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傳統造船技藝

白洋淀傳統造船技藝源於素有“造船之鄉”稱號的安新縣馬家寨村。馬家寨造船業歷史悠久,但具體始於何時,村裡的老人說法不一。有一種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北宋名將楊延昭曾在白洋淀地區大造戰船,操練水軍,馬家寨是屯軍的水寨,後來軍中造船技術流傳至民間,造船業便在這裡興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洋淀傳統造船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從宋代馬家寨就與造船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清朝乾隆游頤和園所乘坐的龍舟也是馬家寨工匠所造。
馬家寨的工匠有“三大絕技”,一是“量材使用”,木材能不能用,一看便知;二是“甩線一手準”,一般捻匠只能放直線,而馬家寨的工匠能放弧線;三是“放印子”,僅憑目測就能用斧頭砍出木質補丁,經打磨、固定,補得嚴絲合縫。

社會影響

馬家寨的造船技藝全國聞名,清代馬家寨工匠曾為光緒皇帝造過龍舟和吊船(漕運船)。北京北海、頤和園裡的畫舫,電影《赤壁》里的戰船、龍船,均出自馬家寨工匠之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