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飲,中醫方劑名。出自《活幼心書》卷下。為劑,具有化痰息風,溫中止嘔之功效。主治寒痰中阻,風痰上擾。嘔吐痰涎,胃脘痞滿,不思飲食,頭暈目眩,睏倦怠惰,甚則顛仆,喉中痰鳴,肢體麻木,舌強言澀,舌苔白厚膩,脈沉弦滑。
基本介紹
-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 功用:化痰息風,溫中止嘔
- 主治:寒痰中阻,風痰上擾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白附子、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川烏(生用,仍去皮臍)、天麻(明亮者)、陳皮(去白)、南木香、全蠍(去尾尖毒)、僵蠶(去絲)、丁香各二錢。
用法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三片,慢火煎七分,作五次空心溫服。
功用
化痰息風,溫中止嘔。
主治
寒痰中阻,風痰上擾。嘔吐痰涎,胃脘痞滿,不思飲食,頭暈目眩,睏倦怠惰,甚則顛仆,喉中痰鳴,肢體麻木,舌強言澀,舌苔白厚膩,脈沉弦滑。
方義
方中半夏燥濕化痰,散結消痞,降逆止嘔,天麻平肝潛陽,息風止痙,二者共為君藥。川烏溫中散寒,除濕通痹,南星燥濕化痰;白附子燥濕化痰,祛風止痙;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均為臣藥。佐以全蠍、僵蠶息風止痙,通絡散結;丁香、木香溫中降逆,行氣調胃。生薑為引,溫中降逆,和胃止嘔。諸藥合用,溫散降逆,化痰息風。
運用
本方主治證為中寒不運,濕俱痰生,肝風內動,夾痰上擾所致。治當以溫化痰飲,平肝熄風,散結通絡。適用於寒痰中阻並風痰上擾所致的痰逆嘔吐及中風病。
使用注意
孕婦勿服。
附註
附方 白附飲
組成 白附子、枳實、防風、全蠍、膽星、天麻、半夏各一錢,僵蠶、官桂、丁香、木香、甘草各四分。
主治 頓嗽。小兒咳即嗆頓,連聲不已,嗽則臉紅,吐即嗽止,嗽久不已,眼腫而目中白珠起有紅絲者。
出處 《觀聚方要補》卷十引《兒科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