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薄孔菌

白薄孔菌 擔子果一年生,無柄或平展至反卷,近革質至木栓質。菌蓋0.4-2×0.7-5cm,左右相連可達12cm寬,表面具微細絨毛或光滑,白色或近白色,無環紋或有不明顯的同心環紋;邊緣鈍或銳。菌肉白色或近白色,厚0.5-2.5mm。菌管淺黃色,在傾斜的基物上可長達5mm。孢面白色到乳黃色,或淡黃色;管口略圓形或不規則形,有些迷宮狀或近褶狀,每毫米0.5-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薄孔菌
  • 拉丁學名:Antrodia albida (Fr.) Donk.
  • 性質:真菌
  • 參考文獻:Personnia 4: 339, 1966;
同物異名,形態描述,生態環境,中國分布,世界分布,相關討論,

同物異名

Gilbertson & Ryvarden, North Am. Polyp. 1:122, Fig. 36, 1986.
Daedalea albida Fr., Syst. Mycol. 1: 338, 1821.
Daedalea serpens Fr., Syst. Mycol. 1: 340, 1821.
Trametes sepium Berk., Lond. J. Bot. 6: 322, 1847; Tai, Sylloge Fungorum Sinicorum p. 749, 1979.
Lenzites albida Fr., Epicr., p. 405, 1838; Teng, Fungi of China p. 392, 1996.

形態描述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到厚壁,有狀聯合,直徑3-5μm;骨架菌絲無色,厚壁,直徑2.8-5μm。
白薄孔菌
真菌
擔孢子圓柱形到近橢圓形,透明、薄壁,平, 10-11(-12)×5-6μm。

生態環境

生於闊葉樹上。稀生於針葉樹上。腐朽類型:木材褐色腐朽。

中國分布

北京百花山,23397,34675。吉林長白山,48031,48032,48033,56652。貴州梵淨山,34600。陝西太白山,33270。

世界分布

中國、蘇丹、肯亞、坦尚尼亞、薩伊、挪威、瑞典丹麥美國。還有其他國家。

相關討論

本種子實層體變化大。有的孔狀,有的褶狀。有時兩種特徵在同一標本上存在。也有中間類型,同時擔孢子也較大。以上各性狀是本種與其近似種區別的特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