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縣明祖陵中學

盱眙縣明祖陵中學

盱眙縣明祖陵中學在日出斗金的洪澤湖畔,風光秀麗的淮河之濱,聞名遐邇的明祖陵旁坐落著一所美麗的農村初級中學——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明祖陵中學。長期以來明祖陵中學始終堅持“重質量、求發展、創特色、上品位”的辦學理念,走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之路,團結拼搏,求實創新在短短的幾年內,校容校貌,校風教風發生了質的飛躍,辦學水平、辦學條件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

學校占地面積387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16平方米,擁有31個教學班,1800餘名學生。學校建有標準400米跑道運動場,一流的圖書室,一流的實驗室,高配置的微機房。過硬的辦學條件,優美的育人環境,突出的教學實績,鮮明的辦學特色使我校成為全縣初級中學的亮點,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盱眙縣明祖陵中學
  • 簡稱:明祖陵中學
  • 創辦時間:1990年4月
  • 主要獎項:江蘇省現代化示範國中、江蘇省綠色學校、
  • 類別:中學
  • 現任校長:倪仕生
  • 所屬地區江蘇
發展歷史,簡介,補充閱讀,

發展歷史

明祖陵初級中學的前身系盱眙縣管鎮鄉仁和聯中。1989年元月行政區域調整,原管鎮鄉龔莊村等10個自然村劃歸仁集鄉。1990年4月,盱眙縣仁集初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為鄉鎮一所獨立的初級中學。2001年9月仁集鄉拆鄉設鎮為明祖陵鎮,仁集初級中學隨之更名為盱眙縣明祖陵初級中學。2000年5月創建省示範國中,投入資金5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2001年6月順利通過驗收,並由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淮安市首家“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
盱眙縣明祖陵中學
明祖陵中學獲體衛藝工作先進集體獎
20年來,明祖陵初級中學從發展到壯大,從壯大走向輝煌。1990年剛建校時,僅有36間磚瓦結構的普通校舍,兩條砂石路貫穿著占地面積僅14670平方米的校園。在校學生不足300名,教職工18人,是一所初一到初三年級雙軌制的初級中學。奮進中的明祖陵中學發展迅猛,成就矚目。目前校園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495平方米,學校現有21個教學班、在校生858人、專任教師100人。學校基礎設施完善,建有寬敞軒峻的教學大樓2幢、學生公寓2幢、寬敞整潔管理規範的學生餐廳1幢,擁有2個多媒體會議室、5個多媒體教室、1個專業美術室、1個專業音樂室,還有設備齊全的各類實驗室和藏書五萬多冊的圖書室,更有宏大巍立催人奮進的書雕和即將修建的氣派壯美的塑膠田徑場!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治學嚴謹、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的質量方針,在學校管理、創建、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簡介

盱眙縣明祖陵中學在日出斗金的洪澤湖畔,風光秀麗的淮河之濱,聞名遐邇的明祖陵旁坐落著一所美麗的農村初級中學——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明祖陵中學。長期以來明祖陵中學始終堅持“重質量、求發展、創特色、上品位”的辦學理念,走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之路,團結拼搏,求實創新在短短的幾年內,校容校貌,校風教風發生了質的飛躍,辦學水平、辦學條件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
盱眙縣明祖陵中學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387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16平方米,擁有31個教學班,1800餘名學生。學校建有標準400米跑道運動場,一流的圖書室,一流的實驗室,高配置的微機房。過硬的辦學條件,優美的育人環境,突出的教學實績,鮮明的辦學特色使我校成為全縣初級中學的亮點,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
幾年來,我校立足以人為本、重在人文素養、謀求制度創新、堅持超前發展。相繼被授於“省示範國中”“省德育先進校”“省優秀家長學校”“省綠色學校”“市模範學校”“市素質教育先進校”、“淮安市裝備視窗校”等光榮稱號。去年在全縣教育目標考核及中考教學質量評比中均榮獲一等獎。我校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刊《春芽》遍及省內外,刊載作品被各級各類刊物轉載,春芽文學社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春芽之聲廣播站多次受到市縣領導的肯定。
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發展現實,目前我校正以改革為動力,以創建為抓手,靠管理出成效,以環境樹形象,向現代化要品位。振奮精神、昂首闊步為實現一流的師資隊伍、全新的辦學理念、多元的辦學模式、先進的信息網路、科學的管理機制、知名的特色品牌的三年辦學目標而努力。

補充閱讀

為強力推進新課程改革,舉全校之力,全力打造和完善“114”工程。“114”工程即一個模式、一個論壇、四個中心。它將成為體現我校推行素質教育,彰顯辦學特色的具體載體。
1、一個模式即“學導練”六步教學模式。
第一步:學習目標。目標的設定必須具有可操作性,要求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用簡明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要讓學生一看就知本節課學習的方向。第二步:自主、合作、導學。要求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出若干個活動內容(即導學案)以便課堂上各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每個活動內容可以是問題,也可以是具體的題目。所有的活動內容既是學生課前預習自學的載體,(學生預習必須在課前收批)也是課堂上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相互展示的內容。第三步:小組合作總結展示。各小組要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競賽性展示。第四步:當堂測試。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達標題,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中下等學生。題型和題量以十分鐘為宜。第五步:鞏固拓展延伸。教師要明確要求學生在課後把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並明確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後習題。第六步:反思提升。這一環節對教師而言,就是要在課後寫出本節課導學情況以及改進辦法;對於學生而言就是要在課後反思本小組在小組合作學習和展示中的表現及收穫,組長寫出下堂合作學習的改進措施並對組員提出明確要求。
徹底顛覆傳統課堂,全力推進新課改,真正實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變“教堂”為“學堂”,變“教學”為“導學”,實現自主、合作學習。
2、一個論壇即班主任論壇。
做好班主任論壇的全程設計。(1)加強理論學習,拓寬班主任工作的視野。主要做法:請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院的專家繼續定期為我校班主任開設講座;請市、縣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一線專家和班主任介紹經驗和做法;定期收看全國優秀班主任工作管理經驗的碟片;(2)加強校內班主任之間的定期交流。每次活動給擔子、定主題,談困惑、談收穫。每次活動必須解決一個具體問題。(3)加強制度建設,規範班主任工作行為。加大論壇活動的次數,原則上每周一次。制定出《明祖陵中學班主任一日十必做》、《明祖陵中學班主任考核辦法》的具體要求,從制度上指導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4)加強班主任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根據以上的具體做法,結合我校師生的具體實際,逐步探索和總結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規律,儘快開發出符合我校實際的《班主任工作校本課程》。
3、 四個中心即文化中心、藝術中心、信息中心和體育中心。
文化中心: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本質,培養人文精神,提高綜合素質。主要做法:
(1)成立“春芽之聲”廣播站。通過每天定期直播,培養特色主持人;通過“校園新聞”、“心靈之聲”、“知識天地”、“點歌台”等欄目,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2)建立春芽文學社,繼續辦好《春芽》社刊。我們以文學社和校刊為載體,以“學會做人、學會作文”為宗旨,定期活動,培養寫作特長,爭取把我校的學生培養成人人會寫作,個個有特長的體現明祖陵中學特色的教育陣地。
(3)開展讀書活動,培養文學素養。我們將集全校之力,選編必讀篇目,開展讀書競賽活動,擴大學生閱讀量,做到每月一評比,每月一總結,以此促進我校全體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4)做實做強大明文化,培養特色導遊。我們將把“一品梅”論壇中我校的交流的材料《傳承大明文化 建設特色校園》各項構想逐步落實,同時立足景區,培養特色學生和特色導遊。
(5)傾力打造文化校園。結合德育主題月活動,不斷打造文化校園、人文校園。
(6)強化教育宣傳和文化外宣工作機制。制定《明祖陵中學宣傳獎勵辦法》,調動全體師生宣傳工作積極性。
(7)辦好家長學校。選編家長學校教材,定期對家長進行培訓;定期召開家長會,通報學校辦學情況;每學期對優秀家長進行表彰,激發家、校合作教育機制。
(8)進一步開發公民綜合實踐課,不斷提高學生綜合技能;不斷開發適合我校實踐的校本課程。
(9)把以上文化中心的各種做法編輯成冊,形成我校文化中心校本課程。
藝術中心:(教導處和政教處共同負責實施)主要做法:
(1)上好音樂、美術等藝術課,對每學期的培養目標進行具體設定。
(2)開展特色項目建設。組建美術、樂器、舞蹈、主持、歌唱等特長小組,組建學校合唱隊,制定計畫,每周利用課外活動定時訓練。要求全校所有班級每周“同唱一首歌活動”做好學期統籌安排。每天利用上、下午預備到上課時間進行全校性同唱。
(3)定期舉辦主持人大賽,定期舉行全校性才藝展演,每年舉辦一次藝術節。
(4)要把樂器(特別是古箏)、舞蹈、合唱等小組打造成藝術特色校。
(5)把所有的活動編輯成冊,形成我校藝術校本課程。
信息中心:(教導處分管電教主任負責實施)主要做法:
(1)確實上好每堂課。
(2)制定對老師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備課、上課的培訓計畫,制定對特長學生進行培訓準備參賽的輔導計畫,每個計畫編成符合我校實際的校本課程。
(3)建成明祖陵中學網站、春芽文學社網站,教會老師、學生利用網站進行部落格、交流的方法,共享信息資源
(4)購置必要的電教設備及教學軟體,儘量把全校的教室都建成多媒體教室。
體育中心:(教導處負責體衛主任負責實施)主要做法:
(1)制定好學期體育課工作計畫嚴格實施,堅決杜絕上課隨意性現象。
(2)做好學生體育鍛鍊,加強陽光體育工作,抓好學生每日“兩操一活動”工作。
(3)爭創體育項目特色。做好田徑、桌球、籃球傳統體育特色,推廣全校性太極操活動,並形成我校新的體育特色項目。
(4)加大課餘體育訓練力度,積極備戰各級各類體育競賽,勇奪各類競賽獎項。
(5)每年舉辦一次綜合性運動會,春季單項田徑運動會和秋季廣播操比賽。
(6)各項工作編輯成冊,形成我校《體育工作規範》,逐步形成校本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