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激流迴旋

皮划艇激流迴旋

皮划艇激流迴旋(Canoe Slalom)是皮划艇項目中的一個小項目。皮划艇激流迴旋比賽中,要求運動員用最短的時間正確無誤地通過一段設有水門的湍急賽道到達終點用時少者為勝。

皮划艇項目起源於北美洲格陵蘭島上愛斯基摩人用動物皮包在木架子上製作的獸皮船。在1936年柏林第11屆奧運會上,皮划艇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皮划艇激流迴旋在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1972年以後到1988年的奧運會都沒有列入該項目,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激流迴旋比賽重返奧運。

皮划艇激流迴旋的最高組織機構是國際皮划艇聯合會,成立於1924年1月20日,總部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中國最高組織機構是中國皮划艇協會,1981年5月成立於北京。

基本介紹

項目歷史,起源,發展,硬體要求,比賽規則,出發,賽制,罰則,成績,重要賽事,組織機構,代表人物,

項目歷史

起源

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所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用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用兩端有槳葉的槳划動。划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加拿大划艇。實際上,這兩種艇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的,因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地都把皮划艇稱為獨木舟。
現代的獨木舟運動—皮划艇是1865年開始的,蘇格蘭人麥克格雷戈以獨木舟為藍圖,仿製了一條名為“諾布·諾依”號的小船,長4.57米,寬0.76米,重30公斤。麥克格雷戈從1865~1867年划船週遊了法國、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編寫了《諾布,諾依千里行》一書,從而積極推廣了皮划艇運動。
1867年,麥克格雷戈創建的英國皇家皮划艇俱樂部,舉辦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賽。

發展

在皮划艇運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少人為了提高船速,熱衷於艇形的改造。
19世紀末,德國工程師赫曼根據自己的飛行經驗,將皮艇製造成魚形,提高了船速。以後,英國造艇家弗龍德發現船體越長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紛紛加長船體。
1923年,丹麥、瑞典、奧地利等國家組成了一個工作委員會,規定了艇的長度為5.2米,寬度為51厘米,一直延用至今。
1924年1月,由丹麥、瑞典、法國和奧地利發起,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皮划艇協會,縮寫為I.R.K,擬訂代表大會的章程和第一個皮划艇競賽規則。
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皮划艇開始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共進行了9項比賽。
1959年,國際皮划艇聯合會在德國創設的一種國際性皮划艇比賽——世界激流錦標賽(World Wild Water Championships),是在困難條件下考驗划船技術的一個項目。其賽程一般為3~8km,根據水的流速分為幾個等級(不得小於3級流速),每兩年舉行1次。運動員頭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腰問套上防水圍裙,封閉坐艙,用槳控制方向並使船體平衡。以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名次。從此,皮划艇運動就分為靜水項目和激流項目,即皮划艇(靜水)運動和皮划艇激流迴旋運動。
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會上,皮划艇激流迴旋運動首次出現,名稱為皮划艇激流障礙賽。由於皮划艇激流運動投資巨大,使得激流障礙賽很快就退出奧運舞台,其時間長達20年,直到1992年才在巴塞隆納奧運會再度露面。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它有了一席之地,2000年悉尼奧運會也為它留出了位置,2004年和2008年奧運會都設有皮划艇激流迴旋比賽項目。

硬體要求

比賽場地
皮划艇激流迴旋(Canoe Slalom)場地有天然和人工之分,天然的一般在大江、大河或人工輔助設施處,世界上沒有一條比賽航道是完全相同的。一般比賽賽道的長度在250~400米之間,其測量標準是從起點線至終點線之間水道的中間最小值;賽道最小平均寬度8米,水流落差一般大於5米。
皮划艇
皮划艇激流迴旋的器材共有三種型號,規格尺寸不同。單人皮艇至少長3.5米,寬0.6米;單人划艇至少長3.5米,寬0.65米;雙人划艇至少長4.1米,寬0.75米。
艇的最輕重量(以艇處於乾燥狀態時重量為準):單人皮艇9千克;單人划艇10千克;各種型號的雙人划艇均為15千克。艇上的裝飾是附屬檔案,不是艇的一部分。參賽艇的艇頭和艇尾部分的最小半徑,水平方向為2厘米,垂直方向為1厘米。艇上不允許裝舵。
艇上的裝飾是附屬檔案,不是艇的一部分。參賽艇的艇頭和艇尾部分的最小半徑,水平方向為2厘米,垂直方向為1厘米。艇上不允許裝舵。
 皮艇是帶艙蓋的艇,運動員坐在艙內用雙葉槳划動;划艇不是帶艙蓋的艇,運動員跪在艙內用單葉槳划動。
水門
水門由兩根懸垂的門桿組成。順水門桿漆成綠白相間,逆水門桿漆成紅白相間,最下面的一段均為白色。門寬指兩門桿之間的距離,介於1.2米~4米之間。門桿為圓形,長1.6米~2米,直徑3.5厘米~5厘米,有足夠的重量,颳風時不會有大的擺動。門桿下端距水面約20厘米高,以不被水觸動為宜。
運動員在比賽時必須按門編號順序通過水門。門號牌為30厘米長,30厘米寬,底色為黃或白色,兩面用黑漆寫上20厘米高的號碼。

比賽規則

出發

一般情況下,運動員在出發區由一名扶船員扶艇,採取靜止方式出發。運動員預賽的出發順序根據運動員的世界排名確定;半決賽出發順序根據預賽成績確定,決賽的出發順序根據半決賽成績確定,成績好的後出發。

賽制

男子61人(4名東道主選手自動入圍),女子20人(1名東道主選手自動入圍),總計82人參加比賽。
比賽包括預賽(兩輪比賽中成績最好的一輪)、半決賽(一輪比賽)和決賽(一輪比賽)。所有成績按0.01秒為單位計算,罰分按秒計算。

罰則

運動員必須按照水門號碼順序和標出的正確方向通過各個水門。水門的設定由競賽委員會確定。 運動員過門時,整個頭部和至少部分艇必須同時通過兩個門桿之間的連線。運動員按照指定的方向通過水門而且艇、槳及身體不觸及門桿時,視為正確通過,不罰分;如運動員艇、槳或身體在通過水門時觸及門桿,視為碰桿,罰2秒;如果運動員沒有通過水門或者過門的方向錯誤,罰50秒。

成績

兩輪比賽時間(以秒為單位)+罰秒=成績。

重要賽事

世界激流錦標賽
1959年國際皮划艇聯合會在德國創設的一種國際性皮划艇比賽激流錦標賽,是在困難條件下考驗划船技術的一個項目。賽程一般為3~8公里,根據水流速分為幾個等級(不得小於3級流速),每兩年舉行1次。運動員頭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腰間套上防水圍裙封閉坐艙,用槳控制方向和使船體平衡。以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名次。
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
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由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辦,每年舉辦一次,是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運動水平最高級別的賽事之一。2020年12月17日,米易國家皮划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賽道水流湍急,兩岸彩旗招展。上午9時,由中皮划艇協會、四川省體育局、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在此開賽。
全國春季皮划艇激流迴旋冠軍賽
全國春季皮划艇激流迴旋冠軍賽由中國皮划艇協會主辦的賽事。2021年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春季冠軍賽暨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資格賽將在位於南安的福建省皮划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舉行,來自福建、廣東、四川等十二個省市代表隊的180名運動員將參賽。

組織機構

國際皮划艇聯合會
國際皮划艇聯合會(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ICF),由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划艇協會發起,於1924年1月20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1946年6月7-10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代表大會上確定現名。
國際皮划艇聯合會設有競速委員會、迴旋障礙划艇和激流項目委員會、旅遊委員會、帶帆划艇委員會、宣傳和信息委員會、醫務委員會。
中國皮划艇協會
中國皮划艇協會於1974年10月加入國際划艇聯合會,皮划艇協會原屬中國船艇運動協會,1981年5月單獨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委員會,執行機構是常務委員會,秘書處負責日常工作。下設技術、競賽、科研、激流、器材和國際聯絡等專項委員會。

代表人物

皮-霍赫蘇爾納,斯洛伐克人,2000年悉尼奧運會激流迴旋男子雙人划艇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激流迴旋男子雙人划艇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激流迴旋男子雙人划艇冠軍;2011年世錦賽男子雙人划艇冠軍。
胡明海,岳陽人,2007年捷克激流迴旋世界盃男子雙人划艇第三名,2008年世錦賽激流迴旋男子雙人划艇冠軍。
李晶晶,福建人,2000年亞洲錦標賽冠軍;2003年全國冠軍賽女子單人皮艇冠軍;2003年全國城市運動會女子單人皮艇冠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