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叢林/紫丁香唯美書系

盛開的叢林/紫丁香唯美書系

《盛開的叢林》為散文集。《盛開的叢林》由十篇文章組成,內容包括:寬窄巷子被損傷的舊時光、柒柒捌捌、沒有旗袍的年代、心事成荷、紙窗上的日子、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等。作者枯荷以一個個尋常的文字,描寫生活中的千姿百態,使讀者能體會到別樣的優雅人生。

基本介紹

  • 書名:盛開的叢林/紫丁香唯美書系
  • 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
  • 頁數:178頁
  • 開本:16
  • 作者:枯荷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她是一個從民國的優雅名媛中走到現實來的女子。她的文字有著不讓前賢的清絕與驚艷。有人能學得去她那份明媚,可怎么也學不去那字里行問的從容嫻雅;有人能學得去她那份精緻,卻怎么也學不去那輕吟低唱時的冷峻孤傲。
《盛開的叢林》作者枯荷以一個個尋常的文字,描寫生活中的千姿百態,使讀者能體會到別樣的優雅人生。

作者簡介

枯荷:70年代初期出生在四川成都,在北京成長生活了近三十年。一個行走在文字之間的女性,以散文著稱。在《南方都市報》《新快報》《散文選刊》《出版人》等各類報紙刊物發表文章數百篇,是《半島晨報》的專欄作家,北美文心社理事。其散文詩《心事成荷》被廣為轉載流傳,《沒有旗袍的年代》《夢回烏鎮》《夜的鳳凰》等散文更獲得了無數讀者喜愛。有人文隨筆《林徽因:三個男子成就的美麗》《陸小曼:被誤讀的絕世紅顏》《張愛玲:那朵塵埃里開出的花朵》等。她的文筆清逸俊雅,風格唯美,有極深的文學素養和深刻的剖析能力,思想深邃而有極強的感染力。

圖書目錄

第一輯 物是
寬窄巷子被損傷的舊時光
柒柒捌捌
夜的鳳凰
如是山房
西湖尋夢
夢回烏鎮
南潯雨夢
西塘一夢
蘇州印象
走過歷史的墓場
淺水灣訪蕭紅不遇
盛開的叢林
泰姬陵(Taj Mahal)詠嘆
西藏碎片
第二輯 淺吟
沒有旗袍的年代
心事成荷
春天之外
欲隨桃花去
雨中拾句
春思
黃土·江南
春江花月夜
池花影落
一場花事
且吟且泣
文字里的愛情
愛之三韻
第三輯 輕描
紙窗上的日子
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
三寸金蓮
墳墓
感恩之心
聽濤聽海聽花開的聲音
你可曾聽過雨
茶事
芙蓉故里
紫桐花兒落
端午節里的漫想
我們的那個純真年代
回憶的花
月光寶盒
記憶的風景
光陰的故事
第四輯 淡寫
看歲月的河流
亂彈女子無才便是德
文人多偽情
愛情的斷想
幸福隨感
生命的趕路人
一見鐘情你信嗎
李莫愁:痴情謬托
牡丹亭:驚夢四百年
流金歲月之《勇敢的心》
竊聽風暴:那一點點善良

文摘

寬窄巷子被損傷的舊時光
成都的天空是青灰的,像一個鬱鬱寡歡的老人,沉悶而了無生氣。如果下著雨,在這樣的冬天走在街道上,人的心情都成灰了。
潔塵說成都的冬天“晦暗如墨”,抑鬱症像花一樣在這座城市到處開放。
有三十年沒有看到成都的冬天,我幾乎都忘記了她這般那般的不好,只記得幼年的記憶里,冬天的屋檐結著晶瑩剔透的冰條,尖尖的垂下,好像隨時要落下來砸到人的腦袋上開出花來。那是每個雨後的清晨,這樣的景象四處都是。那時的天空也沒這樣陰霾得好像透不進一絲鮮活的氣息。.
成都的城市改造步伐好像越來越緊,如果慢幾拍到這裡,會越發拉遠記憶與想像中的老成都生活。很多舊有的痕跡都沒有了,舊日的時光隨著曼舞的塵埃在推土機轟隆隆的聲響里隱遁。
寬窄巷子裡並沒有老成都的舊時光,有的只是翻蓋一新的老房子。就算是把這幾個巷子的歷史倒背如流,還是無法把眼前的一切與文字里的描述緊密聯繫。
如果一座建築,改變了它舊有的功能,那么它的靈魂必定也是消失殆盡。寬窄巷裡的酒吧飯館與各色商店擠走了生活在這些房子裡的人。這樣的地方,除了建築風格上的不同,內容卻幾乎在中國隨處可尋,北京的後海和南鑼鼓巷,雲南的麗江古城和束河,上海的新天地,廣西的陽朔西街。
曾經的老成都,曾經的“滿城”要在李劫人的文字里去尋找:“……一進滿城,只見到處是樹木,有參天的大樹,有一叢一叢密得看不透的灌木,左右前後,全是一片綠。綠陰當中,長伸著一條很寬的土道,兩畔全是矮矮的黃土牆,牆內全是花樹,掩映著矮矮几問屋;並且陂塘很多,而塘里多種有荷花。人真少!……而滿城裡,則你走完一條胡同,未見得就能遇見一個人。而遇見的人,也並不像大城裡那般行人,除了老酸斯文人外,誰不是急急忙忙地在走?而這裡的人,男的哩,多半提著鳥籠,攙著釣竿;女的哩,則豎著腰肢,梳著把子頭,穿著長袍,拖著一雙沒後跟的鞋,叼著長葉子煙桿,慢慢地走著;一句話說完,滿城是另一個世界,是一個極消閒而無一點塵俗氣息,又到處是畫境,到處富有詩情的地方……”
我對這樣的文字描述無比迷戀,曾經捧著他的《死水微瀾》看了一遍又一遍。
寬窄巷子就是“滿城”最後的痕跡,清朝退出歷史舞台,城垣拆除,原來漢人禁足的寬窄巷子誰都能隨意進去了。王澤華曾經描寫到“滿城卻極清靜,到處是參天大樹和密密層層的灌木,滿眼皆綠,鳥語花香。綠蔭之中,有條很寬的土道,兩側是矮矮的黃土牆,裡面花枝掩映著幾間屋子。金河緩緩地流著,往草地上一躺,流水聲,樹葉簌簌聲,鳥語蟬鳴,一齊湧進耳朵,極富野趣。”於是這裡曾經雨後春筍般擁來無數的達官貴胄,置辦家資,成都公館文化也就漸成氣候。
滿城在歷經了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之後,無論是繁華還是落寂,該消失的都消失了,只有這幾條巷子因為偏遠,因為不夠繁華,不夠發達而得以保存。當城市管理者的目光投注到這裡的時候,這裡也要消失了,是舊有的時光舊有的生活要消失了。
曾經看過一句話:不能損傷對時間的敬畏。忘記出自哪裡,卻無法忘懷。在所有的舊跡改造中,我們看到的除了被損害,就是被損害。光鮮的新事物隨處可見,不喜歡了亦可推倒重來。只有那些蘸滿歷史印記的事物,留有舊日的時光,舊日的生活,舊日的氣息,無法重建。
第一次去寬窄巷子是09年的夏天,我提著兩個大箱子帶著兩個孩子,準備看完寬窄巷子就離開成都回北京。作為一個不靠譜的成都人,我其實以前並不曉得這個巷子,因為它的被拆除,被重建,我才知道原來成都有這么一個代表老成都市井文化的小巷子。我看過它舊日的照片,即便是在被推倒的牆垣前,還是有悠閒自得的人們在“推長城”,在掏耳朵,橫著斜著躺在樹蔭下的藤椅上,喝著茶打著盹兒。貓盤在她的他的腳底,狗兒在街巷裡晃悠,鳥兒在籠子裡雀躍著。那生活,很成都。
我到那裡的時候,舊的寬窄巷子早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緻得沒有瑕疵的新巷子,那些修繕一新的庭院,那些典雅的小楠竹,只有幾棵參天的大樹還有以往的氣息。這裡很美,美得有些炫目,我坐在巷子口,一直就那么坐著,看著我的孩子們在巷子裡撒歡,那是一個無比清新的早晨,街面上幾乎找不到幾個人影,連陽光都有些肆無忌憚,它們傾灑在這個巷子裡,鋪滿了所有的角落,映出那么多金色的影像。朱自清說“有些像北平,不錯,有些個。然而不然,妙處在像而不像。”
是的,這次到處都是古老的四合院,和著一點點川西民居的風情,便有了它自己獨特的味道來。
這是我第二次來,這樣的冬天,冷雨微微,那種陰寒直逼人的心肺而來,如果不是跟著幾個喜歡的女子一起進來,我幾乎忍不住要逃跑。
來的時候燈火已經點亮,在自然的光線與燈影里,寬窄巷子有了些嫵媚的氣息。暮色越重,越暖昧。
這裡雖然還打著老成都民俗的招牌,其實除了偶有的幾個門店裡裝模作樣的販賣著一些和老成都有關的商品,這裡幾乎是和真實的民俗絕緣的。民俗的本質是人,這裡搬遷走了的居民,是成都文化的靈魂,這裡再是繁花似錦都已經沒有了根基。
帶著女友們奔赴成都女作家虞慧瞳介紹的香積廚去吃晚餐,原本以為一個以文化自居的人經營的飯館應該有幾許觸摸得到的文化氣息。可惜除了牆面上掛著的幾幅不知所云的後現代畫作,實在找不到一個文化人該有的那些味道來。飯菜一般到不能入口,價格貴得有些離譜。不如隨便在成都找一個蒼蠅館子吃的痛快淋漓。
倒是喜歡這幾條巷子那些花枝招展的名字,遠比她們販賣的商品更可心。愷廬、寬居、花間、海棠曉月、子非、而已、正旗府、三塊磚、寬坐、海棠曉月、味典、竹緣、居留、吉祥、養雲軒。只是這些名字也徒具象徵意義,它的內里早已經物是人非。看到瓦爾登,看到格納斯在這樣的巷子裡出沒,有一種滑稽的感覺,就連這裡的青石板都不再泛著歲月的光跡。
有幾處私宅,看得人心生愛意,可惜大門緊閉,在樹蔭里深掩,素樸的磚瓦,拙厚的馬頭牆,露著一些蕭索的冬葉,不能窺視院落里的生活,這多叫人遺憾。不曉得他們會不會厭煩這外面嘈雜的人流……
P2-4

序言

序枯荷雨聲散文集
劉荒田
“有的女人如酒愈久愈醇,有的女人如玉琢磨成器,在你看似閒淡的韻律中你吐露的是久散不去的芳華,在你獨立與堅強的外表下是柔韌和勤奮。”
“在現代與古典中游弋,在時尚與懷舊中纏綿,你就這樣優雅著老去,於是蒼老在我的心中也成了欲望,於是褶皺與白髮也成了揮之不去的美麗。”
這是她的張曼玉。
“‘成名要趁早’,那么她是否有悔名之所累,終不及一個里弄街巷小婦人唇角之邊那抹淺淺的微笑。隨意揉捏而就的文字,冰涼刺骨的憂傷,孤歡寡合的性情,是否只是為了印證: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這是她的張愛玲。
而我,讀這些雋美之篇,是在一個此生難忘的地方——夏威夷。春和景明的4月,打開Ipad,靠著被市政府割去了果實的椰子樹,坐在檀香山一處人頭涌動的海灘,身下是柔細雪白的沙,面前是碧玉一般的海,風吹起向水湄的少女的金髮,陽光從滑浪漢子上了釉一般的黝黑皮膚打滑。在號稱“天堂”的旅遊勝地的曰子,戲水之外,遊覽之外,伴我的就是作者這本以電子郵件發來的書稿,一如不遠處翡翠般的水。
作者枯荷雨聲,素未謀面,和她認識,是貨真價實的“以文會友”。早在美國《美華文學》雜誌所屬網站“美華論壇”成立的2004年,她就是這個在海內外具相當影響力的文學網站鋒頭最勁的寫手之一,每篇新作貼出,必引來圍觀,跟帖的、點評的、應和的一大幫,蔚為一時之盛。
枯荷雨聲的散文,以清雋暢達著稱,她不故作雄強,娓娓而談,低回婉轉,我在異國海灘,讀至入神處,耳畔的浪濤和人聲消隱,場景切換為與作者剪燭西窗,面前的水花成了巴山夜雨。但是不可把她和時行的“情感”“時尚”女作家混同,後者以“深沉”掩蓋淺薄,善於“裝腔”。不錯,枯荷聲言:“看見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鮮血,我的心就忍不住會痙攣般疼痛。那些人性的淺薄與尖酸,那些置身事外的高談闊論,那些把自己撇得清清白白的申辯”,但她並不鐘情於小橋流水,花前月下;詩一般的筆致,挾帶煙火氣、脈動著庸常人間的瑣碎趣味。

請看靈動的紅塵風景:“這片水域上沒有游弋翩然的天鵝,我亦無法泅渡思念的湖水。只在那不遠處的小船旁,有三兩隻的野鴨在扑打著水面,在清晨的柔光中嬉戲。船上是西塘的女子在浣衣,她嫻熟的把衣服投擲在河水中如水袖的雲舞飛揚,再撈起來,捶搗,反反覆覆的動作,與近旁的野鴨相互應和……”(《西塘一夢》)
“他把調製好的咖啡端給那些客人後,來到我們這桌子,他與畫中幾乎一樣,眼光有些冷得像大漠裡的孤狼,滿臉寫著一個詞叫桀驁不馴。還是奇怪,這樣的男人不該是開咖啡屋的,他該是在一些屬於荒野荒涼荒漠的土地上馳騁的,那才是他的天地,這裡不是,這裡有些柔軟得叫人心生幾分疼痛。”
還有設色並不濃烈,以滄桑感見長的人物素描。這是作者在湘西鳳凰光顧的一家咖啡店:“他並沒有問我們需要什麼咖啡,而是說,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他會按照他對客人的理解調製。”“咖啡的味道在這小小的酒吧里瀰漫,咖啡豆碾磨的聲音與屋外的水車之聲像有些默契一般,連節奏都契合的那么好。咖啡端上來,才一口入肚,便驚嘆他這超凡脫俗的非同一般的理解力,沒有夾雜一絲其他味道,苦得乾脆,口感卻異常柔滑,像手拂貼過的絲綢。”“我的驚訝還沒去,他的話語已在耳畔想起:每一杯咖啡都是不同的,”“他轉過身去,開始和那兩桌的客人閒扯開來。他講他的中東行,驚心動魄,講他在非洲的奇遇,駭人聽聞。這個男人,就算腳沾在鳳凰的土地,他的心也在無比遼闊的異鄉漂泊。”
比之成都的寬窄巷子,鳳凰搖搖欲墜的吊腳樓,“妖精”一般的西湖,如少女醉後的腮邊嫣紅的烏鎮,這一類驢友都能見到的平面風景,本書更多,更精彩的,是人文景觀。把一個個多年來經媒體鼓譟早已家喻戶曉的名人,還原為特定環境、具體時空中鮮活、完整的“普通人”,寫得教人信服,嘆服,教人一邊感動一邊深思,絕非容易。一天趕1萬字的網路當紅寫手,缺乏收集、爬梳、提煉龐大信息的耐心和能力;為娛樂版寫專欄的,為情感熱線當主持的,未必有足夠的學養和智慧。枯荷雨聲鑽研刻苦,思考深入,是個人稟賦和良知使然。從上世紀的蕭紅、張愛玲、蘇青、廬隱,到古代的李清照、朱淑真、蔡文姬;從美國好萊塢的伊莉莎白·泰勒、費雯麗,到香港的張國榮、張曼玉。評價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作者真真正正地做到“知人論世”。
即使我早已從林徽因與徐志摩的詩文、數本相關回憶錄,對這位近於完美的女人有所了解,讀了書中《林徽因:三個男子成就的美麗》一文,為自己認識的片面汗顏。
“閱讀她的人生,我在繁華的背後讀到的卻是寂寞與淒涼,那些奼紫嫣紅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背景。這是一個行走在夾縫中的女子,從出生到生命的結束,她從來沒有過暢快自由的人生,為著虛榮,為著面子,為著身份,為著籠罩在身上的各種奪目光圈,她艱難地維繫著美麗,維繫著尊貴,維繫著那份薄名。”作者從文學的層面展開,縱向挖掘身世,背景、橫向探索心理素質,生理條件、個人品質、人際關係、對感情的處理方式,條分縷析,絲絲入扣。“林徽因一個美麗著哀愁著的女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享受著世人崇拜的女子,我分不清她的寂寞中的快樂,和快樂中的寂寞,我只知道她沒有文人所描述的那么完美,她是一個有著卓越才華卻也普通性情著的女子,三個傑出而優秀的男子成全了她的美麗。”原來,絕世偶像是由浪漫才子徐志摩的詩文、丈夫梁思成的容忍呵護,邏輯學教授金岳霖一點也不合邏輯的痴心傾慕這三方面搭起來的。因此,作者作如下蓋棺論定:“一個女性如此不真實地完美活著是對女性的一種殘害,她這樣的榜樣原本就是學不來的,耀目的光彩下,真實為好,女子為著自己而真實的活著原比什麼都重要。”
昔年在上海灘和張愛玲齊名的一位女作家,在漫天戰火中的撐持,在淪陷區作為寫作者的妥協與堅守,作為單身母親的小氣和平實,在《蘇青:一朵追逐春天的落花》中表現得如此動人,讀罷,不能不完全認同作者的結論:“她成了當年上海那座孤島上怒放的荊棘花。滿手心的刺,卻是滿手心漫溢的芬芳。”
有好幾篇作品,作者把筆觸伸向遙遠的異國,那是我的“此心安處是吾鄉”,讀來一樣興味盎然。審美觀和價值觀是沒有國界的。無論“一生有半個世紀是為這個世界的娛樂版頭條而生的”的伊莉莎白?泰勒,還是“如此美艷動人,讓人覺得演員不需要是什麼天才;可她又如此才華橫溢,讓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的費雯麗,從理性而言,入木三分;從文采而言,繽紛搖曳。
我讀《紙窗的日子》一文,是下海游泳之後,一邊橫臥在淺水中,接受大浪氣勢洶洶的推搡,一邊反芻這樣的段落:“老師的手柔軟而質感,我喜歡她撫摸我的頭,為我梳理玩鬧中散落的小辮子時候的樣子,暖暖的。很多時候我都故意耍賴,把頭髮弄得極亂,這樣她就要為我反覆梳上幾次……”作者所追憶的,是兒時的情景。那年代因父母在外工作,她提前就讀國小。那一刻,我把枯荷雨聲的文字,喻為澄澈無比的海水——微鹹,遼闊、深邃、激盪處有珠玉飛濺。
2013年4月26日於舊金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