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錐尾鸚鵡哥倫比亞亞種

白眼錐尾鸚鵡哥倫比亞亞種

白眼錐尾鸚鵡哥倫比亞亞種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鳥體羽毛為綠色,前胸和腹部的體色略淺;整個前額有紅色條紋,但在一般體色比該物種的其他亞種蒼白和更黃;眼睛外圍有白色裸皮。晚成雛。主要棲息地森林的邊緣地帶、生長次要植被的區域、落葉林區、紅樹林區。食物為水果、種子、青草、漿果、花朵、當地植被、樹上的堅果,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眼錐尾鸚鵡哥倫比亞亞種
  • 拉丁學名:Aratinga leucophthalma nicefori
  • 別稱:哥倫比亞白眼錐尾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錐尾鸚鵡族
  • :錐尾鸚哥屬
  • 命名者及時間:Meyer de Schauensee, 1946
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分布範圍

分布於哥倫比亞東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