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梁水下石銘

白鶴梁水下石銘

“白鶴梁”之所以得其名,是因為傳說唐時爾朱真人曾在此修煉,後來得道,乘白鶴而去。白鶴梁外型也酷似一條臥於滾滾江流上的大魚,因而當地人又叫它“石魚”。

它平常年份一般浸沒於江水中,僅冬春枯水期水位最低時才能露出水面。所以石魚出水的機會較少,或三五年一見,或十餘年一見。由於民間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的說法,每逢石魚出水,人們奔走相告,觀者絡繹不絕。

於是有人便把石魚出水的日期、尺度以及記述出水情景的詩文等等,留刻在石樑上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鶴梁水下石銘
  • :約1600米
  • :16米
  • 性質:巨型石樑
發展歷史
在涪陵城下,烏江與長江匯合處的上游約1公里的江心,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巨型石樑。因其石樑上刻有自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至當代的石刻題記165段,3萬餘字,記錄了1200餘年間72個年份的水位情況,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石樑上有石魚14尾,最大的長達2.8米,小的有30厘米。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題刻,遠遠超過了各國大河中類似的水文石刻。
同時,白鶴樑上還布滿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眾多碑銘,縱橫交錯,琳琅滿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中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王士禎等人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趙體並存。因而白鶴梁被國家文物部門認定為“國寶級”文物和三峽庫區一號保護文物。
1974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水文工作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涪陵石魚題刻》為題,向大會提交報告,白鶴梁的科學價值得到世界公認。
為了保護好白鶴梁,1993年國家文物局就委託有關部門進行保護方案設計,10年間幾經波折,先後有3套方案被專家否決。2002年10月,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的葛修潤院士提出的“無壓力容器保護方案”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等15個單位的評審。
這個方案就是在白鶴梁中段題刻最為集中的地方,用鋼筋水泥建一個掩體,由兩道玻璃斜坡廊道連線到地面陳列室。水下博物館內配有照明設備,遊客可由斜坡廊道進到水下,通過玻璃視窗觀賞題刻。水下博物館可以阻隔江水對石刻的沖刷,但要將江水淨化後再泵進掩體內,並以很小的流速循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