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鎮上的白沙圩市,是陽朔縣最大一條圩市,歷來盛行經商,故商賈雲集,殷實富裕者眾多。六月二十三會期興起於民國初年,本地商賈者為了更加繁榮白沙市場,發起以紀念關羽為名的“六月二十三”會期。
陽朔縣白沙鎮民間傳統節日,中國農曆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後,由民間組織在白沙鎮上開展的民間文藝、體育及祭祀活動,當地人亦稱趕會期。六月二十三,是白沙鎮一年中最為熱鬧的日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沙試新節
- 舉辦地:白沙鎮
- 舉辦時間: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後
- 位置:陽朔縣西部
時間地點,活動介紹,節日階段,
時間地點
白沙試新節(六月二十三會期):
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後
舉辦地:白沙鎮
活動介紹
白沙墟位於陽朔縣西部,北接桂林市,南通平樂縣。從近代後期始就為商業貿易繁華的墟鎮。解放前,每逢農曆六月廿三,,這裡都舉辦“六月廿三”盛會,進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動,以祈求人丁興旺,生意興隆、益壽延年,如意結緣之福,並以促進本地商業貿易的發展為主要目的。這一活動有別於侗族的歌圩,它富有商業化色彩,更具漢族的文化形態。自沙墟的這一民俗活動,解放後被認為是封建迷信活動,一直禁止開展,直到一九八二年才恢復,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搶炮”內容,則沒能解脫禁錮P“六月廿三”的民俗活動只停留於一般的文娛活動上。應墟鎮各界人士的大力呼籲,白沙鎮黨委進一步解放思想,本著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精神,將傳,統盛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沿用老形式、採用新內容,恢復其傳統藝術,進一步引導人民民眾,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將傳統試新節中最為吸引人的“搶炮”活動列入六月廿三的節日活動中,這天(1986年7月18日)參與和觀看活動之人逾三萬多。 ‘ 一、節日的起源沿革 試新節源於何故,起於何耐說法多種,其中幾種說法有可信性。
節日階段
六月二十三會期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前期籌備、文藝演出階段,一般在五月底六月初進行,由民間組織負責人(稱首事、執事)籌備各項事宜及邀請戲班子演出,為六月二十三營造氣氛。
二是遊行,六月二十三這天上午,先是到“關聖帝君”塑像前祭祀,然後由一些執事往鎮各家各戶送一張印有“武聖宮”、“丁財旺”的紅紙帖,緊接著首事們以首領身份走在遊行隊伍前面開始遊行,首事身後是舞龍、獨角獸,青少年化裝成的劉備、孔明、張飛乘馬而來,有一匹馬身上雖披著紅氈子,卻無人騎在上面(據說上面坐著關羽,一般人看不見)。接下來是由男女兒童化裝成仙童坐在紙紮亭里的“故事亭”,最後是四台“炮”。
三是搶“花炮”,花炮其實是四個等次的獎勵,或實物或獎金或二者兼有,價值幾百至幾千元不等。之所以稱為“炮”,是因為決定獎勵名次時,用一種小鐵炮將一個直徑約一寸的紅鐵環衝到天上,供各搶炮隊去搶。這些搶炮隊伍一般有十隊左右,每隊有十來條赤膊壯漢。只聽得炮聲一響,嗩吶、鼓鑼齊嗚,四周人山人海,吶喊聲一時雷動。在未到首事台報到以前,不論誰拿到紅環都可以搶,這是力量和智慧的較量,其兇險與詭秘,令人讚嘆不已。傳說六月二十三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的誕辰,關羽忠義雙全,人們便用各種形式紀念他。但卻由此派生出許多民間特有的風尚習俗來,就如同白沙這會期中,每年辛辛苦苦搶去的四台“炮”,第二年卻都自覺地送上價值相等或翻倍的四台“炮”來,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