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青莢葉

白粉青莢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本,高達2m。幼枝綠色,無毛,葉痕顯著。葉互生;葉柄長1-5cm;托葉線狀分裂;葉片紙質,卵形、卵圓形,長3-9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於圓形,上面淡綠色,下面被白粉,常呈灰白色或粉綠色,邊緣具刺狀腺質鋸齒。雌雄異株,雄花4-12,呈傘形或密傘花序,著生於葉面中脈的1/2-1/3處,雄蕊3-5,生於花盤內側;雌花1-3,著生處與雄花同;子房卵圓形或球形,柱頭3-5裂。漿果,成熟後黑色,分核3-5。花期4-5月,果期8-9月。
白粉青莢葉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 拔1200-2800的山坡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在湖北來鳳,宣恩,鹹豐,恩施,建始,宜昌,五峰,興山,神農架,房縣

主要價值

主治水腫;熱淋;便血;癟腫;跌打瘀腫
白粉青莢葉
功效
清熱利濕;活血解毒
性味
味苦;性涼
藥材基源
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莢葉的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