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鷳的分布格局與分子系統地理學研究

《白鷳的分布格局與分子系統地理學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張雁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鷳的分布格局與分子系統地理學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雁雲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採用分子生態學、形態學、動物地理學、保護生物學等的理論和方法,以種下分類和起源演化方面有爭議的瀕危物種白鷳Lophura nycthemera為研究對象,開展如下研究:(1)查明白鷳的分布格局及地理種群間的隔離狀況,結合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推測現分布格局的成因;(2)構建白鷳種下的分子系統發育樹,並分析各地理種群的演化歷史和系統發育關係,進一步揭示東洋界鳥類種及種下的系統演化模式和歷程;(3)查明形態特徵、羽色變異與分子系統發育間的關係,解決白鷳種下分類存在的問題,並確定保護單元;(4)評估典型種群的進化潛力、存活前景,查明制約種群發展的關鍵因素。.本項目的實施,將明確白鷳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系統發育關係,解決種下分類問題,確定保護單元,查明致危因素,為深入探討東洋界鳥類的演化模式和制定針對性強的保護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結題摘要

本研究以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的白鷳(Lophura nycthemera)為研究對象,運用形態學、分子生態學和種群遺傳學等方法,厘定了白鷳的種下分類,構建了分子系統地理結構,揭示了冰期避難所效應、水系變化導致的基因流阻斷與遺傳漸滲對地理種群遺傳結構的綜合影響,提出了這個生物多樣性點地區的一種新的種下分化模式,並對典型地理種群中羽色基因與表型變異的關係進行了研究。 在查證白鷳的命名歷史和地理分布的基礎上,通過測量標本,從外部形態對白鷳的15個亞種進行了定量比較,提出可根據羽色分為暗色亞種組和淺色亞種組。暗色亞種組的量度顯著小於淺色亞種組。淺色亞種組可進一步分為三組,大陸地區以元江-紅河為界分為兩組,特有分布於海南島的亞種whiteheadi為一組。部分鄰域分布的亞種在羽色和量度特徵上相近或重疊,不具有穩定的可區分的外形特徵,難以達到亞種的分類標準。結合地理分布考量,白鷳的現代分布區呈現部分連續、間斷分布的地理格局。 基於21個地點170個個體的線粒體控制區序列和細胞色素b基因,利用多種系統發育的分析方法構建了我國白鷳的分子系統地理結構。元江-紅河以北的亞種fokiensis,nycthemera和rongjiangensis形成了東部組,分布於金沙江以北的亞種omeiensis形成了四川組,特有分布於海南島的亞種whiteheadi組成了海南組,此3組的分化時間在40萬年以內。結合遷移-隔離模型分析與生態位模型的預測,海南與大陸種群的分化伴隨了長期的基因流,與海南島和大陸的周期性連線有關,晚更新世四川盆地的避難所效應可能是四川種群線粒體基因特有化的主要原因。元江-紅河以南的jonesi,beaulieui,occidentalis和部分rufipes個體形成了西部組,與前三組的分化時間為60-70萬年;而其他rufipes個體與黑鷳L. leucomalanos的親緣關係較近,形成了盈江-黑鷳組。亞種rufipes線上粒體與核基因上呈現出的多系性是與黑鷳種間雜交所導致。東部組、海南組和西部組均經歷過近期的種群擴張事件,擴張時間早於末次最大冰期(LGM)的發生時間,表明LGM未造成白鷳種群數量的明顯波動。 對白鷳不同羽色的典型地理種群擴增了MC1R、TYR和TYRP1三個羽色相關基因。非同義突變位點均與白鷳的羽色表型的變化沒有相關性。共享單倍型的組成在地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