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

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

《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是2005年11月1日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王毅。

基本介紹

  • 書名: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
  • 作者:王毅
  • 類別:文化研究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1月01日
  • 頁數:415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678418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是近代一個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遠東地區最早的漢學機構,在中國曆時近百年。在此期間,它不僅從事中西文化交流活動,而且也為近代國際漢學的發展起到過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對於這個位居東方的漢學重鎮至今未有研究性的論述,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更是無人論及。因此,對該機構的研究不僅可以填補一項漢學研究的空白,而且也有望開拓漢學研究的新領域。
作者在導師周振鶴的指導下,查閱並蒐集了大量的中外文資料、檔案和相關的漢學期刊,通過對資料的縷析與梳理,系統地介紹了該機構的來龍去脈,論述了其組織機構的沿革、作用及其日常活動,分析了文會會員在中國進行的調查活動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該書並附有大量的文獻整理資料,涉及該機構學術活動和會員資訊等方方面面,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王毅,1974年生於河南義馬。1995年畢業於洛陽師專歷史系。2001年畢業於河北大學歷史系,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原工學院政法系講師。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創建與發展
第一節 創建背景
第二節 發展歷程
一 初創時期(1857-1861)
二 重建與發展時期(1864-1910)
三 興盛時期(1911-1941)
四 結束時期(1946-1951)
第二章 組織機構(一)
第一節 理事會
第二節 會員
一 國籍與身份
二 會員級別
三 會員與文會
四 會員的分布
第三章 組織機構(二)
第一節 圖書館
一 館藏書籍
二 圖書館之利用及評價
第二節 博物院
一 發展歷程
二 藏品與陳列
三 活動
第四章 日常活動
第一節 例會和年會
第二節 演講
第三節 《會報》
一 發行
二 《會報》內容
三 《會報》影響
第四節 其他活動
一 國際交流活動
二 國內活動
第五章 對華調查研究之動態分析
第一節 時間變化
一 在關注點上,對中國內政從有所關注發展到不再關注
二 由調查走向研究
第二節 空間差異
一 不同國家會員對華之調查研究
二 時空差異分析
第六章 亞洲文會與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節 亞洲文會與近代國際漢學
一 研究領域
二 研究機構
三 漢學研究工具書及相關資料的編纂
四 人才培養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節 亞洲文會與西學東漸
一 學術研究方面
二 社會方面
結語
附表
亞洲文會歷次演講目錄
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會員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表目
表1-1 19世紀50年代五口與香港外僑人數統計表
表1-2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皇家亞細亞學會支會表
表1-3 文會英文名不同之中文譯稱
表2-1 文會歷任會長
表2-2 文會可考會員之綜合信息表
表2-3 文會名譽會員表
表2-4 各類會員的歷年年度構成統計表
表2-5 文會各類會員投稿信息統計表
表2-6 文會會員所及世界各地的時間表
表3-1 文會圖書館各類圖書歷年館藏量
表3-2 博物院歷任院長
表3-3 博物院展櫃所展之標本
表3-4 博物院歷年舉辦的藝術品展覽
表3-5 博物院舉辦的博物學講座
表4-1 《會報》文章來源統計表
表4-2 《會報》內容分類統計表
表4-3 20世紀中外期刊轉載、引用《會報》情況表
表4-4 20世紀世界各地曾經收藏《會報》的圖書館
表4-5 文會交換機構國籍分布統計表
表4-6 文會交流機構類別統計表
表4-7 文會出版之書籍(一)
表4-8 文會出版之書籍(二)
表5-1 文會演講、發表文章分類統計表
表5-2 文會對中國的貨幣研究文章
表5-3 英國籍會員文章類別及篇數表
表5-4 英國籍會員語言研究篇目表
表5-5 美國籍會員文章類別及篇數表
表5-6 文會會員在華遊歷觀察內容之時空表
表5-7 文會會員在各省最早居住地點時間表
表6-1 文會幫助或參與創建的漢學機構
表6-2 會員翻譯的文章篇目
表6-3 20世紀各國發行的漢學期刊

前言

歷史編纂學與歷史哲學有點不同,簡而言之,前者主要以復原歷史面貌為己任,後者則要研究歷史發展的規律。當然兩者有時不那么能截然分開,但各司其職的情況是很明顯的。或許有人認為建立框架、提出理論、總結規律的工作較為上乘,而整理文獻、排比資料、考鏡源流的工作略嫌平凡。其實兩者之間並無高下之分,只是各憑研究者的學術興趣罷了。雖然歷史編纂學是基礎性的工作,但須知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忽略了歷史的真面目,則歷史哲學只能是一座空中樓閣而已。過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正是以歷史編纂學為自己的工作任務,所以所長傅斯年才有“動手動腳找東西”、“一分材料出一分貨”的主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