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栽培技術規程

《皂莢栽培技術規程》是2020年07月1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皂莢栽培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aponin seedling cultivation
  • 標準編號:T/GZSX 065—2020
  • 發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 實施日期:2020年07月15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適用範圍,技術內容,

起草人

廖冬雲、周贇、劉朝輔、張真洋、尚傑、謝偉、雷永元。

起草單位

畢節市林業局、織金縣林業局、織金皂福萬家實業有限公司、六盤水盈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皂莢栽培的術語和定義、育苗、栽培、栽植、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規程。 本標準適用於皂莢的栽培。

技術內容

4 育苗
4.1 苗圃整地
育苗地應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帶狀整地,築成平床或高床。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開1.3m寬高畦,667m2施有機肥3000~5000kg做底肥,採用條播,條距 20~25cm。
4.2種子
選擇樹幹通直,生長較快,發育良好,種子飽滿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壯齡母樹,於10月中下旬採種。採收的果實要攤開曝曬,曬乾後將莢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風選,即得淨種,種子陰乾後裝袋乾貯。
4.3 種子處理
皂莢樹種子採取破皮處理,然後加溫水(45~60℃)浸泡48小時,待種子充分吸水後篩取(篩孔為1cm)吸脹種子備用,篩下硬實種子再次浸泡處理。
4.4 播種
播種以春播為好,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量為667m2地按乾種計25kg左右。每米長播種溝播種 10-15 粒,播後覆土 2~3cm 厚,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4.5 苗期管理
出苗期,適時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嚴防土壤板結,忌傷幼苗。出苗後20~30天,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澆水、除草、鬆土。幼苗長到10cm時,進行間苗、定苗,保證株距10~15cm,空缺地方採取移密補稀,留床1~1.5萬株/667㎡。6~8月每隔半月追施速效氮肥1次,施肥10kg/667㎡,8月後停止施肥,促其苗木充分木質化,當年生苗高達50cm以上,就可上山造林。
5 栽培
5.1 造林地選擇
應選擇在土層深厚、肥沃、土壤濕潤的壤土或砂壤土作為造林地。山地丘陵應選在坡度不大的山腳部;平地應選在不易積水的地方。皂莢喜光不耐庇陰,栽培地可選在陽坡或半陽坡。
5.2 整地
栽培園地採取穴狀整地或帶狀整地。
5.2.1 穴狀整地
採取品字形定植,規格為60×60×50cm或半徑為25cm、深50cm的圓柱形大坑,冬季開挖、施足基肥、拌肥回填。
5.2.2 帶狀整地
沿等高線開挖1m左右寬的梯帶,在帶上深翻土壤40cm,雜草、石塊撿淨,形成里低外高的梯帶,帶間距由栽植株行距而定。
6 栽植
6.1 造林時間
冬春兩季均可造林,以冬季造林為好,在葉芽萌動前完成造林。
6.2 初植密度
根據不同的經營目的採取不同的株行距:采果專用4m×4m或3m×4 m,42-56株/畝;果刺兼用3m×3 m,74株/畝;果材兼用2m×3 m,111株/畝。3?5年後株間樹冠交接,可考慮去密留稀,以保證林間通風透光。
6.3 苗木栽植
種植前,適當修剪苗木根系。在已採取大穴整地並回填的基礎上,於坑中心挖一小坑,放入苗木,苗木正直、根系舒展,再覆土踩實,澆足定根水,鬆土覆蓋,保土保墒。
7 撫育管理
7.1 中耕除草
造林成活後,及時鬆土除草。鬆土一般10-20cm,避免損傷苗木根系。造林前三年每年中耕除草2次,在6、8月進行。
7.2 施肥
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樹種特性,測土配方施肥,每年追肥1-2次為宜,結合中耕除草同時進行。施肥時注意不可離根系太近,沿樹冠垂直投影範圍內側,採用穴狀、環狀、放射性條狀方式施入肥料後,用土覆蓋。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496和NY/T 227的規定。
7.3 整形修剪
適時對枝幹進行整形修剪,剪除主幹上多餘的分枝,保留主幹2.5米左右,保留3-5個分枝角均勻的主枝,主枝保留3-5個分枝,保證通風透光。
8 病蟲害防治
皂莢樹主要蟲害有象甲、食心蟲、木虱、蚜蟲。皂莢樹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等。
在對皂莢樹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合理的採用營林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科學的防治措施,對皂莢樹的病蟲害情況進行適時的監控,做好及時準確的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具體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8.1 營林防治
對皂莢樹要及時進行適時鬆土除草、合理修剪,對其受到病蟲侵害的病蟲株、死亡株、枯枝、枯葉等進行清理,以儘可能減少病蟲源,不斷強化皂莢樹的撫育管理,以使其抵禦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並在林中進行黃豆、花生、中藥材等矮桿類經濟植物的套種,在豐富生物的多樣性的同時,起到以耕代撫、長短結合、以短養長。
8.2 生物防治
通過對天敵的保護與利用對有害生物進行有效的消除與控制,不斷擴大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等套用範圍,使生態的平衡得到有效的維護。
8.3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燈、性誘劑、誘蟲劑等對害蟲進行誘殺。
8.4 化學防治
釆用化學防治措施時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相應標準的規定,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T 8321的規定。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