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皮佳如原稱“皮家圍”(yu,攸縣方言“鴨圍子”的“圍”)、“皮家圩”。民國初期,有文人將皮家圩的“圩”字寫成“如”,“如”有適合,如意的意思,其字義較前者令人覺得輕鬆、吉祥,便得到多數人的認可,“皮家如”的名稱因此被沿用下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當時的紅衛兵認為“皮家如”這個地名有濃厚的封建家族色彩,立馬將“家”改為“佳”,因為“佳”有美好之意,民眾也樂意接受,故“皮佳如”這地名也就被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佳如水庫 
  • 庫容:1035萬立方
  • 建於:1958年
  • 最高峰:嚴仙嶺
  • 所屬村:皮佳如
村莊歷史,水庫由來,最高峰嚴仙嶺,水庫發展,

村莊歷史

皮佳如原稱“皮家圍”(yu,攸縣方言“鴨圍子”的“圍”)、“皮家圩”。民國初期,有文人將皮家圩的“圩”字寫成“如”,“如”有適合,如意的意思,其字義較前者令人覺得輕鬆、吉祥,便得到多數人的認可,“皮家如”的名稱因此被沿用下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當時的紅衛兵認為“皮家如”這個地名有濃厚的封建家族色彩,立馬將“家”改為“佳”,因為“佳”有美好之意,民眾也樂意接受,故“皮佳如”這地名也就被固定。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這裡西倚巍峨蒼翠的嚴仙嶺,北與株洲縣長沖隔山相毗連,東面青山連綿。圩形如瓜瓢,南面圩口有數棵古楓古樟挺拔參天,形似鎖圩之門扇。圩內東北方,屹立一座雄偉的七層古塔,每天,在晨暉或夕陽的照耀下,塔身金光閃閃,熠熠生輝,人們稱之為鎮邪佑民之寶塔。圩內還有座清塘觀,香火旺盛。居民千餘人,以皮姓人口最多,建有一座皮家祠堂。民國時期,祠內有積穀倉兩間,其積穀用於本圩救災備荒。皮氏家族在此辦了一所學校,名曰“硤石國小”。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皮佳如在元明時代屬擢秀鄉油田裡梘頭社、硤石社,清朝時屬嘉都硤石團,民國前、中期屬宏翹鎮嘉字鄉第三保,民國後期到解放初屬新田鄉,1956年劃歸為丫江鄉(公社、鎮)管轄。2011年皮佳如村與河源村合併,稱為源佳村。源佳村有17個村民小組,552戶,2179人,總面積為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287畝。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河源原稱河源坪,因沙河是由此地的觀音山發源而得名。河源坪的地勢有如一座氣勢恢弘的大師椅,椅背是雄偉巍峨的嚴仙嶺,左邊有碧波蕩漾的皮佳如水庫,右邊是有湖光山色的菊花沖水庫。兩座煙波浩淼的水庫如同兩面巨大的寶 鏡,映照著崇山峻岭,讓這裡的景色分外靚麗宜人。“大師椅”前的地勢開闊,由河源坪下壠的新田壠,到丫江橋鎮區近十里遠的山水田土,農家景色盡收眼底。這裡不僅環境優美,民間故事也引人入勝,如“血洗何家”“寶藏的故事”, “白鹿真人顯聖”等。這些故事生動有趣,反映當地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水庫由來

這一切隨著1958年皮家如水庫的建成而成為了歷史。因為這裡成了庫區,古蹟被水淹沒了。皮家如水庫建成時,庫容僅300萬立方,屬小Ⅰ型水庫。縣政府為解決沙河上、中游及新市西部區域乾旱死角的缺水問題,1976年外引集雨面積約6.5平方公里的源水入庫,加固加高堤壩,擴建後庫容達1035萬立方,並修南、北乾渠36.15公里,灌溉面積達2.3萬畝。這樣皮佳如水庫成了一座具有集灌溉、防洪、發電、養殖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為此,庫內先後移民280戶,共700餘人。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最高峰嚴仙嶺

皮佳如西部的嚴仙嶺是攸縣西北部的高大山峰之一,海拔765米,與鳳凰山、明月山遙遙相對。傳說宋代嚴起、嚴肅雙胞胎嬰兒時,被遺棄在山腳下的嚴仙洞中,由一頭白鹿哺乳養大。以後兄弟倆結棚廬而居,幼時習經,長大採藥,為百姓治病解難,深受百姓愛戴。爾後兄弟二人山洞中修成正果,由白鹿馱伏,飛升成仙。為紀念這對兄弟,當地人將這座山命名為嚴仙嶺。這裡山上還保存了一座白鹿真人的肉身墳墓,山下有座白鹿觀。這是當地人為紀念嚴起嚴肅二兄弟而建的。嚴仙嶺有座名剎叫觀音堂。古剎座落在嚴仙嶺東面半山腰的一呈圍椅形的山坡里。觀音堂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歷史上曾先後進行六次修復。相傳觀音堂是由當地名人易紫南所建。易紫南小少不凡,以科舉進士官至蒙宰,1574年,易回鄉拜祖,其母告之他出生時有大難,後夢見觀音相救才得以平安。易為報觀音相救之恩,當即倡首捐資興建觀音堂。始建時觀音堂為前後二棟,中間建有一座引山泉水灌之的水池,進香之信民視其為“聖水”,拿來洗目而目明,飲之而驅百病,名聲傳得很遠。殿內供奉觀音菩薩一尊,另有一百零八尊羅漢,有住持僧數人。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三個聖誕之日,方偶湘、攸、衡、醴四縣信士成群結隊,登峰拜謁,其盛況難以描述。清雍正13年(1735年)殿宇遭冰雪毀壞,乾隆元年(1736年)寺僧引倫爵錫以四方百姓之捐資將寺殿修復完好。1949年後,大破迷信,觀音堂香火漸息,1958年被林場改建所用。1982年在原址重建前殿,1994年新建後殿。過去朝觀音堂,山路曲折陡峭,有“十八隻搖車拐”,民間流傳民謠曰:“走回觀音堂,草鞋磨一雙,彎彎搖車拐,前後踩肩膀,吃不得兩升米,登不上觀音堂”。為解決行路難問題,2012年各方賢士捐資近四十萬元,新挖盤山公路2.3公里,與山腰的丫嚴公路相通,2013年,山路已硬化,4.5米寬,開車步行都非常方便。有人題詞贊曰:“聖母引渡苦海,楊柳拂飄仁風,庇蔭黎民百姓,德惠萬福攸同”。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嚴仙嶺含有豐富的石灰石、銅礦、鈾礦、瓷泥長石、石英石等,當年國家地質勘探隊在這裡一住八年。這裡漫山遍野生長著一種馬褂木,因其葉片秋季金黃,形似古代的黃馬褂而得名。這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名木,號稱“中國鬱金香”,是建築及製作家具的上好用材。其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四川等地,2004年黃豐橋林場引入嚴仙嶺,植林900多畝,此種林區在攸縣僅這一處。馬褂木林生長旺盛,樹林裡野花散綴其間,山風吹來,濤聲陣陣,樹林裡山泉丁咚,飛鳥啾啾,確實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水庫發展

源佳村經濟發展快,村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興辦了“竹木加工”、 “苗木培植”、 “淡水魚放養”、 “牲豬養殖”等小型企業,生意紅火。全村道路硬化,架設路燈450餘盞。虎形坡組於2009年建了一處村民活動中心,寬闊的水泥坪里有燈光籃球場,球場外側裝有許多健身器材,平房內有桌球活動室……攸縣黃豐橋林場嚴仙嶺分場場部,建在皮佳如水庫西面的山坡上。這裡,有民間集資40餘萬元,於2015年重建的氣勢恢宏的嚴仙觀觀宇,觀宇門聯為“嚴峰勝景,華光萬道;仙觀神台,紫氣千重”;還有投資上百萬元新建的丫江橋鎮自來水廠。自來水廠廠房美觀,廠牌是由一塊巨大的太湖石所題寫,格外醒目,廠區周圍是清一色的白色柵欄。這一切被周圍的湖光山色所襯托,為源佳村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皮家如水庫
皮家如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