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百子坑賽龍
嗟龍之智誰可拘,出入變化何須臾。
壇平樹古潭水黑,沉沉影響疑有無。
四山雲霧忽晝合,瞥起直上拏空虛。
龜魚帶去半空落,雷輷電走先後驅。
傾崖倒澗聊一戲,頃刻萬物皆涵濡。
青天卻掃萬里靜,但見綠野如雲敷。
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
野巫醉飽廟門闔,狼藉烏鳥爭殘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百子坑:也叫柏子潭,在滁城西南三里,旁有柏子廟,為禱雨之所。
⑵嗟:文言嘆詞,表嘆息,嗟嘆。拘:限制,束縛。
⑶須臾:片刻之間。
⑷壇:這裡指求雨台。潭水黑:指潭水深綠。
⑸沉沉:潛伏不動狀。影響:指龍的影子、響動。疑有無:疑惑而不知道有沒有。
⑹瞥:一瞥,一瞬間。拏空虛:即拿雲,神龍上乾雲霧之意。拏,同“拿”,意為“執取”。空虛:雲霧。
⑺輷(hōng):形容車聲、雷鳴等巨大的聲音。先後驅:指雷電連線不斷,仿如互相追逐。
⑻涵濡:沾潤,沉浸。
⑼敷:鋪開。
⑽坎坎:形容鼓的聲音。山隅:山的一角,山腳。
⑾殘餘:指為巫師吃剩的謝神食物。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可嘆那神龍的靈智誰能束縛,來去自由,出神入化只在轉眼之間。
祭壇平坦寬闊,古木蒼蒼,潭水幽暗深綠,水面沉沉,裡面沒有身影動靜,讓人疑惑潭水之中有沒有神龍。
四周的山頂雲霧繚繞,突然間聚攏在一起,只見神龍騰空而起,直衝上天空牽引雲霧溟縈。
潭水中的龜、魚被神龍的騰起之勢卷上高空,又紛紛墜落,隨後交替而來的是閃電,伴隨著雷聲隆隆。
只見大雨好像從山崖傾倒下來一般,頃刻之間大地雨水充足,萬物都得到了滋潤濡養,這正是神龍聊且一顯神通。
雨過天晴之後,天空就像灑掃過一般,萬里平靜,只見綠色的原野,如同雲錦鋪成。
明天早晨,老農們就會到柏子潭旁祭拜,那時候,歡快的鼓聲咚咚鳴響,迴蕩在山谷之中。
鄉野間的巫師酒醉肉飽之後,回到廟中關緊廟門,此刻的廟門之外一片凌亂,烏鴉鳥雀亂飛,爭奪被人吃剩下的祭供。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時歐陽修任滁州太守。這一年初,滁州氣候本來頗好,但不久便鬧起了春旱,春耕大旱,百姓無法耕田,太守歐陽修不得不同老百姓一道設壇求雨。但不知是心誠感動了天地,還是事又偶合,這一求果然不久以後迎來的大雨降臨,而且頃刻間雨量充沛,不能不說是神奇。於是歐陽修作了此詩,以記錄此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寫祈雨的情景。也許求雨心切的幻想吧,也許是真的求雨立時成功,關於這個問題無須去考證,只需了解這首詩的氣勢,就足以讓讀者感受到一位太守,是如何急民之所急的可貴精神。而神龍之神,也足以令人敬畏。剛剛還是潭水沉沉,毫無動靜,詩人腦海中忽然幻化出烏雲四合,神龍騰空,電閃雷鳴,大雨滂沱,頃刻間又雨過天晴,呈現出一派綠野如雲錦的景象。此情此景,令人眼前無比震撼,而震撼之餘,留給讀者更多的則是對於當時社會的思考。
詩的結尾處“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二句,將民間祈雨成功、萬眾歡欣鼓舞的場面描寫得活靈活現,表達了詩人關心民間疾苦,以及與民同樂、愛民如子的偉大情懷。
名家點評
海南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林冠群《歐陽修詩文選譯》:想像豐富,筆力恣肆,得力於李白詩風甚多。單讀其詩,似乎是求雨成功,天從人願,但細味題目,但言賽龍,不言喜雨,便透露出這不過是詩人的想像之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