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兒胡同,位於北京宣武區西南部的胡同,此處元代稱火焰營,因居民從事燒制磁盆兒為業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盆兒胡同
- 北起:南橫西街
- 南至:白紙坊東街
- 位置:宣武區西南部
胡同來歷
歷史發展
- 胡同北端西側在解放前有王記清真燒餅鋪,是地下黨員楊子健秘密活動點。
- 往南建有岳雲別業,奉祀長沙張百熙。張公系清末管學大臣、郵傳部尚書,中日甲午海戰後彈劾李鴻章,戊戌變法時扒崇康有為,主張選派留學生深造。
- 民國七年(1918)在此籌建“五四”時期最大的進步社團——少年中國學會。王光祈、李大釗、張申府、鄧中夏、黃日葵多次在此集會。學會成立一周年時,李大釗、鄧中夏、黃日葵等在此舉辦紀念活動。
- 日本侵華期間,此為日本警備司令部,殺害不少革命民眾。今為聯合大學校址。再南為萬壽宮,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有山門,文昌殿,雷神殿,寶閣等。文昌殿供奉民族英雄文天祥和諸葛亮塑像。由於南橫街一帶會館多,舉人多到此拜神香火旺盛。至清乾年間,“遺址僅存,無椽矣,土人猶呼萬壽東宮,因其西百步余尚有萬壽西宮也”。其遺址一直延至九十年代。
- 胡同東側在淪陷期設在白面房、小押店,為吸毒、貸款場所。胡同南端有玉皇廟,順治時大修。道光時重修改稱三教寺,順治皇帝曾親臨此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