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明正德十年(1515)建場,1940年置白沙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0年人口7.22萬,以漢族為主。原屬四川省
達縣地區
萬源縣下轄區。
1978年設立縣級的白沙工農示範區,1979年改白沙工農區(
中國僅有的3個帶有“工農區”稱謂的縣級行政區之一)。白沙鎮為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1993年10月,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併建立萬源市(縣級)。
白沙鎮先後被評為
達州市“十強鄉鎮”、四川省“科技示範鎮”、四川省“工業示範園區”、四川省依法行政先進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鎮”。2014年,白沙鎮成功入選
全國重點鎮,2015年,白沙成功入選
全國文明村鎮。白沙鎮為萬源市所轄鄉鎮之一。2004年撤銷水田鄉,將原水田鄉的往川壩、牟家壩2個村併入白沙鎮。該鎮轄貓兒壩、鄭家壩、廖家溝、金雞坪、青龍嘴、荊橋鋪、太陽坪、水井壩、牟家壩、往川壩10個行政村和河街、工農街2個社區居委會。
基本內容
白沙鎮位於萬源市東南面,距萬源城區21公里,襄渝鐵路萬白航天專用支線、萬(源)城(口)公路橫貫全境,達陝高速公路境內長10.5公里,在東風壩有互通式出口1個。東與曹家鄉接壤,南連八台鄉,西鄰石塘鄉、沙灘鎮,北靠茶埡鄉,是集建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商貿流通、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為一體的新型試點小城鎮,是周邊鄉鎮唯一具有中心城鎮功能的市級試點小城鎮,是萬源市的經濟、文化“第二中心”。
全鎮幅員面積1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5萬畝。轄10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8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6.2萬人。鎮域內現有企業和經濟實體892家,企業務工人員達4335人,營業總收入
3.55億元,創利稅1135萬元,實交稅金615萬元,2013年末人均純收入5705元。白沙鎮先後被評為達州市“十強鄉鎮”、四川省“科技示範鎮”、四川省“工業示範園區”、四川省依法行政先進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鎮”。2014年,白沙鎮成功入選全國重點鎮,2015年白沙成功入選全國文明村鎮。
天時地利人和——迎來發展新機遇
萬源市白沙鎮是原白沙工農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由於國有大型企業的存在,城鎮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相繼陸續建設,建設起步較早,具有集人居環境、工礦貿易、商品流通、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中心城鎮規模,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相對比較完善,帶有濃厚的計畫經濟特色。撤區建鎮之初,建設沒有資金投入,城鎮房屋破爛不堪,市政設施、基礎設施老化,城市功能不完善,髒、亂、差現象嚴重。白沙鎮的發展一度陷入了彷徨、倒退之中。經歷了短暫陣痛的白沙人終於迎來了發展機遇期。隨著2011年萬白路改造完成及同年達陝高速建成通車,白沙鎮主城區到萬源城區車程不超過30分鐘,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同時,萬源市總體規劃明確指出,白沙鎮不僅承載萬源城區四大功能組團,也是萬源市中心城區依託達陝高速、210國道和萬白路,構建官渡——太平——白沙所形成的“一主兩副、串珠狀”城市空間發展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時地利人和。白沙人開始規劃二次創業,發力發展。一是依託“兩山一河”(花萼山、八台山、龍潭河)國家級自然風景區的獨特區位優勢,擔當起承接通往花萼、八台、舊院等鄉鎮的旅遊中轉集散地的角色,結合青龍嘴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新村風貌,努力將其打造成特色鄉村旅遊基地,將白沙鎮打造成達州市的“後花園”。二是依託工業基礎優勢,水田壩、東風壩長期以來都是建材、煤炭產業基地,有人才、技術基礎。水井壩等新規劃的工業園區具有交通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等一系列有利條件,力求把白沙鎮打造成承接萬源主城區工業轉移的首選之地。鎮內新增以磊鑫集團、川達建材等為代表的建材骨幹企業15餘家,星華服裝廠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5家。現已納入萬源市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有:魔芋深加工、南虹富硒項目、龍強石膏開採及深加工項目、LNG天然氣儲氣調峰項目、八台山省級風景區旅遊綜合開發等。歷史的車輪再次讓白沙成為了建設集人居環境、工礦貿易、商品流通、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中心城鎮的前沿陣地。
活商富民強鎮——百業興旺氣象新近年來,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白沙鎮黨委、政府帶領白沙人民搶抓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利用發展潛力和文化底蘊,緊緊圍繞以“富民強鎮”作為奮鬥目標,以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切入點,以主城區副中心的城鎮化定位,精心打造萬源市產業高地、科教重地、養生勝地和富民福地,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實現了白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突出特色、重工強農,打造產業高地。重點打造煤炭、建材、食品等行業,解決發展規模較小、技術含量低、管理粗放等問題。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堅持園區帶動,為項目引進搭建平台,使園區成為項目孵化的載體、招商引資的“磁場”。目前,工業園區已入駐了龍強石膏、LNG天然氣儲氣調峰、南虹富硒等大型企業,通過園區帶動了星華服裝廠等中小型企業擴大規模增加產能,完成3000萬平方米石膏板材、10萬噸高強度石膏粉項目。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主抓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已建成金雞坪蔬菜基地1000畝、荊橋鋪魔芋基地500畝、樟樹坪西瓜基地500畝,發展優質經果林3400畝。堅持“合作社+標準示範場+養殖小區+適度規模養殖戶”道路,建立了以潤豪舊院黑雞養殖為龍頭的養殖基地,年出欄商品雞50萬隻,孵化雞苗50萬隻,年產商品蛋40萬枚。
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建設科教重地。加快推進占地78667平方米的萬源中學白沙校區建設項目,完成萬源二中、二職中及白沙鎮4所村小校舍改擴建工程,新建占地500平方米幼稚園1所。新建11個村級文化站及2處占地約為500平方米的社區活動中心,改擴建擁有400座標準化大廳的百花電影院,完成農村廣播村村通工程及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新建1個10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完成萬源市中心醫院住院部綜合大樓建設,在鄭家壩、瘳家溝、金雞坪、荊橋輔、水井壩、牟家壩村新建村衛生合作醫療站360平方米,規劃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綜合體育場及占地13052平方米的白沙文化娛樂中心。
夯實基礎、保護生態,建設養生勝地。加快建成新萬白快速通道10公里,村道公路166公里,新建環鎮公路30公里,構建連線萬白、萬雙、城萬快速通道、達陝高速、花萼自然保護區以及八台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區域交通網,公路暢通率達100%。綠化場鎮公共用地50000平方米,新建1個占地3平方公里的休閒公園。充分利用境內山水風光旖旎,努力將青龍嘴打造成萬源的旅遊度假勝地。充分利用紅軍文化和三國文化,加上毗鄰花萼山、八台山、龍潭河國家AAA級自然風景區,達陝高速貫穿全境,距離達州、西安、重慶不足3小時車程等優勢,不斷完善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和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打造精品旅遊城鎮,把發展旅遊業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突破口。
突出增收、普惠民生,建設富民福地。加大民生及社會事業投入,通過對學校、村衛生室等民生工程的重點實施,完善全鎮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有文化、有技能、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進一步提高民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能力。通過產業發展和惠民幫扶,努力使全鎮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有持續、穩定的增收途徑。擬斥巨資9500餘萬元對城鎮道路、雨污分流系統、通信照明管網等進行改造,實現白沙城鎮的亮化、綠化、美化。投資2700萬元遷建城鎮取水點,推進全鎮轄區安全飲水工程,讓民眾喝上安全水、健康水、放心水。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設投資5000餘萬元占地2400平方米的公租房,解決600人住房問題。到2017年,全鎮累計新增工業產值16億元,農業產值3億元,新增純收入61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達到13000元)。
城鎮建設管理——從稚嫩走向成熟鎮容鎮貌是反映一個城市建設水平發展進步的主要標誌。走進白沙鎮即可看到:這裡所有街道、過境公路、街面整潔、小區乾淨衛生門前無堆碼;無騎門攤、無占道經營、無流動攤位、無撐桿搭棚;線路客車、城市公車一律在車站停放,過境車、輕型貨車一律停放在臨時停車線內,三輪車停放在泊車位內,兩輪機車、自備車停放在規劃的停車線內;建築材料和建築垃圾無亂碼亂堆,不占公共通道。白沙鎮的小城鎮建設,從規劃到建設再到管理,也經歷了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
以科學定位規劃小城鎮。按照城鄉一體化進行規劃,拉大小城鎮骨架,提升小城鎮規劃建設檔次。白沙鎮把規劃作為城鎮建設發展的龍頭來抓,編制了萬源市白沙鎮主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鎮的性質、功能和發展進行了科學定位,確定了城鎮的發展方向,制定了以羅家碥片區為白沙組團中心片區,水田壩片區為主要工業集中區,貓兒壩片區為新居住區,河街片區為綜合片區,白沙河、貓兒壩河為水系綠廊,外圍山體環繞,形成“一城四片”的組團式城市格局的思路,提高城鎮建設的規模和品位。
以經營手段建設小城鎮。在城鎮建設中,該鎮用經營手段運作城鎮建設,把工作著力點放在盤活存量資產上,努力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把吸引民間投資作為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關鍵來抓,充分發揮政府的槓桿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共駐共建。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把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在完善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上下功夫,有效提高小城鎮招商引資的競爭力,發展區域經濟。同時,該鎮找準經濟發展的亮點和特色,利用自然生態景觀來體現城鎮形象,對城鎮進行形象設計,進而推動城鎮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土地進行掛牌出讓,進行商業開發,集聚人氣,繁榮商貿。採取市場化運作,規劃開發建設商業步行街和商住樓項目,擴大城區規模,完善基礎設施,做好綠化亮化,不斷提升城區形象。
以先進方式管理小城鎮。該鎮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調整最佳化設施布局,把先進的經營理念引入城鎮管理工作之中,加大城鎮綜合執法力度,加強基層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建設,加強對小城鎮建設幹部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建立完善監督機構,加強對村鎮建設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確立依法管理城鎮的思路。充分發揮廣大城鎮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城鎮管理。為努力營造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規範有序的社會環境,開展環境衛生、廣告牌匾、交通秩序、施工現場等綜合整治工作,實施“硬、綠、淨、亮、美”五化工程,對亂搭亂建、亂倒垃圾、亂潑污水等行為進行嚴管重罰,提高城鎮管理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推進場鎮重點工程建設。啟動雨污分流工程,建成雨污分流、管網各6公里,建設日處理污水萬餘噸的污水處理廠。改造棚戶區450戶50000平方米,啟動占地66600平方米的鄭家壩新區建設,新建一個36000平方米的三星級賓館。改造原白沙羅家碥片區汽車站,占地1.6公頃,形成二級長途客運站,建占地5000平方綜合體育場1個,建成兩個標誌性小區,吸引周邊鄉鎮居民和農村人口落戶白沙,預計引入住戶1200戶。
暢想美好明天——富裕和諧新白沙
如今的白沙鎮,工業經濟發展有了新突破,特色農業夯實了基礎,現代服務業成為了新的經濟成長點,公共事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場鎮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蓬勃發展,一個良好的人居、生活、商貿環境業已形成。
據了解,按照萬源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白沙鎮在深入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反覆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萬源市白沙鎮2013-2017年發展規劃》,規劃涵蓋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及社會事業、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4大類,共66個子項目。規劃總投資382313萬元,其中爭取上級投入269003萬元,占70.3%,本級投入3000萬元,占0.8%,社會投入35000萬元,占9.2%,民眾自籌75310萬元,占19.7%。投入資金分別安排用於基礎設施105803萬元、產業發展249667萬元、民生及社會事業22263萬元、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4580萬元。《規劃》指出,到2017年,力爭全鎮GDP達到10億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3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元。
“堅持‘三業並舉、城鄉統籌,夯實基礎,改善民生,努力建設新白沙’戰略,堅持產業集聚和結構調整相結合,在提升產業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資源整合與集約利用相結合,在提升要素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在提升城鎮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相結合,在提升環境競爭力上求突破。努力把白沙鎮建設成為萬源副中心、旅遊接待中心、避暑勝地、宜居生態鎮,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生活富裕、和諧文明、管理民主的現代化新型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