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天

盜天

《盜天》是2008年5月1日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川。

基本介紹

  • 書名:盜天
  • 作者:福川
  • ISBN:21083637
  • 頁數:全二冊
  •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5-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紙 張:膠版紙
哲學,內容簡介,目錄,

哲學

《列子·天瑞》中記載了一則寓言:“盜天而無殃。”齊之國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貧;自宋之齊,請其術。國氏告之曰:“吾善為盜。始吾為盜也,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攘①。自此以往,施及州閭②。”向氏大喜。喻其為盜之言③,而不喻其為盜之道,遂逾垣鑿室④,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時,以贓獲罪,沒其先居之財⑤。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⑥,往而怨之。國氏曰:“若為盜若何⑦?”向氏言其狀。國氏曰:“嘻⑧!若失為盜之道至此乎?今將告若矣。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築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夫禾稼、土木、禽獸、魚鱉,皆天之所生,豈吾之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寶,谷帛財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若盜之而獲罪,孰怨哉⑨?”向氏大惑,以為國氏之重罔己也⑩,過東郭先生問焉(11)。東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盜乎(12)?盜陰陽之和以成若生,載若形;況外物而非盜哉?誠然,天地萬物不相離也,仍而有之(13),皆惑也。國氏之盜,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盜,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盜也;亡公私者,亦盜也。公公私私(14),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為盜耶?孰為不盜耶?”
【注釋】
①穰——一本作“壤”,誤。穰,莊稼豐熟。 ②閭——里巷。《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鄭玄注引鄭司農:“二十五家為閭。” ③喻——了解。 ④逾垣——逾,即逾,越過。垣,牆。 ⑤居——積蓄。俞樾:“居猶畜也,謂其先所蓄之財也。《論語·公冶長篇》:‘臧文仲居蔡。’皇侃《義疏》曰:“居猶蓄也。’是其義。” ⑥謬——錢繹:“謬,詐也。” ⑦若為盜若何——前一“若”字,你。 ⑧嘻——《釋文》:“嘻,哀痛之聲。” ⑨孰怨——孰,誰。孰怨,猶怨誰。 ⑩罔——欺騙。《漢書·王嘉傳》:“臣驕侵罔。”師古:“罔,謂誣蔽也。” (11)過——一本作“遇”。 (12)庸——豈,難道。 (13)仞——通“認”。 (14)公公私私——公其公,私其私。前一個“公”、“私”為動詞。
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文,就這樣的:
齊國的國氏非常富有,宋國的向氏非常貧窮。向氏從宋國到齊國,向國氏請教致富的方法。國氏告訴他說:“我善於偷盜。我開始偷盜時,一年就夠自用,二年便很富足,三年就家資豐收了。從此以後,我還施捨州里鄉親。”向氏聽了非常高興。但他只理解了國氏偷盜的話,卻沒有了解國氏偷盜的方法。於是跳牆打洞,凡是手摸到的,眼睛看到的,沒有一件不探取。沒過多久,便以盜竊來的贓物而被問罪,並被沒收了先前積蓄的財產。向氏認為國氏欺騙了自己,便去埋怨國氏。國氏問:“你是怎樣偷盜的?”向氏敘述了他偷盜的情況。國氏說:“唉!你偷盜的方法竟然錯到了這種程度!現在來告訴你吧。我聽說天有季節性,地有利人處。我偷盜天的季節和地的利益,如雲雨的滋潤,山澤的特產,都用來生育我的禾苗,繁殖我的莊稼,夯築我的圍牆,建造我的房屋。在陸地上偷盜禽獸,在水泊中偷盜魚鱉,沒有不偷盜的。這些禾苗、莊稼、土地、樹木、禽獸、魚鱉,都是天生出來的,難道是我所有的?然而我偷盜天的東西卻沒有災殃。至於金玉珍寶、谷布財物,是別人所積聚,哪裡是天給你的呢?你偷盜它們而被問罪,能怨誰呢?”向氏十分迷惑,以為國氏又在欺騙自己了,於是到東郭先生那裡去請教。東郭先生說:“你全身的東西難道不都是偷盜來的嗎?偷盜陰陽中和之氣來成就你的生命,充塞你的形體,又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不是偷盜來的呢?誠然,天地和萬物都是不能完全分開的,把它們認作己有,都是糊塗的。國氏的偷盜,是公道,所以沒有災殃;你的偷盜,是私心,所以被問罪。其實,分別公私也是偷盜,不分別公私也是偷盜。但把公共的東西視為公共所有,把私人的東西視為私人所有,這是天地的德行。了解天地德行的人,誰是偷盜者呢?誰又不是偷盜者呢?”
讀這則故事,我們會得到什麼呢?
人類生活所的一切,皆來自於自然。古典政治經濟學中有一句話說:“土地是財富之母”。用列子的話說就是,我們的所用都“盜”取於自然。故事藉助國氏,告訴我們:取自自然,利用自然,而不傷及自然。故事的結尾說:“知天地之德者,孰為盜耶?孰為不盜耶?”漢語中的德,其中一意就是規律;知天地之德,就是認識自然的規律。認識自然的規律,順應自然的變化,憑藉人的智力而從中獲取需要的東西。而進一步,認識並掌握自然的變化,並不意味著要主宰自然,掠奪自然,從而導致人與自然的緊張對立。那種涸澤而漁是不足取的。向氏之所以是錯的,就在於其誤解了“盜”,而忘記了“盜亦有道”。人應領悟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
無獨有偶。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有過關於技術的思考,他倡導人詩意的棲息。海德格爾認為,技術在本質上是一種解蔽方式,然而現代技術只是一味地向自然蠻橫索取,這種思維方式發展的結果是人最終也變異為一種“人力資源”。在海德格爾的視閾里,這種蠻橫所取的技術觀是背離了技術的本質的。他舉風車為例:古代的風車儘管利用風能,但始終聽任風的吹轉,並不開發氣流中的能量加以儲存。風車有風則轉,無風則止,其轉動完全順應了自然。風車作為一種技術,沒有對風(自然)提出蠻橫的要求,得到動能,也沒有對風造成掠奪。海氏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與列子是相通的。
現代技術總是力圖挑戰自然,逼迫著事物的發展脫離其自然的軌跡而進入非自然的狀態。“人為萬物主宰”的觀念發展到極致,現代技術也日益精緻,我們在其技術的幫助下毫無節制地侵吞和掠奪。我記得馬克思曾說過:“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畫,只能帶來災難。”馬克思的木管是深邃的,他洞悉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今天的自然已經惡化。於是,我們看到自然的“報復”——環境的惡化,物候變化的不常;我們的物質生活豐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質量並不是同步增長。 面對人所處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人們已經開始在焦慮著。
列子盜亦有道德思想依舊有著時代的價值。我們不能離開對自然的利用,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所需的物質與能量依賴於自然;但是我們不能真的成為“強盜”,利用自然的同時,我們應呵護自然。或許今天的我們應當在認識到任的主動能動性的同時,自覺地節制我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在這一點上,提倡禁慾還是必要的。
我們人類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與自然和諧的相處,才能真正地確保人類自身的繁衍發展。我很欣慰的是,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和諧發展的理念正在拓展。

內容簡介

《盜天 上》
穆春江,北京第一批的哥,八旗子弟後代,有些玩世不恭,卻不乏俠骨柔腸。因祖上傳承下來的一對“四棱獅子頭”而涉足收藏界,對文物古玩頗有心得。
吳俊,廣東一服裝廠老闆,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早年以偷盜為生,位居偷盜界南派“殿前校都”,為人心思縝密、頭腦靈活、精於算計。
吳俊出差,結識穆春江,二人相見恨晚,只因志趣相投:厭惡平庸,渴望刺激。為了將穆家祖傳的“四棱獅子頭?文玩核桃賣出高價,穆、吳二人開始了一番歷險,砍伐涿鹿的“千年樹精”,力戰岩洞中的巨蟒,意外獲得“純鈞”寶劍,發現古老神秘的文字……
穆、吳二人高價賣出寶劍,卻發現買主竟然來自日本領事館,文物不能流失海外,領事館又戒備森嚴,穆、吳二人如何設計拿回寶劍?《論字解密》講述的軍事密語和山洞中的神秘文字有何關聯?廣安門外的長平公主墓會有什麼隱秘?
本套叢書還包括:《盜天 下》
盜天,典出《列子·天瑞》,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列子所提出的一個的哲學命題。另有作家福川所做的小說。

目錄

《盜天 上》
引子
第一章 正紅旗下的獅子頭
第二章 生意經
第三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
第四章 從三萬到三十萬
第五章 計謀
第六章 千年樹精
第七章 行動
第八章 梵文
第九章 巨蟒
第十章 七兩為參、八兩為寶
第十一章 掉包計
第十二章 南派殿前校都
第十三章 狸貓換太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