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齒泥炭蘚

白齒泥炭蘚

白齒泥炭蘚,(Sphagnum girgensohnii russ).屬於泥炭蘚科,泥炭蘚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齒泥炭蘚
  • 拉丁學名:Sphagnum girgensohnii russ.
  • :植物界
  • :泥炭蘚科
  • :泥炭蘚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枝及莖纖細而硬挺,多呈黃綠或灰綠色,或帶淡棕色,無光澤。莖皮部具3—4層大形無色細胞,有時為2—3層,每個表皮細胞具2—3個大圓孔;中軸黃色。莖葉呈短闊舌形或劍頭形,有的稍長而上部稍狹,長0.9—1.14毫米,闊0.75—0.9毫米,先端鈍圓而闊,頂部細胞消蝕而裂成不規則粗齒邊;分化邊緣上狹,至中部突廣延,中下部每邊寬達葉寬度的1/3以上;無色細胞在中下部較狹,上部者呈闊菱形,多少有些分隔,一般無紋孔。枝叢3—5,強枝2—3,傾立,漸尖或一向彎曲,有的短而急尖。枝葉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呈卵狀披針形,長1—1.3毫米,寬0.5—0.75毫米,乾時挺立;無色細胞腹面上部具大而圓形無邊的中央孔,常具假纖維分隔,背面具小前角孔,或具角隅厚邊小孔,稀在下部具半橢圓形成列對孔;綠色細胞在枝葉橫切面觀呈梯形,偏於葉片腹面,通常兩面均裸露。雌雄異株,雄枝著生精子器部分呈球狀,淡棕色,雄苞葉小而短寬;雌苞葉較大,長卵狀舌形。孢子黃棕色,光滑,直徑約30—33微米。

生長環境

對環境之適應性較強,故在高山及低海拔地均可生長,除常見於沼澤地與潮濕針葉林地外,在杜鵑灌叢下、竹林下、腐殖土上、塔頭甸子上、潮濕之岩石上、溝邊岩面薄土上均可見成大片之蘚叢,本種在林地往往形成大面積高位沼澤。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四川、貴州、西藏等省區。
國外分布:廣泛分布於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爪哇)、尼泊爾、錫金、烏克蘭、高加索、俄羅斯(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及薩哈林島)、歐洲、北美洲以及格陵蘭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