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井遺址

白水井遺址位於中區民生中路與白水井大街交界處南側,其面積近千平方米。1992年8月被發現,由中山市文管會與廣東省博物館聯合試掘探方1個。1993年10月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市博物館合作發掘探方4個,共135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水井遺址
  • 地點中區民生中路與白水井大街
  • 時間:1992年8月
  • 時期:新石器晚期
該遺址第一層為擾亂層,出土有宋代至明清及現代瓷片和磚瓦;第二層為文化層,清理出石器、彩陶、夾砂陶器及陶片。石器類石料為河卵石及砂岩,有打制、磨製兩種。打制石器有敲砸器、尖狀器及石餅半成品;磨製石器有石錛、石餅和礪石。陶器類分為夾砂陶和泥質陶兩類,以手制製作。夾砂陶中多為灰、褐色,有部分上有褐色陶衣,器類有釜、支腳等。泥質陶為橙紅色,器類以圈足盤為主,飾有彩陶及陶衣、刻劃紋及鏤孔。該遺址的陶器總體特徵與龍穴遺址相同,距今約五千年,屬新石器晚期前段的沙丘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