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香茶菜

白葉香茶菜

白葉香茶菜是一種藥草,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尾葉香茶菜的乾燥全草,性味辛、苦,涼。.功效清熱解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葉香茶菜
  • 拉丁學名:Rabdosia (Blume) Hasskarl
  • 別稱:野蘇子(吉林)。
  • :植物界
  • :Labiatae
  • :白葉香茶菜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直立小灌木,高0.5-1.2米,多分枝,除花冠外各處均密被灰白色鱗粃星狀絨毛或綿毛。幼枝四稜形,密被毛,老枝近圓形,褐色,具條紋,變無毛,脫皮,髓部大而白色。莖葉對生,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2-6厘米,寬1.3-4厘米,先端鈍或微銳尖,基部鈍、近圓形或近圓狀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具圓齒,堅紙質,上面綠色,多少密被星狀絨毛或綿毛,脈紋凹陷,密呈網狀,下面灰白色,極密被星狀絨毛或綿毛,脈紋隆起而多皺,於齒端常有單個褐色腺體,側脈每側約3-4,十分偏斜,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葉柄長0.5-1.5厘米,腹平背凸,稍肥厚,極密被星狀絨毛或綿毛。聚傘花序具3-9花,連續或間斷,在莖及分枝頂上有時十分緊密,組成長達8厘米尖塔形聚傘圓錐花序,有時彼此疏離,形成長10-24厘米的圓錐花序,也有在上部緊密而下部疏離的;苞葉葉狀,向上漸變小而呈苞片狀,具短柄或近於無柄,下部者比輪傘花序長,上部者比輪傘花序短,小苞片線形,微小,長約1毫米;花梗長1-2毫米,總梗長3-5(7)毫米。花萼管狀鐘形,直伸或略彎曲,長2-5-3(4)毫米,10脈,外面極密被短絨毛或綿毛,內面無毛,萼齒5,三角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筒1/3,近等大,果時花萼略增大,明顯管形,基部壺狀,略彎曲,變無毛。花冠粉紅、紫至深紫藍色,長3-5 (7)毫米,在兩性花中唇片比花萼長,但在雄蕊退化的雌花中則唇片比花萼短,外面在冠檐上被短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基部上方驟然淺囊狀,至喉部寬約1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與下唇等長,長約1.5毫米,先端具相等四圓裂,下唇卵圓形,內凹,平伸。雌雄蕊內藏或伸出。成熟小堅果卵球形,長1.5毫米,黃褐色,無毛。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白葉香茶菜
花序塔形,十分緊密,並非固定特徵,輪傘花序連續或間斷,常同時發生在同一個植物個體上(如方文培3704),又根據觀察,花冠唇片在兩性花比花萼長,但在雄蕊退化的雌花中則比花萼短,且整個花冠僅微超出花萼,因此Plectranthus pathythyrsus Hand.-Mazz.,Pl. thiothyrsus Hand.-Mazz.與Pl. leucophyllus Dunn實為同物。又植株毛被變異很大,自星狀絨毛密至星狀綿毛,也屬於種內變異範圍。
白葉香茶菜白葉香茶菜

生長環境

生於乾旱山坡灌叢中,海拔1400-290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部(康定及成都間的東谷)。

主要價值

葉中含尾葉香茶菜甲、乙、丙、丁、戊素(Exisanin A、B、Kamebakaurin、Kamebacetal B、Kamebanin)。性味辛、苦,涼。功效清熱解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