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白腹鷺嘴粗直,長而尖;頸細長,腳亦較長,脛下部裸出無羽,通體為暗烏灰色,頭頂黑褐色,頭頂兩側有長的冠羽,灰色;前頸基部具長的披針形灰褐色羽飾,後頸和背深灰色;肩部長而披針形的羽毛灰色,尾和初級飛羽黑灰色;下胸、腹、兩脅、腋羽和翼下覆羽以及尾下覆羽純白色,腿覆羽前面白色,後面灰色。
虹膜黃色,眼先、眼周裸露皮膚和下嘴基部綠色,上嘴和下嘴內緣石板黑色,下嘴尖端下面赭綠色,跗蹠和爪黑色。
幼鳥上體暗褐色,頭和頸淡棕褐色,具白色斑紋,嘴淡角褐色。
鳥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具有絲狀蓑羽,胸前有飾羽。
大小量度:體長1270毫米,嘴峰152-176毫米,翅546-572毫米,尾199-211毫米,跗蹠171-216毫米。
棲息環境
白腹鷺棲息於喜馬拉雅山麓高原、山地溪流岸邊和沼澤地上。
生活習性
遷徙種類。常單個或成4-5隻的小群活動。性膽怯而機警,見人即飛。飛行時兩翅扇動雖然緩慢,但飛速卻甚快。叫聲高而粗啞。白晝或展昏活動,以水性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兼食蛇類、軟體動物及小型嚙齒類。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印度和緬甸;可能滅絕:孟加拉國;區域滅絕:尼泊爾。
繁殖方式
營巢于山腳森林沼澤地或河流與湖泊岸邊高大樹上。繁殖期4-6月。巢由枯枝構成,結構較為龐大,巢位亦較高,通常放於高大樹木的上部高處。每窩產卵3-4枚,卵呈藍綠色,大小為72-50.8毫米。雌雄共同孵卵。雛鳥為早成性。
種群現狀
白腹鷺是一種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的瀕危鳥類。中國曾分別於1938年5月和7月見於西藏南部和雅魯藏布江流域,以後再未見有任何報導。21世紀以來,在尼泊爾也未見到,在印度和孟加拉國也很稀少,在緬甸北部亦不常見。
主要威脅是森林和濕地的廣泛流失、退化和人為干擾。該物種對人類干擾非常敏感,例如,一對受干擾後的繁殖鳥需要48小時才會返回其繁殖地點(Mondal和Maheswaran 2014)。由於污染,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長以及資源的過度開採,濕地已經退化。在印度東北部、不丹和緬甸的關鍵保護區,例如那德哈國家公園(Namdapha National Park),人們認為越來越多的干擾和棲息地退化,包括人類定居,濕地轉變為農業用地,收穫濕地資源以及在當地更多地偷獵。 天然森林火災摧毀了白腹鷺分布在不丹的巢穴。在不丹,水電站大壩開發以及道路修建導致了嚴重的棲息地退化,不僅影響了白腹鷺並可能影響到蒼鷺種群(Price and Goodman 2015)。河流是人類繁忙的交通路線,加劇了對這一物種的干擾。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