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舞龍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活動,而浙江省
長興縣的“百葉龍”無疑是舞龍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
百葉龍由17人兩手分持特製的道具表演。開始時,演員手持荷花、荷葉形的道具分開站立,邊唱邊舞,表現蝴蝶飛舞於荷葉、荷花叢之中。片刻後,演員分別將特製的道具翻轉成龍頭與龍尾,其它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龍身,隨即一條花龍騰空而起,舞蹈優美、別致。
2006年2月,百葉龍申報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6月10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百葉龍被批准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長興的天平村裡有一隻三四百畝大小的荷花塘,每年到了夏天,塘里碧綠泛青的荷葉蓋滿水面,粉紅色的荷花開滿池塘,蜻蜓、蝴蝶在塘面上飛來飛去,非常美麗。
當時,池塘邊的村里住了兩戶人家,其中一家有個兒子,名叫秋生,另外一家有個女兒,名叫百葉。秋生和百葉年齡差不多,從小就常常在一起玩耍,非常要好。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兩個人都長大了,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秋生的爹就叫媒婆去百葉家求親。百葉的爹倒是很爽快,一口答應了。結婚這天晚上,村里老老少少都到秋生家喝喜酒,鬧新房。鬧到半夜三更這幫人還不肯停。後半夜,突然之間 “嘩啦啦”一響,大家跑到外面朝天一看,只見烏漆墨黑的天上有一長條金光發亮的魚鱗一樣的雲,大家感到很奇怪,但又看不出什麼名堂,大家都沒放在心上。
結婚沒多久,百葉有了喜,但過了十個月,孩子也沒有生出來,又過了一年,孩子還沒有生出來,到了第三年的夏天,浙北正好是大旱天,幾個月不下雨,田地全部裂開了縫,種下去的稻秧全部死了。偏偏在這個時候,在娘肚子裡呆了九百六十天的小孩子出生了。這孩子一落在床上,就把夫妻倆嚇得半死,這個孩子人不像人,蛇不像蛇,是個怪胎。
村里人很快也聽說秋生家出了個不祥之物,都說就是這個怪胎的緣故,天老爺才不肯下雨。這下可氣壞了村里族長,要讓秋生把這個怪胎掐死。
夫妻倆一聽傷心得哭了一場,想想也沒有辦法,就把兒子放在腳盆里,瞞著村里人,偷偷放進門前快要幹了的荷花塘里。
第二天一早,百葉拎著淘米籮到塘里去淘米,走到塘邊蹲下來,她發現塘里的水比昨天漲了好幾尺。池裡的荷葉也不像前幾天一樣乾癟了,還新開了不少荷花。百葉正感到奇怪,突然一陣涼風吹過來,塘當中一隻腳盆飄了過來。她一看,只見自己的孩子坐在腳盆里。等到腳盆飄到石埠邊,兒子開口向娘討奶水吃。兒子總歸是骨肉,雖然是個怪胎,但百葉一點也不怕,抱著兒子,餵飽了奶水後,又把兒子重新放回腳盆里。又一陣涼風吹過來,腳盆飄回到荷花叢里去了。就這樣,一日三餐,百葉到塘邊淘米,就給兒子餵奶。過了六六三十六天,兒子長大了,頭上長出了一對小角,手腳也變成了爪,顯出了龍形。
不知怎的,這件事還是給族長知道了。他一看這隻怪胎非但沒有殺掉,反而越長越大,嚇得要命。他想了個辦法,決定要自己動手,殺掉這隻怪胎。
這天傍晚,族長拿了把菜刀,躲在塘邊的樹叢里。等了一會兒,百葉來淘米了,果然,腳盆又飄了過來。正當娘跟兒子又說又笑的時候,族長衝出來舉刀就砍。小龍一見,慌忙跳進水裡,但已經遲了,他的一隻龍尾巴被菜刀砍掉了,鮮血直淋。這時,正巧荷叢里停了一隻又大又漂亮的蝴蝶,蝴蝶看到小龍平白無故被砍了尾巴,心裡非常難過,就飛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接在了小龍的傷口上,變成了一隻龍尾巴。小龍有了尾巴就像老虎添翼,尾巴一甩,滿塘荷花葉子亂飛,他尾巴又一甩,身體變成了數十丈長,他尾巴第三次一甩,就從池裡躥起來,飛上了天,頓時,天上狂風大作,烏雲滾滾,電閃雷鳴。
百葉一看兒子飛上了天,連忙喊了三聲: “兒啊!兒啊!兒啊!”小龍聽到娘的喊聲,在荷花塘上轉了三圈,然後吞雲吐霧朝天目山的方向飛走了。從此,浙北一帶只要天旱,這條小龍就會飛來駕雲播雨。當地人逢年過節,也要做百葉龍歡舞慶祝。
發展歷程
獲得新生
1957年,為寄託對國家
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憧憬和祝願,天平村農民在浙江省民眾藝術館的協助下,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百葉龍”進行了加工改編,並獲得成功。從鄉里舞到縣裡,從縣裡舞到地區,並參加了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一等獎後又被推選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
在
北京天壇劇場演出時,“百葉龍”為
壓軸戲,“靜則
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動則蛟龍騰空,氣勢磅礴”。精彩的表演迎來了陣陣掌聲,落幕時,中宣部、文化部領導上台與龍舞演員一一握手,當時,
陸定一部長握著龍頭王長根的手問:“你的龍頭是怎樣由荷花變成的?好快啊。我一時沒看清,百葉龍舞得好!我國農民不簡單!百葉龍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國演出。”“百葉龍”舞進北京共演了7場,慰問了工人、解放軍。
匯演結束時,“百葉龍”榮獲特別獎,同時被邀到中南海懷仁堂匯報演出,受到
劉少奇、
周恩來、
朱德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重展雄姿
1980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沉寂了十多年的“百葉龍”,經長興民間藝術家池文海等人加工改編,於5月30日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農民業餘文藝調演,開幕式在北京工人俱樂部舉行。“百葉龍”在13個代表隊的眾多節目中被推為
開場戲。開幕那天,但見舞台上色彩斑斕的蝴蝶在荷塘邊輕歌曼舞,不一會兒,一朵特大的荷花飄進池中,九段荷花魚貫而進,一對彩蝶緊緊尾隨,在陣陣雷聲中,舞龍藝人將荷花底部的鐵絲鉤巧妙相連。霎時,兩隻彩蝶一下子化成了剛勁有力的龍尾,迅速與龍軀鑲嵌得天衣無縫……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觀眾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北京城轟動了,《
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中國農民報》,新華社以及電視、廣播等50家新聞媒體和中外記者先後前來採訪,新華社、
中新社分別用英、法、俄、阿拉伯等文字向外發稿,宣傳農民業餘文藝調演的盛況並對“百葉龍”的演出作了專題報導。在北京期間,“百葉龍”又一次進中南海為中央領導進行匯報演出,並再次榮獲優秀演出獎。調演結束後,舞龍隊員被留在攝影棚內,前後26天,圓滿完成了農民電影製片廠的藝術紀錄片《
泥土的芳香》的拍攝工作,“百葉龍”被搬上了銀幕。
再度創新
藝術的魅力在於不斷的創新。2000年根據“百葉龍”已跟不上時代要求的現狀,長興文體局邀請省舞蹈專家來長共同研究後,決定對“百葉龍”進行重新加工改編,重振“百葉龍”雄風,展示“百葉龍”風采。改編後的“百葉龍”有三大突破,演員人數擴大了3倍,變舞台舞為廣場舞;原先的一龍獨舞為雙龍齊騰。同時還重新製作了伴奏音樂,無論是服裝還是道具,均以全新的陣容出現。
2000年12月4日晚,“百葉龍”代表浙江省,與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代表隊一起,參加了在台州市舉行的世紀之交我國社會文化舞蹈藝術活動的盛會。以全新陣容出場的“百葉龍”融傳統民間藝術和現代舞蹈技藝於一體,以清新秀美的江南水鄉意境成為此次盛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群星璀璨的台州市政廣場舞台,滿塘荷葉飄逸流淌,朵朵荷花盛開,翩翩彩蝶紛飛其間,驟然間,由奼紫嫣紅的荷葉幻化的兩條蛟龍橫空出世,翻騰飛舞於碧荷之中。頓時,全場掌聲雷動,驚嘆不已。民間藝術奇葩“百葉龍”以其神奇的藝術魅力一舉奪得政府最高獎——全國第十屆“群星獎”舞蹈大賽金獎。
獲得金獎後的“百葉龍”演出邀請不斷,長興文體局在積極組織“百葉龍”赴全國各地演出的同時,還將 “百葉龍”改編成舞台舞、行街舞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2002年“百葉龍”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與來自法國、德國、智利等世界各地的精彩節目同台獻藝;為慶祝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應文化部的邀請,“百葉龍”還參加了全國“群星獎”優秀節目進京表演,並為晚會壓軸,受到北京人民的熱烈歡迎。
全面發展
2003年2月12日至20日,長興百葉龍隨浙江省民間藝術代表團出訪紐西蘭,在奧克蘭市舉辦的開幕儀式上,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拿起湖筆欣然為百葉龍點睛。在6天時間裡,百葉龍連演14場,12萬觀眾得以一睹中國民間藝術的精華。活動結束後,應當地要求,將百葉龍模型贈與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收藏。同年8月,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在黃金時間向全球播出30分鐘的專題片《走遍中國·湖州百葉龍》。
如果說,在全國第十屆“群星獎”舞蹈比賽中摘得金獎、成功出訪紐西蘭而轟動了中外兩地是百葉龍再創輝煌的重要標誌,那么,以長興人在全省、全國較早地開展了對傳統民間藝術行之有效的傳承與保護,讓長興百葉龍更多地走向民間、走向世界,受到廣泛歡迎,則象徵其進入了全面繼承和發展的大好時期。
2004年4月,長興縣出台了《長興縣百葉龍藝術培訓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籌措資金100萬元,選擇了具備百葉龍藝術傳承條件的12個單位作為培訓基地,並提出舉全縣之力發展百葉龍。同時還聘請了談小明、孫紅木、邵小眉等為百葉龍藝術培訓基地的藝術顧問。2005年6月,長興縣文廣新局充分利用新建大劇院的有利條件,正式組建了長興縣百葉龍藝術團,承擔起了長興百葉龍的傳承和弘揚任務。
佳績頻傳
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民間藝人的悉心傳教,專家老師的精心輔導,傳承基地的遍地開花,使長興百葉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環境,形成了佳績不斷,喜事頻傳的輝煌局面。
2004年9月,長興百葉龍在中國“七藝節”開幕活動《風從東海來》大型文藝晚會上光彩奪目,榮獲金獎;2005年,百葉龍獲“華夏一絕”民間表演藝術大賽金獎;並在“春滿華東2005年春節特別節目”、“中國新聞直播湖州春節特別節目”、韓國“中國長江三角洲投資環境說明會”、第三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中盡顯風采。同年10月,百葉龍赴法國參加了“感受浙江—法國·中國文化周”演出,在法國著名藍色海岸旅遊城市尼斯,由中法雙方代表共同點睛的中國“百葉龍”翻滾跳躍、輾轉騰挪,上千觀眾為之喝彩。
2006年1月初,百葉龍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2006春節歌舞晚會的錄製工作;後又從全國各地選送的6000件民間藝術精品中脫穎而出,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百葉龍雄偉美麗的造型置於整個大展最顯赫的中央大廳;2006年6月2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委員會公布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501個項目中,長興百葉龍赫然在列。同年,“百葉龍”被評為浙江省著名商標。
2008年,舉世矚目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應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的邀請,百葉龍赴法國巴黎舉參加奧運火炬境外傳遞活動,圓滿完成了起點(艾菲爾鐵塔)和終點(夏萊蒂體育場)的演出任務,充分展示了百葉龍的藝術魅力,成為奧運聖火傳遞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2009年10月1日,在首都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騰飛中國》篇章,長興百葉龍激情演繹,完美亮相,為浙江、為湖州、為長興爭得了榮譽,並形成了特有的 “團結拼搏、無私奉獻、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百葉龍精神。國慶演出結束後,首都國慶活動指揮部向浙江省委發出了《關於表揚長興百葉龍藝術團參加“首都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演出的函》,浙江省副省長葛慧君作出重要批示:百葉龍藝術團的成功演出,為我省贏得了榮譽,值得總結表揚。首都國慶活動指揮部的領導專程到長興參加了慶功表彰大會。
2010年6月,百葉龍參加了上海世博會“錦繡錢塘”浙江活動周開幕式及全程16場演出。2012年1月,百葉龍受邀參與了央視2012網路春晚的錄製,此次錄製的演出節目在龍年春節期間分別通過CCTV-1、CCTV-2、CCTV-3、CCTV-4、3D頻道、高清頻道和網路向全球播出。隨後,百葉龍受邀參加第五屆“放歌鳳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麗水第五屆中國茶商大會、2012盱眙國際龍蝦節、2012“陸家杯”全國舞龍邀請賽、第二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等大型演出,百葉龍舞博得觀眾高度讚譽。
隆盛時期
隨著百葉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對百葉龍品牌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要。2007年,百葉龍保護單位長興百葉龍演出有限公司將百葉龍剩餘的37類商標進行了全類註冊,並在之後陸續收購了部分在外的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註冊商標的形式進行保護並榮獲殊榮的在國內還是首創。近年來,百葉龍公司創新創業,不斷做大做強百葉龍文化品牌,發展和壯大了百葉龍相關文化產業。百葉龍藝術團通過集中排練、培訓、創編等形式全面提升表演藝術水平,在不斷創新中保持百葉龍獨特的藝術魅力。
傳承機制的進一步完善,表演形式的不斷創新,使得長興百葉龍蓬勃發展,如日中天。近年來頻頻亮相國內外大型活動的舞台,在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同時,各類獎項也是接踵而至。
2012年8月,應俄羅斯國防部的邀請,百葉龍一行66人作為文化部指定的唯一的一個演出節目赴俄羅斯參加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第五屆國際軍樂節演出。百葉龍在十天內登台演出8場,以其神奇的技藝與優美的舞姿征服了在場所有觀眾,獲得了俄羅斯觀眾們的高度好評與喜愛。同年,百葉龍榮獲浙江省知名商號、湖州市十大示範服務商標、第二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金土地獎、2012“陸家杯”全國舞龍邀請賽金獎。
2013年,長興百葉龍參加了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南寧 青秀)舞龍展演暨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評獎活動,並技壓群芳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金獎。
2014年1月,百葉龍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同年7月,百葉龍一行67人赴歐洲參加了瑞士第九屆巴塞爾軍樂節演出。期間,長興百葉龍全程參加了軍樂節所有的18場演出和2 場行街活動,累計觀眾超20萬人次,演出獲得圓滿成功。這次瑞士之行不僅是百葉龍在對外文化交流上的又一次壯舉,同時也是百葉龍第一次正式參與境外商演。2015年8月,長興百葉龍應英方邀請和受國家文化部委派,作為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國文化季的一個重要項目赴英國參加世界第一大軍樂節—愛丁堡皇家軍樂節演出,為促進中英文化交流,推進中英兩國關係進入黃金時代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6年9月,接文化部通知,應卡達博物館管理局邀請,長興百葉龍於10月30日作為湖州市唯一代表節目赴卡達參加中卡文化年“中國節”演出,與卡達的藝術家們進行文化藝術友好交流;隨後,百葉龍參加中央電視台元旦特別節目《飛龍醒獅耀中華》錄播,該節目於2017年1月1日在中央三套頻道播出。2017年1月26-27日,百葉龍參演了春節上泗安村央視節目錄製;6月17日,百葉龍參加了湖州奧體中心浙江省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
2018年2月,百葉龍受埃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邀請,赴埃及參加“歡樂春節過大年”演出活動,以百葉龍為主的整場民俗文化演出以團圓、喜慶、祥和、歡樂的春節元素為主線,生動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
工藝特色
製作百葉龍並不容易,長興有一位出身
梨園世家的石玉樓師傅,他家是造“龍”專業戶,1980年進京演出轟動北京城的百葉龍製作精美,人見人愛,博得中央領導和專家、藝人們一致讚揚。這條龍,就是石師傅用11個晝夜趕製了最難做的龍頭。石師傅自小愛龍,凡游名勝古蹟,必對龍的造型細細琢磨,他說古時制龍都為四爪,清代開始才改為
五爪金龍。為了能使百葉龍獲得成功,他不知化了多少心血,光龍頭就動了不少腦筋,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種材料,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構成,至於龍的眼睛難度更大,古人有畫龍點睛之說,石師傅不僅能使龍眼有神,且開閉自如,眼珠又能轉動,舞龍時,靜則睡態可掬,動則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龍鱗由900多片粉紅色花瓣綴結,龍軀由81朵斗大荷花分9段層層聯結延伸,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或透明的雙條彩縐製成的花瓣疊成,龍軀長16米。百葉龍龍尾製作工藝很高,當兩隻蝴蝶在荷塘邊漫舞時,龍尾是蝴蝶,當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緊跟時,隨著雷聲大作,荷花變成巨龍,蝴蝶又轉眼變成了剛勁有力的龍尾,與龍軀銜接。整條百葉龍的各個部位都具雙重性質,既是龍軀龍頭又是荷花。別具一格、設計巧妙的道具,使“百葉龍”更具江南神韻和獨特意境,堪稱“江南一絕”。
相關報導
涅盤的百葉龍
2006年2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委員會公布了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名單,501個項目中,浙江省
長興縣的百葉龍赫然在列。
長興縣有關人員表示:“長興已建立了12個百葉龍基地,有15條百葉龍的隊伍可隨時拉出來表演。在長興,發展百葉龍已開始從娃娃抓起。”
的確,百葉龍在長興已經是一個響亮的品牌,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百葉龍的傳承、保護和推廣中。
然而,誰能想到,這一響亮的文化品牌,這一珍貴的民間藝術瑰寶,在幾年前還處在瀕臨滅絕的境地。
全省匯演倒數第一,民族瑰寶幾近絕唱
2000年5月1日,長興人永難忘懷的日子。
浙江省第二屆民間文藝展演舉行,全省13個參賽節目在杭州吳山廣場擺開了擂台。
比賽結束,評審會公布評選結果:長興百葉龍為倒數第一名。
“太可惜了!怎么也沒想到會拿最後一名!”省文化廳的領導惋惜道。
長興縣文體局局長陳亦祥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其實,在彩排時陳亦祥便已發現,參賽各隊排成方陣,別的隊都很壯觀,氣勢不凡,而百葉龍隊伍卻顯得零亂、土氣,漫不經心,精神不振。
失敗的端倪早已顯露。只是沒想到會敗得如此之慘!
百葉龍這一民間藝術瑰寶已近絕唱。
回到長興,縣文體局馬上召開黨委會。
百葉龍何去何從?要么自生自滅,任其湮滅;要么重振雄風,迎難而上,闖出生路。
就在此時,一份由省文化廳下發的檔案被送達陳亦祥的手中:全國群星獎將於當年12月舉行,浙江省將推選3個節目參賽。在檔案送達的同時,省文化廳的電話也追來了:長興百葉龍是否參賽?如果參賽,可以作為備選節目。
倒數第一名緣何還能被邀請參賽?可見百葉龍在浙江的地位。
長興縣文體局邀請當地及省里的民間藝術家開會,商量對策。專家們的意見非常一致:百葉龍是民間藝術瑰寶,絕不能任其湮滅,百葉龍應該參加全國比賽!
參賽!百葉龍要
東山再起,到全國賽場上再決輸贏,雪倒數第一之恥!
全省倒數第一,要拿全國大獎,妄想!有人諷刺。
專家們也認為,百葉龍要想在全國得獎非常困難。
但局黨委還是堅持這一決定。
這一決定也把文體局一班人逼到絕境。他們深知,百葉龍近200年的傳承如果在他們手裡夭折,這將意味著他們將成為長興歷史上的罪人!他們將無法向歷史、向長興人民交代!
孤注一擲!文體局決定把兩年的文藝經費30萬元全部投入到百葉龍編排上。
他們請來了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
孫紅木和省群藝館舞蹈室主任邵小眉、專家吳露生。經過醞釀,專家們決定對傳統的百葉龍舞蹈進行創新,將延續了200年的一龍獨舞改為二龍共舞。這樣一來,演員陣容擴大了3倍。同時還重新製作了伴奏音樂,改制了服裝道具。
百葉龍演員歷來是業餘的,這次也一樣,在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文體局從天平村、清泉武術學校等15個單位遴選出59名演員進行集中排練。排練和參賽由時任文體局副局長的高有順負責,張月琴、楊明珠等眾多文藝骨幹被抽調在一起。
離全國比賽只有5個月,這么短時間,能把這些沒有經驗的人訓練出來嗎?
浙江省選送全國比賽的節目確定為:
餘杭滾燈,
青田魚燈,海寧花燈。百葉龍被作為備選節目選送文化部。
文化部能把百葉龍從備選列入正式比賽劇目嗎?惴惴不安的陳亦祥趕到了北京。
據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司一位副司長透露,百葉龍不但被列入參賽目錄,而且排序在全國所有節目中居第二位!
節目排序不代表得獎的名次,但名次排序實際上代表文化部對節目重視的程度,陳亦祥欣喜莫名。
“拿到銀獎就是失敗!”回到長興,陳亦祥以宜將剩勇的氣概提出了這樣的口號。
從田頭走向舞台百葉龍舞進中南海
龍是中華民族的
圖騰,是悠久歷史的文化積澱,中國人崇拜龍,因此塑造了成百上千種各具特色、千姿百態的龍。長興百葉龍便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條。
延續已近200年的百葉龍,誕生在太湖畔的長興縣
林城鎮天平村,並一直在這個村傳承,這是非常罕見的。
在百葉龍藝術團團長楊明珠辦公室,記者見到了百葉龍藝術團的顧問、天平村黨支部書記
談小明。
1949年出生的談小明是百葉龍第7代龍頭,他叔叔、哥哥都是龍頭。他說,天平村人以舞龍為榮,村里男子都會舞龍,不會舞龍的被認為缺乏男子漢氣。而舞龍尤以舞龍頭者最受尊敬,村規規定,不會舞龍頭的不能當村幹部。
天平村是個大村,原有1500多人,經歷了兩次國內戰爭和抗日戰爭,人口銳減到幾百人。到1949年,百葉龍的製作方法已基本失傳。
在新中國成立的日子裡,王長根、王如秋等一些青年農民決心重新製作百葉龍,恢復舞龍傳統。他們遍訪村中老人,發掘百葉龍製作方法。摸索了兩個多月,建國後第一條百葉龍在天平村復原了。
百葉龍又在天平村歡騰起來。
1956年,長興縣文化館的一位幹部偶然來到天平村,恰遇村里在舞百葉龍,當他目睹本縣這一還未被知曉的民間藝術樣式的表演時,這位幹部非常興奮,遂向文化館領導作了匯報。於是文化館邀請百葉龍到縣城表演。
百葉龍第一次衝出天平村,來到縣城。
說來真巧,百葉龍在縣城的演出被浙江省文藝輔導隊民間文藝專家余伯忠撞了個正著,百葉龍極富民間色彩的表演使這位民間藝術家震驚不已,他萬萬沒想到,在本省,竟蘊藏著這樣一種精美的民間藝術!
此時余伯忠正為浙江民間藝術作品參加全國比賽四處奔波,百葉龍的發現使他喜出望外。很快,百葉龍被確定為晉京參演節目。
余伯忠親自對節目進行改造,將龍身的製作材料由原來的紙和竹片改為棉紗、鐵絲,龍身的發光體也由蠟燭改為電池燈泡;將龍珠由原來的“壽桃珠”改為“花苞含珠”;百葉龍是荷花龍,原來龍尾是蝙蝠,現改為彩蝶;在舞龍的造型上,將12盞陪舞的花燈改為12隻雲彩牌;在舞蹈動作上則突出遊、滾、睡、臥、騰和出水、盤柱等動作。原來的百葉龍舞龍沒有音樂伴奏,就給它配上江南的民間小調。
在百葉龍近200年的發展歷史上,這是一次重大的創新,中國傳統的舞龍第一次真正變成了龍舞。
接著,天平村的舞龍者被集中封閉訓練了3個月。
1957年1月,百葉龍演出隊由天平村支書王長根帶領晉京參演。
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在北京天壇劇場進行,百葉龍極具鄉土特色的表演引起轟動。
演出結束,中宣部部長陸定一上台接見演員,他握著王長根的手問:“你的龍頭是怎樣由荷花變成的?好快呵!我都沒看清。百葉龍舞得好啊!我國農民不簡單!百葉龍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國演出!”
“不簡單”的百葉龍馬上迎來了更不簡單的事:他們應邀進中南海為中央領導表演,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觀看了他們的演出。演出結束,中央領導上台和他們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周總理還送給王長根一支鋼筆。
那次晉京,百葉龍演了7場,演出獲得國務院特別獎。
更讓天平舞龍者喜出望外的是,他們的演出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請王任重帶來口信:“多扎兩條百葉龍,到
天安門廣場演出去!”
1957年7月,百葉龍隨國家文藝團體訪問蘇聯,出席世界青年聯歡會。
1958年國慶節,長興組織了10條百葉龍,在天安門廣場狂舞。
百葉龍登上了輝煌的頂峰。
劫後餘生,百葉龍被拍成電影
百葉龍與中國所有的龍不同之處在於其道具製作別具一格,獨出心裁。而製作百葉龍的工藝非常複雜。
據《品味長興》一書記載,在百葉龍的深化和傳承上,長興的兩個民間藝術家起了重要作用,他們是池文海和石玉樓,池工於舞蹈,石長於製作。
已經去世的池文海有“江南小
梅蘭芳”之譽,是浙江省文化廳授予“浙江省民間藝術家”稱號的。為了傳承百葉龍的舞蹈技藝,他一次次深入天平村,與王長根等人同吃同住,向村里老人虛心求教。數十年來,他對百葉龍的舞蹈編排等方面進行過多次改革,不但使百葉龍藝術得到傳承,而且有了創新和發展。
有“造龍專家”之譽的石玉樓曾任常州京劇團團長,後因調長興改行搞道具。文革期間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飽受摧殘。他精通舞台藝術,自小愛龍,每有機會外出,必遍覓名勝古蹟,凡有龍處定細加觀察研究。到長興後愛上了百葉龍,經常到太平村與制龍的村民探討制龍技巧。多年的觀察和細心琢磨使他掌握了整套制龍技藝,他製作的百葉龍達到精美絕侖的境界。
記者在百葉龍藝術團的道具製作工場見到已年逾80的石玉樓,他還在“造龍”。他製作一條龍有130多道工序,需要80多種材料,龍頭未拼裝前是一朵特大的荷花,龍眼開閉自如,眼珠能轉動,靜則睡態可掬,動則栩栩如生;龍軀由81朵荷花分9段聯結,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製成的花瓣疊成,荷花花瓣代表龍鱗;龍軀長16米;龍尾是一對彩蝶。
石玉樓說,中國有很多龍,但其他地方的龍舞動時是龍,靜止時也是龍;惟獨百葉龍,出場時是朵朵荷花或瓣瓣荷葉,變龍時演員急速依次聚攏,將荷花荷葉環環相扣,迅速拼裝,不到10秒就拼裝成整條龍。這一精巧的設計使百葉龍獨具特色,堪稱江南一絕。
“文革”中百葉龍被當作四舊付之一炬,從此在天平村消失。
1979年,文化部的一位專家專程來到天平村考察百葉龍,此時的天平村連一個龍頭也拿不出來了。
此時的石玉樓也還是戴罪之身——他還戴著“反革命”帽子沒有摘。
時任長興縣文化局局長的喬林憤怒了,這是對藝術人才的摧殘!“你大膽去做,有問題我來承擔責任,你的問題我們來解決!”喬林拍了胸脯。
14天夜以繼日,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製作出來了。石玉樓還對龍頭的製作進行了改革,將重量降低至不到10斤;龍頭加上能抖動的楊梅球,舞起來不住地抖動;百葉龍傳統的龍鬚是直的,石玉樓則將龍鬚向上彎曲;更精妙的是,他製作的龍眼開閉自如,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龍的眼神都對著人,這個龍頭是對傳統龍頭的改正,顯得栩栩如生。
百葉龍的舞蹈、音樂、道具也有了變化,赴京參演的百葉龍煥然一新。
1980年6月初,文化部在北京舉行全國13個省市業餘文化調演。百葉龍大獲全勝,獲得一等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眾多媒體紛紛對此做了報導。
百葉龍太精美了!調演結束,
八一電影製片廠把他們留下,整整一個半月,專題片《泥土的芳香》攝製完成。
電影《泥土的芳香》把百葉龍推向了全國,百葉龍在沉寂10年後進入了又一個輝煌期。
置之死地而後生,百葉龍重現輝煌
2000年12月4日,浙江
椒江,全國第十屆舞蹈大賽在此舉行。
經歷了倒數第一名的慘敗,長興人
臥薪嘗膽、養精蓄銳半年多,發誓要雪蒙在百葉龍身上的恥辱。
這個時候終於到了。
音樂聲起,觀眾面前出現的是一幅祥和的江南水鄉勝景:祥雲朵朵,彩蝶成雙,荷葉荷花在碧波中搖曳。百葉龍舞,龍在何處?驚詫間,突然雷聲爆響,燈光驟暗,一陣急促的鑼鼓聲起,演員手中的瓣瓣荷葉化作龍鱗,朵朵荷花變作龍身,那顆最大的荷花成了龍頭,彩蝶成了龍尾,一條粉紅色的巨龍突然衝出荷塘,騰空躍起。整個變龍過程在不到10秒時間內完成,頓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百葉龍歡騰地舞蹈著,鑼鼓陣陣,嗩吶聲聲,長興舞龍者血脈賁張,激情澎湃,把龍舞舞入了化境。
漸漸地,高潮退去,嬉戲的兩龍蟄伏下來,驀地,龍消失了,舞台又恢復成滿池荷葉,至此,舞蹈結束。
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評獎揭曉,百葉龍獲得金獎。
從全省倒數第一到獲得全國金獎,5個月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百葉龍獲金獎後,名播華夏,邀約紛至,包括國外也來邀請。
2002年2月14日,紐西蘭奧克蘭市阿爾布特公園內張燈結彩,火樹銀花。
晚上8時許,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的車隊漸次停下,鼓樂齊鳴處,一條巨龍頓時狂舞起來,那是長興的百葉龍!片刻,百葉龍的第八代傳人談小明之子談勇充當龍頭,巨龍逐漸向克拉克靠近,隨著一聲響鑼,高高舉起的龍頭在克拉克面前定格。紐西蘭女總理含笑從百葉龍代表團團長陳永昊手中接過湖筆,欣然為百葉龍點睛。頓時,阿爾布特公園內燈光瞬間亮起,鞭炮聲大作,公園沸騰起來。紐西蘭中國新年燈會開幕式在百葉龍的狂舞中正式開始。
2001年的一天,一位金髮碧眼的洋人走進了天平村。他叫詹尼夫·金,紐西蘭藝術家,他是慕名前來考察百葉龍的。此次考察的結果是,百葉龍應邀赴紐西蘭奧克蘭參加中國新年燈會演出。
赴紐西蘭演出,這是百葉龍跨出國門的一次成功嘗試。洋溢著中國和紐西蘭友誼的演出留給紐西蘭觀眾極深的印象,3天時間演了15場,12萬觀眾得以一睹中國民間藝術的精華。
演出轟動奧克蘭,傾倒了紐西蘭觀眾,觀眾無不驚嘆中國民間藝術的神奇精妙。
2003年8月15日,中央電視台《
同一首歌》特別節目《相擁太湖,相約長興》大型文藝晚會開幕,開場舞蹈便是百葉龍。
2004年9月,中國第七屆藝術節,開幕式《風從東海來》在杭州隆重舉行,百葉龍成為晚會最精彩的一幕,雙龍共舞,氣勢宏大的場面,8分鐘的精彩的表演,贏得7次雷鳴般的掌聲。
從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的半年中,百葉龍前後15次在全國各地的重大演出舞台亮相。同時,百葉龍開始出席商業演出,並且有了不菲的收入。
百葉龍赴韓國演出……百葉龍赴香港、澳門演出……百葉龍赴法國演出……
“在法國尼斯演出,場面非常感人。”楊明珠說。“我們是第一次採用搖滾樂配樂,適合搖滾音樂的龍舞更加狂放,當演員唱起了《
龍的傳人》時,此情此景,許多華僑忍不住熱淚盈眶,甚至失聲而泣,這是祖國的龍啊!”
長興百葉龍全盛的時期來到了。
舉全縣之力振興百葉龍, 長興實施百龍計畫
長興縣委縣政府對百葉龍非常重視,一個全面振興百葉龍的計畫在全縣推開。
2004年4月8日,長興縣舉行百葉龍加工研討會,會議請來了國家級、省級著名民間舞蹈藝術家和民間藝人共同參與百葉龍改編創新,確定了傳承與創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注重舞蹈意境提升的改編創新方案,對百葉龍在原貌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編。
縣委決定:建立百葉龍基地,成立百葉龍藝術培訓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書記和縣長親自擔任顧問,縣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宣傳部長和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並明確由縣委宣傳部具體負責牽頭;決定把百葉龍作為一個文化產業來發展,做精做大做強做好這一產業;同時提出百葉龍人才培養計畫,為了配合人才培養,不僅要有大龍,還要有小龍和小小龍,培養百葉龍人才從幼稚園抓起;為使百葉龍的民間傳統得到更深更廣的傳播,長興縣還將百葉龍的歷史淵源、創編過程、藝術特色、表演形式編寫成鄉土教材,作為全縣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目前教材編輯正在緊張進行中。
長興縣出台了《長興百葉龍藝術培訓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籌措資金100多萬元,選擇具備民間藝術傳承條件的學校、部門和鄉鎮成立了 12個百葉龍藝術培訓基地。並提出舉全縣之力發展百葉龍,宣傳部、文體局、教育局、林城鎮政府、李家巷鎮政府、華能電廠、李家巷坦克部隊……一時間,黨、政、軍、企齊參與,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全力的保障。
文體局還請來作曲家王天明對配樂進行重新創作。王天明三下長興,體驗生活,不斷對音樂進行修改,分別為大龍、小龍和小小龍配樂。
2004年4月28日,長興縣首批12個百葉龍培訓基地舉行掛牌儀式,475位業餘演員進入基地訓練。
一個“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市場運作”百葉龍的時代開始了。
作為百葉龍培訓基地建設的職能部門,文化局不但承擔起了各基地藝術人才的選拔、培訓和輔導,負責節目的創新、編排、服裝、道具、音樂等設計製作,還採取了省級專家輔導,縣內民間藝人舞龍技巧傳授與日常排練輔導相結合的辦法來實施和落實培訓任務。
近200年來,百葉龍一直未能出村,主要原因是村里嚴格規定,舞龍技巧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百葉龍只能由本村人來舞,不能把技巧傳給外人。也正因為如此,當全縣成立12個基地時,天平村村民堅持舊規:舞龍技巧不得外傳!
為了解決舞龍技巧問題,縣裡專門派人到天平村向談小明求援。
半個月中,當縣裡的同志第N次找到談小明時,談小明終於同意了。此時的他認識到百葉龍要繼承發展,要發揚光大,單靠一村之力是無法完成的。
6月,談小明來到了電大基地。學員們正在揮汗如雨地訓練,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導,動作很不規範,不正確。已經舞了一個月了,但還是舞不好。
“百葉龍是江南荷花龍,是一條文雅的龍,龍頭必須滿臉含笑。”談小明示範著。“百葉龍要舞起來,關鍵是龍頭要舞出‘8’字形……”
經過談小明指導,電大基地的百葉龍舞起來了。
談小明、談勇父子成了各基地的顧問,開始巡迴指導。
2005年,長興縣舉行了規模空前的百葉龍大賽,12個基地的15條龍參賽,500多名演員齊集,由省文化廳組織民間藝術專家和舞蹈藝術家組成評審評選各項獎。這么大的規模,這么隆重的儀式,這在長興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2006年百葉龍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2008年4月7日18時30分,奧運聖火順利抵達法國巴黎,應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由長興教育系統組建的百葉龍藝術團在巴黎參加了奧運聖火傳遞活動。百葉龍先後在本次奧運聖火傳遞活動的起點(艾菲爾鐵塔)和終點(夏萊蒂體育場)精彩亮相,為奧運聖火助威。
在國慶民眾聯歡晚會的表演中,百葉龍是南方龍的唯一代表,因此萬眾期待。9月12日,國慶民眾聯歡晚會彩排首次進行。在合排中,來自全國的12條舞龍和200多隻舞獅在現場龍騰獅躍,大展威風,其中以百葉龍與重慶的銅梁龍及河北的滄州獅最為搶眼。
當《祝酒歌》響起,中心表演區便迎來數百張荷葉迎風搖曳,一朵朵嬌艷的荷花沉浮其間。突然間,兩條長60米的巨龍騰空飛起,時而在荷葉間翻騰,時而在水面上騰躍,兩條巨龍又在瞬間變成6條小龍。百葉龍能在10秒鐘內完成從荷花到大龍,再到小龍的兩次變化。讓在一旁觀看彩排的人頗為驚奇。
“很多人問我:‘只看見你們帶著花進去,怎么突然變成龍了呢,龍頭藏哪裡了?’”楊明珠頗為得意地說,“這就是長興百葉龍的奧妙之一。”
楊明珠介紹,這次他們的演出團隊總共有81人。彩排結束後,團隊已回到湖州練習,將於9月24日進京作最後的衝刺,直至10月1日的表演。
感受長興“百葉龍”
浙江省長興縣位於太湖西南岸,流傳了160多年的民間舞龍“百葉龍”就出自這裡。它以巧妙的設計、精湛的工藝、獨具魅力的表演成為民間藝術瑰寶,新中國成立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領導人都曾經觀看過“百葉龍”表演。 如今,長興“百葉龍”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葉龍”以舞蹈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在江南秀美的荷塘中誕生的故事:很久以前,長興縣天平村裡有一畝荷塘,荷葉鋪滿水面,荷花開滿池塘,蜻蜓蝴蝶飛來飛去,非常美麗。當時荷塘邊住了兩戶人家,一家有個兒子叫百葉,一家有個女兒叫荷花。百葉和荷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後結為夫妻,相親相愛,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不久,荷花生下一個男孩,腋下有龍鱗,人們都說他是龍種。族長得知後搶走荷花,殺死百葉,還舉刀砍向孩子。就在這時,孩子居然化作小龍騰空而起。從此以後,每逢乾旱,小龍就會趕來耕雲播雨,天平村因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村民感激小龍,就從池塘中采來荷花荷葉,精心製作成一條龍,取其父名,稱為“百葉龍”。村民們舞起“百葉龍”,祈求國泰民安,幸福美滿。隨著時間的推移,“百葉龍”從一個美麗的傳說演變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成為長興的特色文化,受到民眾喜愛。
第一次觀看“百葉龍”表演,那“靜則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動則蛟龍騰空,氣勢磅礴”的精彩動作撼動人心。舞台上色彩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荷葉飄逸流淌,荷花競相開放,舒緩的音樂讓人一下子便沉浸在江南水鄉的氣息之中。不一會兒,一朵特大的荷花飄進池中,九段荷花魚貫而入,一對彩蝶緊緊尾隨,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嫣紅碧綠的荷花荷葉組成的蛟龍騰空而起。
“百葉龍”寄託著古往今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願,看過“百葉龍”的人們無不為它壯觀的場面所感染,無不為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而慨嘆!駐守在長興縣的南京軍區某部官兵,不僅與當地民眾結下了深厚的魚水情深,也深受長興濃郁的傳統文化薰陶感染。
為滿足官兵們學習傳統文化的願望,部隊選送百餘名官兵到地方學習“百葉龍”的製作和表演技藝。長興大劇院成了官兵們學習掌握“百葉龍”表演技巧的重要場所,官兵們一招一式向民間藝人虛心求教。學成歸來的官兵又利用業餘時間給戰友傳授技藝,在部隊培養出一批舞龍人才。如今,“百葉龍”已成為部隊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官兵們表演的“百葉龍”不僅在部隊重大演出活動中成為保留節目,部隊舞龍隊還經常走出營區,與民間舞龍藝人一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