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疊子
- 飾演:韓陌
- 性別:女
- 登場作品:一念花開
白疊子,即棉花。又作白疊、帛疊等。一年生草本非洲棉。沿革公元2世紀時,西域已有種植。南北朝時,高昌等地普遍種植。人多以之為布並用於交易。...
白疊子 白疊子,古裝奇幻劇《一念花開》中的角色,由韓陌飾 演。
中文命名的起源是棉花在中國,古稱白疊子。在《梁書·高昌傳》寫著:“多草木,草實章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曰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品牌創始 “我們開始關注到天然和有機商品的重要性,是因為自己有了小孩之後,從學習小孩的養育知識中發覺嬰童用品的安全問題對於小孩的健康有很大...
古代綿布的一種。《南史· 高昌國傳》:“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㲲,曰白疊子,國人取以為布,甚軟白,交市用焉。”宋·蘇軾《帳》詩:“潔似僧巾白疊布,暖如蠻帳紫茸氈。”釋義 古時棉花被稱作古貝,織造精細的布稱作氎、白氎。棉花自印度傳入我國,經過南北兩路:東漢由南路經過南洋諸國傳入雲南,...
——《梁書·高昌傳》“多草木,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為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又作細毛布,清《韻會》“氎音牒。細毛布也。”顯然與史料不符。織成大衣 《賢愚經》(公元4-5世紀)“一端金色之氎,奉上如來。《注》氎,織成大衣也。”音韻參考 [國 語]:dié ...
《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由此可見,現今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當作花、草一類的東西看待的。棉花傳入我國,大約有3條不同的途徑。根據植物區繫結合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
5.承擔《中國歷史大辭典》民族卷部分中敕勒歌(正式發表時換徐伯夫名)、白疊子、吉貝、附離、凍酒、胡床、鍛奴、靂面、阿彌厥、西域圖記(正式發表時換徐伯夫名)、麴伯稚、麴嘉、馬儒、王方翼、王孝傑、長孫林晟、龍會、龍安、龍熙、白山、白純、白明達、白蘇尼至、華客公主、蘇定芳、蘇祗婆,李柏、李元忠、...
《梁書·西北諸戎傳》最早記載到高昌地區(今吐魯番)“多草木,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名曰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這是草棉在新疆種植的最早記載。當時已作為商品來交換,產量不應很少。《新唐書地理志》西州(治高昌)貢物有疊布,今在吐魯番出土的唐代西州殘存文書中,看出西州...
《花脂凝》是連載在連城讀書網上的一部言情小說,作者是花絡。內容簡介 他冷落無情,殺人如麻,乃武林第一大患,三國朝廷通緝要犯,卻陰差陽錯失憶,成呆傻痴兒,得她所救。恢復記憶,男人化身為魔,殺戮天下。紅顏大劫,命如紙薄,紅羅郡主墓前白疊子,異國他鄉,何處何從 救天下蒼生黎民,只為你贖罪 不該...
第38章 白疊子和胡氏阿娘 第39章 長安的模樣 第40章 發狂了的人形凶獸 第41章 又一個冠軍大將軍 第42章 大人物、小夫妻 第43章 上庸公的兩個條件 第44章 你能成為關中王嗎 第45章 威懾奪權 第46章 幾十個大肚婆小妾 第47章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 第48章 黑暗精靈 第49章 烽火戲諸侯?第50章 沒...
第八十六章 白疊子 第八十七章 大辟天下寒士 第八十八章 野狼團的成長 第八十九章 西域三國 第九十章 長安大雪 第九十一章 高陽與媚娘的交易 第九十二章 捷報傳長安 第九十三章 貞觀七年 第九十四章 出征三彌山 第九十五章 中計 第九十六章 寧兮死不苟活 第九十七章 逆轉 第九十八章 退軍十里 第九十九...
02-22第60章 白疊子,竟然是棉花 02-22第61章 酒樓資金到位 02-22第62章 戴罪立功,打造棉花基地 02-22第63章 風度翩翩的靖平郡王 02-22第64章 謙謙君子的惡毒心計 02-23第65章 無能的太子 02-23第66章 成人之美高懷義 02-23第67章 女兒愁嫁的衛國公 02-23第68章 韓王告...
女子頭髮辮而不垂,著錦纈纓珞環釧。姻有六禮。其地高燥,築土為城,架木為屋,土覆其上。寒暑與益州相似。備植九穀,人多啖罝及羊牛肉。出良馬、蒲陶酒、石鹽。多草木,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為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有朝烏者,旦旦集王殿前,為行列,不畏人,...
三級,值黃金20克左右。【當時背景】《梁書高昌傳》記載:“白疊子,國人多取織布, 布甚軟白,交市用焉”。當時生產的棉花除了自己用之外,還可用來交換。隨著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終究需要出現貨幣形式,當 時除了各種金屬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外維吾爾族生活的地區,出 現花蕊布粗棉布為質地的貨幣。
如謂“高昌盛暑,人皆穴處,鳥飛或為日氣所爍而墮”;謂“火焰山煙焰燭天”;謂“火蠶綿絮衣一襲,止用一兩,稍多,熱不可耐”;謂“白疊子其實成繭,中有細絲”;謂“哈密四味木其實如棗,以竹刀取之則甘,鐵刀取之則苦,木刀取之則酸,蘆刀取之則辛”;謂“龜茲有山出泉,行數里入地,狀如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