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皮影戲起源於安徽省宣城市,流行於宣城市一區一市五縣及周邊地區的。被稱為“太平戲”,反映了人們驅邪避災、祈求太平的美好願望。由於影人、道具攜帶便利,且不受場地限制,皖南皮影戲又被稱為“一擔挑”的戲。雖然東西能一擔挑,但它的內涵豐富、分量不輕。皖南皮影戲是美學範疇的,也是戲劇的、民俗的;它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有南方的氣息;既有歷史淵源,也有現實生活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皖南皮影戲
- 地理標誌:安徽省宣城市
- 別稱:太平戲
- 劇種:戲曲
溯源,造型,聲腔,名家,傳承,
溯源
相對來說,皖南皮影戲一度鮮為人知,不大為外界所關注。這個很可能跟當地的環境有關。皖南一帶“山限壤隔”,阻隔了皮影戲的外傳和人們對其的了解。 皮影戲,又叫皮影,屬於中國傳統戲曲的一種,有著“世界最古老電影”的譽稱,得到歌德、卓別林、歌德等人的盛讚。起源於中國的皮影戲,它運用的幕影演出原理、表演藝術手段等,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漢代,中國就有了皮影戲。唐宋時期,皮影戲很流行。從南宋開始,中國的皮影戲傳入東南亞諸國,此後又遠播歐美等地。如今,德國柏林博物館等至今還收藏有中國古代的皮影。皮影融有古代壁畫、帛畫、畫像石、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剪紙等藝術精髓,當下皮影收藏和研究熱在一定範圍內興起。
據記載,清中期江南發生了一場瘟疫,十室九空,之後湖北、河南、浙江等地陸續有移民遷進來,以湖北荊州一帶移民為多。移民們不但給這裡增加了人口,也將當地的皮影戲帶了過來。
如此說來,皖南皮影戲的根子是在北方,只不過後來本土化了。而從聲腔流派上劃分,本土化的皖南皮影戲,當屬南方影系。
清代朝庭為了獎勵移民南遷,規定移民來此可以“插標劃田,立山為界,居室為家。”開懇的田地“三年不納皇糧”。於是湖北、河南等地的窮苦移民大批南遷過來,使荒蕪沉寂多年的皖南山村,漸漸有了生機,所謂“一擔籮筐下江南”。
移民在遷入時,不但給皖南增加了人口,同時也帶來了他們(湖北隨州)的民間藝術——皮影戲。如《湖北下江南》、《逃水荒》等戲,就是描寫當時災民南遷歷史情況的。
皮影戲傳入皖南地區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融合演變,慢慢發展壯大,深受廣大百姓的喜愛。皮影戲藝人農忙時種田種地,農閒時便挑著一擔皮影戲箱走鄉串村演出,一為養家餬口,二為豐富民間人民的業餘生活,它的演出形式輕裝簡便,影人、道具全部裝在兩個長方形的木箱裡,用一根扁擔挑著即走,所以當地人也叫其為“一擔挑的戲。”演出且不受場地限制只需四人一台戲,舞台要求隨遇而安,無論廟台、場院、村頭樹下、大到容納二、三千人的 場,小到農舍的堂屋都能演出。人少易於接待,收費低廉,百姓出得起錢,看得起戲。演出的劇目大多直接或間接地取材於民間,深受民眾喜愛,有青苗戲、青山戲、谷梅戲、願戲、接年戲、拜年戲等,百姓統稱為“太平戲”。這些影戲劇情較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皖南勞動人民驅邪避災,祈求太平的美好願望。
清中晚期,皖南地區農村中富豪旺族,宅門大戶依其財富勢力,紛紛請名師刻制影人,私養皮影戲班,供其家族消遣娛樂。
日軍入侵時,致使盛極一時的皖南皮影戲萬戶凋零,一蹶不振。
造型
為了適應幕影表現,皖南皮影戲吸收其他藝術的一些技巧,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雕工比較細緻、流暢,著色渾厚沉著,麗而不艷,通體透剔,四肢靈活,使人賞心悅目。在色彩上,皖南皮影以紅、黃、綠、黑為主,比較簡潔明快,同時也能喻示人物的個性特徵,如紅臉的精忠、黑臉的驍勇、黃臉的狡猾、白臉的奸詐等。刻制的皮影人物頭、四肢、軀幹等各自獨立,而又用線或者是鐵絲連成一體,並繫上竹棍,由藝人們操縱。一般來說,一個皮影人物要用五根竹棍操縱。用來演皮影的螢幕,多是白紗布做成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後,變得挺括透亮。在白幕布後面,藝人們貼近幕布操縱各種皮影人物,不僅要手指靈活,還要說、念、打、唱,同時還要響動鑼鼓。
聲腔
皖南皮影戲藝人所用的唱腔,不僅有祖傳的,還吸取了本地傳統的花鼓戲唱腔,同時也有個人的獨創。皖南皮影戲唱腔高亢、圓潤,韻味獨特,加之採用漁鼓筒伴奏,增加了唱腔的音樂魅力。 皖南皮影戲裡的戲曲人物,分生旦淨末醜,演出時大多連台。演一場皮影戲,民間藝人要唱幾百句戲詞,這些戲詞除了有腳本的,不少是一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以四句為一段,呈“五五七五”句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戲詞生動形象,詼諧風趣。
名家
在皖南宣城市,有一位農民名叫何澤華,近些年來收藏了上萬件皮影,有不少是出自皖南地區的。而且,他集收藏、製作、表演皮影於一身。他還賣掉了一批皮影,先後賣了有100多萬元。他更是吸引了廣州、成都、北京等地的皮影研究專家、學者,幾年間曾有幾撥外地研究者聞訊而至,為何澤華收藏的皮影所傾倒,並稱他目前所操辦的一個皮影社,是目前國內唯一保持皮影原生態的非專業團體。
何澤華長得瘦高瘦高的,眼睛很特別,臉上的那種笑意似乎就是從眼睛裡漾出來的。為了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何澤華還印了名片,名片正面印有“皮影收藏家”、“中國南方民間皮影收藏社”等字樣,背面則是簡介皖南皮影以及他的皮影社收藏情況,並且註明:對外承接大、中、小皮影展覽與演出活動。
在何澤華家裡的堂屋牆壁上,用透明膠布粘了兩張皮影,其中一張是老壽星皮影。何澤華說,這張老壽星皮影是清代的,人物身上的衣服團花鏤刻得比較細,市場價在5000元以上。這么貴的東西怎么隨隨便便就粘在牆壁上呢?何澤華對此不以為然地說:這是展示給外人看的,比這更好的皮影多呢。
何澤華說,去年他曾賣出1萬多件皮影,賣了有70多萬元。2004年,他賣出第一批皮影,獲得19萬元;2005年則賣有30多萬元。3年來,他僅賣皮影毛收入就有100多萬元。不過,他也捐出不少精品皮影。何澤華透露,中國皮影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南京民俗博物館等所藏的皮影,都有他提供的。
何澤華說,以前一套(五六十張)皮影,能賣四五千元,現在可能賣一萬多元。而如果是外國人來中國買一套品相一般的皮影,則要花費兩萬到八萬元不等。
因為演出的不景氣,近些年來,皖南民間皮影戲班多數自行解散了。而何澤華趁機收購了不少整套的皮影,並將包括幕布在內的有關道具“一鍋端”。
何澤華的父親何祖大64歲了。何祖大說,他們祖上是從清嘉慶年間從湖北移民過來的。小時候他就演過皮影戲,多是《楊家將》、《岳飛傳》等。像《楊家將》有30場,要15天才能演完,每天上、下午各一場。演出時沒有劇本,全憑老師傅傳的內容唱,有時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相對於北京等地的皮影社或者皮影劇團,宣城鄉村裡的“中國南方民間皮影收藏社”,可謂“養在深閨”。但它卻被認為是國內唯一現存的保持皮影原生態的非專業團體,吸引了不少研究專家、文化學者,以及高校師生的關注。幾年前,皮影社成員曾照了一張合影,當時老藝人吳金陵與鄭遠清上身穿的還是農村常見的滌卡褂子,而方宗堂與彭以軍則松垮垮地穿了西服,何澤華與妻子馮正湘的穿著相對休閒一些。
這個民間性質的皮影社所開展的活動內容,主要由皮影收藏、展覽與演出三個部分組成,前兩項為當地40歲出頭的農民何澤華一手操辦,而演出部分,雖然何澤華與其愛人也參與,但主要是由幾位老藝人擔綱,這些老藝人可以說個個是全才,不僅會唱、會敲鑼打鼓,還能親手做人物、鳥獸、房屋等皮影。
傳承
解放後,皖南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1950-1965年期間,是皖南皮影戲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宣城地區約有60多擔皮影戲箱,演職人員超過300人。那時最有名的是廣德藝明皮影劇團,1963年劇團改為大集體,直屬縣文教局領導,除充實劇團的領導力量外,同時派出組創人員,並對音樂唱腔,燈光舞美和擴音設備等進行改革,又改進了皮影的造型和活動關節,使皮影的頭可動,嘴可張,眼可眨,被當地民眾親切地稱為“動畫小電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皮影劇團全體演職人員與縣花鼓劇團合併搞運動,傳統皮影戲被作為“一個眼睛看文化大革命”的毒物,在運動中被整箱搬至十字街付之一炬,從此皮影劇團撤銷。“文革”結束後,皮影戲又得到了迅速地恢復和發展,戲班如雨後春筍一下子湧現了50多擔戲箱。八十年代末,經過藝術上的大浪淘沙,大部分藝人被淘汰,皮影戲興衰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