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邊瓦韋(Lepisorus morrisonensis),水龍骨科,瓦韋屬,附生林下樹幹或岩石上,海拔1300-4100米。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3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走,密被鱗片;鱗片闊卵狀披針針形,中部網眼小,方形至長方形,壁加厚,腔狹窄,褐色,不透明,邊緣淡棕色,透明,短漸漸頭,邊緣常破碎而呈齒歸燥蝕狀,以基部一點著生於根狀莖上。葉通常較近生;葉柄長1-3厘米,禾稈色,疏被鱗片;葉片狹披針形至狹長披針形,長12-30厘米,中部最寬1-3厘米,漸尖頭或短漸尖頭,基部漸辯訂驗閥變狹並下延,邊緣平直,乾後兩面呈淡綠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淡黃色,草質至厚紙勸棕享質;中脈恥朽拜上下均隆起,下面疏被鱗片,小脈可見。孢子囊群圓形,位於主脈於葉邊之間,略靠近中脈,彼此相距1-1.5個孢子囊群體積,幼時被隔絲覆蓋;隔絲圓形,大網眼,透明,棕色。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4100米林下樹幹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產台灣 (宜蘭、台中、嘉義) 、四川 (里塘、丹巴、西昌、大金、峨眉山、九龍、雷波、布拖、寶興、小金、黑水、瀘定、馬邊、獄屑閥美姑)、雲南(德欽、賓川、維西、拜拔符麗江、大里、寧蒗、鶴慶、屏邊、中甸、木里)、西藏(亞東悼拔甩員、察隅、吉隆、米林、波密、錯那、林芝、聶拉木、扎木、墨脫)。錫金、尼泊爾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全草治胸腔膿瘍,肺熱咳嗽,腎熱,淋濁,崩漏,燒傷,燙傷《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