創新鏈的建設,我廳逐步提高科技惠民項目的比例。2014年在生態修復劑生態產業構建、低碳節能城市建築、秸稈綜合利用等領域繼續安排5項惠民項目,投入引導資金560萬元,帶動總投資3750萬元。
2、出台了《山西省科技惠民計畫管理辦法》。2013年在全國率先設立了省級科技惠民計畫。
3、實施“百千萬”科技富民強縣工程。面向全省農村和廣大人民民眾,組織標桿項目150項,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70個,培育鄉土人才1500人,發展農業成果示範戶12000戶,示範戶人均收入超11200元。
4、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廳領導班子成員全部進村入戶,對包扶點汾西縣進行產業扶貧,促進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包點村人均純收入由5年前的2006元提高到的5512元。汾西肉雞養殖成為重點產業,食用菌栽培形成體系,萬畝玉露香梨園已種植1200畝,帶動扶持對象戶均增收3.2萬元。
去年(2013年)下半年以來,通過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尤其是今年(2014年)上半年通過產業創新鏈的建設,省科技廳呈現出兩方面可喜的變化。一是通過編制產業創新鏈的頂層設計,科技廳幹部熟悉了全省產業及技術狀況,實實在在鍛鍊了隊伍,為組織和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奠定了基礎。二是通過編制產業創新鏈這項工作,也成為了科技廳作風、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全廳各處總動員,精誠團結合作,凝聚力戰鬥力顯著提高。在服務方式上,由過去的專家找科技廳,變成現在的科技廳主動找專家。過去企業、科研人員向省科技廳自發申報項目,現在是省科技廳根據產業創新鏈,立足全省需求凝練項目、發布項目,擇優選擇承擔單位和承擔人,頂層設計與基層需要有效結合在一起,徹底避免了項目的重複申報、立項和小而散的資金撒胡椒麵現象。真正形成合力,全省一盤棋。
三、下一步打算
1、把凝練產業創新鏈作為我省一項制度安排。省政府明確把產業創新鏈的部署作為一項制度安排。今後每年拿出1個月的時間,根據企業的創新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對創新鏈版本進行升級。並作為全省科技創新的指南編制和部門合作推進產業創新的依據。
2、提升產業創新鏈的管理水平,配套科技管理機制的改革。目前我廳產業創新鏈管理以業務處為主,誰設計誰實施。與處室的管理職能不完全吻合。需要在產業創新鏈形成、項目組織方面,建立一個專門職能機構,整體協調推進產業創新鏈的建設。
總之,我們以本次督查為新的起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不折不扣地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為我省創新驅動、低碳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