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蟹甲草

白頭蟹甲草

白頭蟹甲草(學名:Parasenecio leucocephala)為雙子葉植物綱菊科蟹甲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湖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250米至3,0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林下、林緣及草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可全草入藥,利水消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頭蟹甲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菊亞綱
  • :菊目
  • 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白頭蟹甲草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城口、巫山)、湖北等地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平臥,有多數被絨毛的鬚根。莖單生,直立,高40-80厘米,下部裸露,常帶紫色,無毛,有明顯的條紋,上部被白色蛛絲狀毛或後多少脫毛。葉具長柄,下部葉在花期凋落,中部葉葉片卵狀三角形或戟狀三角形,稀卵狀心形,長8-12厘米,寬18-14厘米,頂端短急尖或尾狀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齒端具小尖,上面綠色,被疏短糙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蛛絲狀毛,掌狀3-5脈,側脈弧狀向上分叉;葉脈在兩面明顯;葉柄長4-9厘米,無翅,無毛或近無毛;上部葉較小,葉柄較短。
白頭蟹甲草
頭狀花序較多數,在莖端和上部葉腋排成窄圓錐花序;花序梗長2-17毫米,有2-3線形小苞片,密被絨毛。總苞圓柱形或圓柱狀窄鐘形,長8-10毫米,寬4-5毫米;總苞片5,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寬2-4毫米,頂端鈍,邊緣乾膜質,外面被白色棉毛;小花10-13個,花冠黃色,長8-11毫米,管部細,長約3毫米,檐部筒狀,裂片披針形;花葯伸出花冠,基部具長尾;花柱分枝外彎,頂端截形,被乳頭狀微毛。
瘦果圓柱形,長5-6毫米,無毛,具肋;冠毛雪白色,長6-8毫米。花期8-9,果期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城口、巫山)、湖北(宜昌、興山、巴東、神農架、南漳、保康等)。生於林下、林緣或草叢中,海拔1250-3000米。模式采自四川城口。
種僅局限分布於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莖和葉下面被密白色蛛絲狀毛;總苞片較寬,外面被白色棉毛;小花10-13,與本屬的其他種極易識別。

基本資料

海 拔: 1250-3000
最低海拔: 1850
最高海拔: 2800
生 境: 山坡
藥用部位: 全草
藥用主治: 利水消腫,清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